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多维策略助力幼小衔接

2022-02-19 20:53史晓燕
教育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幼小入学幼儿教师

史晓燕

每年开学初,总能在小学门口看到一些哭闹的孩子,或由于孩子不肯上学而情绪爆发的家长,这些都是因为幼小衔接不到位导致的。如今国家大力倡导零起点入学,知识零起点更需要做好能力和习惯的衔接准备。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二实小幼儿园及山东省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从园、校实际情况出发,利用优势资源,以幼小衔接课题《以“习惯培养”和“课程架构”为基础的幼小衔接策略研究》为依托,探究有效的幼小衔接实施策略。

建立园校协同机制,多角度调研,为幼小衔接有效开展奠基。园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成立课题研究专项小组,根据不同学段、不同身份编制调查问卷。从大班幼儿、小学一年级教师、不同年龄班家长中选择240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根据调查结果统计、提炼幼小衔接真问题,以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为基点,全方位分析,商定有效策略,为幼小衔接工作全面开展做好规划和布局。

拓展策略,让衔接“贴地而行”。一是打造互通环境,共建多功能游戏区。为增加幼儿和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我们打破幼儿园和学校的壁垒,展开“拆墙改门”行动,通过常态性互动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改造户外环境,打造共享共用的多维场地。我们设置幼儿和小学生一起游戏的场地,打造自然、和谐、无缝的幼小衔接环境,打破幼小衔接家长焦虑的心理防线。

二是幼小衔接月,四次“走进小学”。4月是“小学,你好”主题实施月,教师们带领大班幼儿多次走进小学观摩校园环境、体验小学丰富的生活。比如让大班幼儿观摩小学图书馆,引导幼儿养成倾听、阅读、书写的好习惯。幼儿在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了解小学,激发向往。

三是请进来,让小学教师“入园授课”。5月,大班幼儿教师和一年级教师共同分析了幼儿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规律及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困难点,确定了四大习惯养成教育幼小衔接课程——倾听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以及自理习惯养成课。一年级教师分四次走进幼儿园课堂,带领大班幼儿感受小学的习惯养成课堂。6月,一年级教师以观察者的身份进入幼儿园,从表达力、注意力、小组合作等方面记录班级幼儿整体情况,对每个幼儿进行分析,还与大班幼儿教师开展深入教研,和家长沟通幼儿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法。

四是毕业生入学后追踪随访。9月底,一年级教师从多个维度对入学的孩子进行分析,并和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线上交流孩子进入小学后的情况,并填写问卷调查表;10月,大班幼儿教师走进小学,让孩子们分享进入小学的趣事。

园校让幼小衔接工作从形成目标、实施过程、跟进与反馈到重整目标,形成一个闭合的圆环,不断完善和精进闭环管理,真正让幼小衔接落地。

跟进反馈评价体系,推动衔接良性循环。园、校依据《大班幼儿下学期学习与发展目标体系》,编制幼小衔接之《大班幼儿下学期学习与发展评价体系》,结合日常的活动观察及家长的访谈内容,定期对幼儿进行评价,确定幼儿的各项发展水平。针对幼儿的弱项,我们通过开展家长沙龍活动、一对一约谈等,和家长商定教育策略,支持幼儿持续发展。一年级教师针对幼儿园毕业生进行点对点评价,开展不同学段教师座谈会,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在综合多方面评价之后,我们看到孩子成长的真实轨迹,为下一步深入和完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家园共育,齐心发力,推进幼小衔接高效展开。幼小衔接精准落地,家庭是实施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我园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全面打造信息沟通平台,帮助家长止“焦”,掌握科学育儿方法。

经过前期调查,我们发现58.1%的家长重知识、轻习惯,于是在学期初组织幼小衔接家长会,让教师从多方面解析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教师针对个案进行观察记录,不定期进行电访、个别沟通,达成家园合力;针对家长“如何提高孩子专注力”等疑问,幼儿园教研组制定专注力训练内容,鼓励家长对幼儿进行能力训练。毕业生入学后,我们针对进入共同体学校的74名幼儿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完全适应小学生活的比例达94.59%。

幼小衔接,依“教育所是”而行,园、校、家三方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减缓坡度,才能助力幼儿在“自然而然”中顺利过渡到小学。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幼小入学幼儿教师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入学通知书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苦恼的“幼小衔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五行真经
甜蜜欢颜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