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教学的研究

2022-02-18 18:37姜海燕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质量德育

姜海燕

初中数学课堂与德育的融合难度较大,需要教师自身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以及相应的教育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措施,在实践中一边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一边指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良好道德品质,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初中数学德育的渗透,需要在满足新课程标准、推动素质教育水平提升、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切实将德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使得其在初中各门学科中开始了渗透与融入。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德育的渗透十分有必要。首先,满足新课程标准。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以学科特点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为重要导向,强调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实现情感态度、思维能力、价值观等的综合化发展。而德育的融入,正好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数学学科本身以知识和技能为主所造成的内容空缺,有效满足新课标的需求,形成更加科学化、完善化的教学体系。其次,推动素质教育水平提升。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素质教育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教育,以全方位培养学生文化认知、道德素养、行为品德为重点。其中道德和素质有着强烈的互通性,相应地,德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初中数学学科有必要渗透德育工作,进而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为人处世的原则、坚韧不拔的品质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最后,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虽然数学课程教学是以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为重点,但是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忽视德育层面的引导和教育,只关注数学知识和技能本身,可能会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譬如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的信念,考试时投机取巧,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等,均会严重影响实际教学质量。而这些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均是德育不到位造成的后果。只有将数学教学与德育进行深度融合,方能有效发挥二者的互促作用,在落实德育工作的同时推动教学质量切实提升。

二、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

(一)准确把握数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障德育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和践行数学德育的基本原则。首先是持久性原则。德育要想起到效果,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和培养。这意味着德育在数学课程中的渗透,要以持久性的教育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方能达到预期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其次是自然性原则。德育在数学课程中的渗透,不能生硬、死板地将德育内容插入课堂,否则会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德育实效的改善。然后是循序渐进原则。德育和数学教学一样,需要逐步深入,在广度和宽度上一点点进行拓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以及良好的道德认知体系,保障德育实效。最后是情感性原则。德育本身需要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基础,让学生在情感激励下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进而实现健康成长。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和学生的情感联系,通过正向的情感反馈和共鸣,更加有效地强化德育。

(二)深挖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元素

数学教材内容虽然以数学知识为主,但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值得教师对其进行全面、深度的挖掘。教师需要从德育的角度重新解构教材内容,深挖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并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有效发挥德育作用。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除法”相关内容时,教师一边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相应的计算方法、技巧,一边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像加减乘除的计算过程一样遵守既定规则,不能随意凭自身的喜恶去打破或者篡改规则,从而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这种直接从教材内容中进行延伸并进行德育的方式,能够兼顾数学教学效果与德育效果,更能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为深层次的认知和探究。

(三)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与人格影响作用

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这一定位,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和人格示范作用。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既要遵守教师行为守则,也要严格践行面向学生的德育内容,树立良好榜样。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不管是在和学生相处还是在其他事务方面,教师都必须做到严格律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持续改正自身的各种错误与不足,为学生树立不断进步、持续发展的良好榜样形象,让学生能够在自身的引导和感染下健康成长。

(四)通过优秀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数学的不断发展,实际上是无数数学家在刻苦钻研、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物为数学领域的良好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让他们得以在数学历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通过数学优秀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刻苦钻研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等,可以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教学“正多边形和圆”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研究教材上的阅读与思考部分“圆周率π”的内容,并在此过程中介绍我国南朝数学家祖冲之的生平事迹,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祖冲之对测量精度与尺度标准的钻研和探究,感受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了解这一成就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性与伟大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

(五)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强化集体主义教育

现代社会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作,因此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能力等成为初中德育的重要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为主的教学方式,十分契合集体主义教育需求。教师可以着重围绕其进行教学优化,从而加强对学生团结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不等式”相关内容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带领学生学习,而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各个小组结合教材内容,从之前所学的等式内容出发,对不等式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小组内学生相互分享他们的认知和见解,共同合作,在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的过程中,逐步对不等式形成了正确且系统化的认知,熟练掌握了不等式的性质,在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集体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六)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强化品德教育

数学课程中的德育不仅依附于数学内容本身,还能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适当延伸和拓展。通过情境强化德育,可以让学生在情境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首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推动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深度融合。例如,在教学“统计调查”相关内容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准时守时的意识和习惯,对班级学生的上课迟到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基于此创设了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守时与迟到两种情况中体验不同的生活。通过这种教学情境与知识、德育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很好地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起了准时守时的良好习惯。

综上可知,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十分有必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坚持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引导学生在健康成长中高效学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学素养以及思想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教学质量德育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