“心本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22-02-21 00:50张顺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心育

张顺珍

【摘要】“心本班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理念和实践,是“心本教育”思想下的体现与尝试,是“以心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总和。“心本班级”管理主要通过心育为先、凝聚人心、心心相融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并实施“心本班级”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健全人格、良好情绪、学习动机等心理品质,为其它学科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更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形成良好班风、学风提供保障。

【关键词】心本班级;心品;心育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学生在班级里学习、生活,班级的管理与他们的成长息息相关。可见,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学生的品质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本教育”的思潮下,笔者倡导班级管理以心为本、以心为先、从心开始,构建“心本班级”。

一、“心本班级”的定义

随着管理学的第三次理论革命,随着学校“心本教育”的倡导、班级管理的取向,班级管理要沿着“师本管理”到“人本管理”再到“心本管理”的历程发展。这就是说,班级管理要倡导“心本管理”理念,构建“心本班级”。“心本班级”管理是“以心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总和。所谓“心”指“心品”,人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个体的人格、心态、自信、认知、情感等因素;“心本”指“以心为本”“以心品为本位”。具体来说,“心本班级”的管理和教育要以学生良好的心品发展为目标,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个性、自信、情感、意志等心品素质,认清心品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心本班级”的实践

(一)心育为先

1.制订班级年度“心本教育”计划。在开学初,确定好本学期要对学生进行的“心本教育”主题,如,“感恩”“礼貌”“情绪”等。根据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一个学年选择的系统教育主题不宜多,并且要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及心理实际伺机选择不同主题的教育。笔者所带班级为六年级,针对本班大部分学生感恩观念不强、意志力薄弱、纪律性较差的问题,初步确定本学期的心品主题为“感恩”“意志”“守纪”。制订“心本教育”计划的前提是要求班主任树立心本观念,并对“心本教育”形成系统的主题安排。只有心先行,才有身再动。

2.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心品”教育。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可现状是很多班主任没有做到将其系统有效地利用起来。“心品”主题班会课一学期不应少于3次,主题班会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笔者以感恩主题为例,将感恩节作为契机,邀请学生家长到班级参与主题班会。笔者先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节目或者作品,可以是亲子朗诵、亲子合唱、亲子合奏等,也可以是亲子共同完成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班会课现场将会分成三个环节:一是亲子表演节目;二是亲子作品展示;三是亲情真心话,班主任下发信纸和信封,让家长和学生写出彼此的真心话。为实现全面参与,同时考虑到有些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亲临现场,可以采用录制视频的方法在班级中展示亲子活动的过程。

3.積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心本教育”重视体验性和感悟性。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感受,悟出的心得体会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上学期,笔者所在年级开展了拔河比赛。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和其它班级进行竞赛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拔河比赛不仅是对学生个体意志力的考验,更强调团队精神。在第一轮比赛胜利后,笔者真诚地表扬了学生,是他们的坚强意志为团队取得了胜利。第二轮比赛的失败让学生如霜打的茄子一般,笔者安慰了这些可爱的学生,并且告诉他们:没有人会是常胜将军,拼尽全力后就不后悔。看着他们似懂非懂的表情,笔者心想这颗受挫教育的种子埋下去便算是成功了一半。

4.学科渗透方式。这是指通过学科课堂教学进行心品教育渗透的教育方式,即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教学主体,有目的、有针对性、适当、有机地对学生渗透心品教育的方式。笔者任教六年级语文学科,特别注重心品教育的学科渗透方式。如,在学习第八单元纪念鲁迅的系列文章时,拓展延伸到:同学们认为现当代像鲁迅先生这般具有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的品质的有哪些人?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为人民服务的领军人物——钟南山、李兰娟等。结合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凝聚人心

“心本管理”主张管心,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将班级成员的心凝聚在一起,管理才会有效果。

1.树立个体目标。个体目标是指“心本班级”管理的基本目标,只有重视个体目标,班级的集体目标才能明确。开学初,笔者以成长愿望墙的布置作为切入点,让每个学生提供一张生活照及愿望便利贴,上面写明学生本学期的目标,也就是期望在本学期收获的内容。通过此举,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个体目标,为集体目标的建立打下基础。

2.建立“共同愿景”。“心本管理”认为,共同愿景指组织内部成员在个人理想和抱负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协调、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组织的共同理想、信念和长远目标。笔者首先摸清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个体目标后,加强学生的心品素质教育,其次寻求学生发展的共同点,逐渐形成心理认同感。待时机成熟时,利用后半学期的一节班会课,班主任描绘班集体的共同愿景,事先准备几个可供选择的愿景方案,让学生根据实际选择短期愿景和长期愿景,最终使其成为“心本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

3.培植积极的力量。仅靠班主任一人凝聚起55人的力量是有难度的,但是靠25人凝聚55人的力量,难度就大大降低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培植积极的力量,借群体影响群体,如,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将班级管理实权下放到班干部手中,为实现班级的共同愿景而一起奋斗。笔者认为,“心本班级”不仅要让师生的心走到一起,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心走到一起。

(三)心心相融

“心本教育”强调以心为本,以心为先,从心开始。“心本班级”的构建必须基于人心,只有学生的心和教师的心融合在一起,才可能将教育效果最优化。作为“心本班级”的引导者,笔者致力于以下四点。

1.了解内心,真诚交往。在班主任工作中,要以心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辱骂和诋毁学生的人格,只要师者真心与学生交往,学生才会接收到被理解和被爱的讯号,从而一步步靠近你的心灵。笔者从了解学生内心开始,一方面通过多途径了解学生:如,向原班主任了解;家访和电访相结合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目标了解动向;平时在班级中,细心观察,并根据以上了解到的情况建立学生档案。另一方面,笔者大量阅读教育专著,探索与发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总结教育方法并做好记录,以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更科学地教育学生。

2.将心比心,情理交融。在班级管理中,当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时,班主任首先要冷静,将心比心。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明白犯错误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如果全部学生都是尊师守纪、成绩优良的“三好学生”,那么班主任的职能和价值何以体现?当班主任的情绪平复下来后,要换位思考,努力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在“心本班级”的管理中,必须将道德教育融入积极的情感体验中。

3.扬长避短,深入内心。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存在,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无限潜能。在“心本班级”管理中更要注重放大学生的优点,并借助优点的力量改正学生的缺点。当然,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闪光点在教师的眼里是一个前提条件。每当学期结束时,笔者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并且附上一张写满学生优点的留言条,借机告诉学生,每个人的优点教师都记在心里。看似简单的做法,却能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向心心相融迈进一步。

三、结语

“心本班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理念和实践,是“心本教育”思想下的产物。“心本班级”在学校班级管理中主要通过“心育为先”“凝聚人心”“心心相融”来实施。探讨并实施“心本班级”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发科.心本教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心育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校园心理微电影对提升高校心育工作实效的对策研究
山区学校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
论心育与德育的关系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路径
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启迪心灵健康成长
“心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和道德教育系统的协同建构策略和方法
“心育”之花 馨香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