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英
【摘要】本文主要以利用特色学校资源,探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背景,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具体操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特色资源;小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思考
新课改理念提出之后,小学时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备受关注,此门课程也充当亮点给基础时期的课程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同和小学打造“一校一品粤剧特色学校”,目前是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首批认定的“一校一品”粤剧传统文化教育联盟的盟主单位。学校在探索粤剧文化与学科融合育人的同时,还聘请高水平粤剧艺术师资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粤剧艺术学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堪称“春晚”的粤剧特色现场会,有省市区各级的精彩展演,更有全国“小梅花”先进集体奖。以下是笔者进行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相关叙述。
一、以《巧手遇粤剧,非遗共传承》为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背景
(一)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有利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大力弘扬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白云区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我校一直在不断深入开展“一校一品”特色项目的创建工作,推动“粤剧文化进校园”。為了让粤剧文化更好地走入学生,我们认为很有必要让粤剧走入综合实践的课堂,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巧手遇粤剧 非遗共传承》活动案例就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及我校“一校一品”粤剧特色而开展的,从课堂出发,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制作多种和粤剧相关的作品中,感受动手劳动的快乐,体会粤剧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
(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有利于落实“双减”政策
相关政策的提出,和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实施,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家庭物质条件较为丰富,但动手能力相对欠缺。同时,粤剧文化的学习大部分是以口头学习说唱为主,如果学生能自己动手制作作为粤剧舞台表演不可或缺的部分——粤剧头饰,能结合自己绘画的兴趣爱好画出精美的粤剧人物图画,学会中国特色的剪纸且剪出栩栩如生的粤剧人物,制作自己喜欢的与粤剧元素相关的班牌和创意物化作品,这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粤剧文化的积极性,也是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的一个很好契机。
二、以《巧手遇粤剧,非遗共传承》为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具体操作
(一)介绍教学目标
首先,组织学生灵活参与工具与工艺的设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意识,把学生自身的思想落到实处,对脸谱和小泥人及服饰等物象加以设计与操作,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感受上述作品的创设过程,实施动手操作、具体实践和设计创作等活动。如此,学生能够体验生活与领悟生活,形成工匠精神,发展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最后,使学生认真探索传统艺术内涵,感受传统艺术精彩之处,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促使学生形成民族信心,主动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二)资源开发具体实践
1.制作粤剧头饰
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析粤剧中“生旦净末丑”的具体形象,给学生介绍粤剧头饰制作的过程,也就是折摆画剪擦贴做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感悟粤剧内在传统文化的韵味。同时,教师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色彩配置,顾及图案的合理选取。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能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劳动实践中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具体的设计效果如图1所示。
2.粤剧剪纸
将综合活动与美术课程互相结合,给学生介绍剪纸的由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图片,美术指导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带领学生了解剪纸的巧妙方法。在此期间,学生可自主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粤剧形象,通过剪纸把该人物的形象呈现出来。教师组织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剪纸创作,把自己头脑中对粤剧的文化理解加以表现,保障综合实践课程的质量。
3.粤剧绘画
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权利与自主创作的机会,在绘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学生应该细致揣摩粤剧人物,生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追求。另外,教师可带领学生设计班牌等相关物品,比如,秋季运动会,学生研究怎样从生活入手设计作品。对学生积极表现的情况,教师要及时鼓励与赞扬,由此挖掘小学生的创新潜能,确保实践活动课程高效进行。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
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是十分必要的。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笔者围绕着主题明确、目标指定与活动创新等环节,细致设计教学方案,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特别是在成果展示、分享心得的时候,学生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的行动及其结果进行思考,可以使行动及其结果更趋完善;学生在行动中反思,可以使得自己变得更加娴熟,从而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与此同时,在具体实践中,可以看出实践活动的不足。第一点是在小组实践期间,一个小组成员尚未按时依据组长配置的项目进行资料收集,从而延长了小组活动的发展。学生能够初次学习粤剧头饰设计方法,可是在制作一些头饰图片时,不能保证操作的规范性。第二点,部分学生在粘贴头饰的过程中,总是会放过多的胶水,甚至弄脏头饰。在绘画人物时,一些学生没有用铅笔认真绘画出草图,后续再通过黑水进行定稿处理,最终的结果便是留出黑色印子;一些学生在设计班牌时存在造型问题,或者头饰及脖子的部位都没有分开设计,导致实践活动不够有效,阻碍实践活动的顺利进展。除此之外,综合实践活动期间,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地给学生设计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更多地保障教学质量,以免学生感觉到实践活动的枯燥,而是要积极赋予实践活动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这次综合性活动,学生经历了多阶段、多步骤、多维度的学习探索过程,加深了对粤剧文化的了解,也发展了社会理解力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与组织能力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还需要教师扩展教学的深度及广度,将实践活动教学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德健.学旅驿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21(35):46-48.
[2]支进.“互联网+”环境下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21(36):72-73.
[3]贾金凤.新时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分析[J].新智慧,2021(34):4-6.
[4]梁宇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11):65-66.
责任编辑 吴华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