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静
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方面,但部分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仍存在忽视培养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大班幼儿喜欢群体活动,渴望在实践中获得乐趣。上海市嘉定区新翔幼儿园以“体验式故事表演”研究为依托,通过幼儿的自主体验和教师的用心指导,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行为规则、提升沟通能力,进而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故事表演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故事表演是培养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在表演前,孩子们自主组队,协商创作;在实践中,孩子们亲身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着遵守小组制定的规则;表演结束后,孩子们还需针对表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故事表演如同一台“问题制造器”,让孩子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故事表演有助于幼儿形成集体意识,萌发集体荣誉感,帮助他们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倾向,進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多重体验,全面育人
多方式听阅故事。碎片化听阅,利用幼儿在园内的碎片化时间,为孩子播放故事片段,帮助他们了解故事内容;亲子阅读,将幼儿近期开展的故事内容分享给家长,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体验;集体理解,在幼儿遇到较难理解的故事时,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组织幼儿提出讨论话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多途径玩转故事。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表演,鼓励他们尝试创编对话、串联情节,也是社会适应性能力发展的表现;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分配角色、选择道具等,这些考验都有助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协商合作、群体适应等能力;孩子们在自由活动中配合着表演故事,无形中增加了与同伴沟通的时间。
多机会表演故事。创设平行小舞台,幼儿可自由结伴,分成若干小组,轮流在班级中进行故事表演;开展年级小舞台,各班推荐一组故事表演,在年级小舞台上交流展演;安排混龄小舞台,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各推荐几个故事进行故事表演;组织社区小舞台,各班走进社区、公园、敬老院等场所进行故事表演。
用心指导实践,给孩子完美体验
反复交流,提升孩子沟通协商的能力。活动前,教师可以提出让孩子们寻找完成此次表演的同伴,鼓励孩子自主完成结伴、分配角色、共同制作道具、小组排练、表演等环节,并通过反复交流,让孩子们谈谈表演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在表演前需要注意什么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此交流机会表扬若干小组可行性较高的方案,引导孩子们向优秀小组学习,借此提升他们沟通协商的能力。
减少干预,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应以发挥幼儿主动性为出发点,让幼儿观摩、评议、共同出主意,在降低指导控制度的同时,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故事表演中出现有孩子因看同伴表演而忘记自己的出场时间、因过于投入而抢先登场等情况时,教师可以启发孩子反思并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采纳其中可行性较高的解决方案,以此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出班级,锻炼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三个时间段,鼓励幼儿走出“舒适圈”,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午间表演是属于孩子的天地,大班的孩子可以自行定制节目单,邀请中小班的孩子们观看演出,在制造快乐的同时,提升合作能力;走班式巡演活动,需要孩子们任意选择角色到不同的班级演出,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萌发集体荣誉感;让孩子们自己创编儿童节节目,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责任编辑: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