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构筑高校体育联动模型探究

2022-02-18 03:20郑克强
黑龙江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发展

郑克强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1 健康中国背景下构筑高校体育联动模型的时代诉求

1.1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

健康中国战略能有效提升国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这是对国民生命健康的重视,是现代观念进步的表现,是时代变革的产物,具有必然性。青年群体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必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与学习生活中。高校体育要适应健康中国战略,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做榜样。改革开放中,纵深推进的高校体育改革正是为贴近青年学生体质与国家体育政策而不断对体育教学做出的完善,更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关怀。

1.2 构筑高校体育联动模型的现实价值

高校体育教学变革进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构筑联动模型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对完善现代体育教学管理具有辅助作用。对于高校在体育工作方面的评价机制,可借鉴的文件仅有《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而该文件在评价标准方面较为模糊,在评价时间、评价等级、评价细则等方面无法给予客观规范。

从2016年教育部对高校体育工作的调查数据来看,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一些教师专业学历达不到本科水平,教师质量良莠不齐,不利于高校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应建立联动模型,构筑良性互动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生态,使高校和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提升青年学生的体育能力,这对于改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2 构筑高校体育联动模型所面临的困境

2.1 高校体育在制度层面存在滞后性

尽管教育理念适时更新,但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仍以注重技能技巧为主进行授课和考核,体育精神没有得到真正传递。体育教师在方法和制度上更侧重理论讲授和招式的分析,没有过多关注潜移默化的教育内核。高校体育在制度层面的缺失与滞后可能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释放心理压力,感受不到体育的乐趣,会阻碍体育精神的内化。以上问题会影响全面动态观察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进步。

2.2 学生体育意识减弱

多年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学生很少会以自由自主的心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在信息媒体蓬勃发展的年代,形形色色的新闻更早进入学生视野,在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健全的年纪,学生容易忽视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后,社会需求不断发生转变,从大量需求技术型人才变成急需知识型人才,高校也将知识与技能培育作为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忽视了体育与健康的发展。知识培养与健康培育的不同步会导致许多人才能力发展不均衡,尽管这些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得到了充分掌握,却有许多身体问题,难以完成高强度工作,不利于在快节奏的职业生活中持续发展。

2.3 体育教学主体错位

各高校体育事业由于发展程度不同,提供的育人环境也会有所差别。高校体育授课时间有限,体育建设投入相对受限,学生的体育学习与发展兴趣的时间、空间不足,主人翁地位被削弱,体育教学难以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即便教师能够将体育精神一以贯之,学生也未必能吸收消化,这对于体育育人精神的内化而言是压抑的,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和意志力、体育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体育教学主体错位的形成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传统课堂模式以教师教学为主,这在现代化教学进程中是滞后的,尤其是在体育教学领域,实践的部分更重要;教学任务划定不合理,体育教学节奏经常较快,很难把时间留给学生;尽管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但缺乏足够的教学技巧,对教学节奏的把控还不够好,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教学主体错位尽管能够加快课堂节奏,却不利于知识吸收和互动性发展,难以提升课堂效率。

3 高校体育联动模型构建的变革进路

3.1 从制度入手进行革新

在制度方面做出革新是构筑高校体育联动模型和释放学生天性的必要一步,只有在制度上做出革新,才可能改变大环境。高校体育联动性的变革需要从外部政策制度和内部价值认同两方面驱动,更侧重于后者。体育教学不只要贯彻在课堂上,还要开发课内外一体化的联结状态,以多样化手段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当前,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是俱乐部制度——课堂与课外活动一体化,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自主为基础,依托高校体育建设,培育学生的锻炼兴趣与运动技能,实现价值认同。

高校对大学公共体育的价值与功能需要更加审慎。高校需要高屋建瓴,在体育管理方面考虑自身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公共体育教育作为培育优秀青年大学生的重要基石。同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强调加快体育人才培养和引进,督促高校在招生机制中添加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要求的硬性指标,用以推动高校更便利地管理高校体育制度。

高校在体育制度方面的变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侧重实际,应根据真实环境,更大程度利用体育条件,尽量提供合适的硬性条件,提升体育教师的体育能力和高校的体育文化软实力,以优秀的软硬件资本对接学生的体育学习。

3.2 突出体育教学主体地位

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进步的重点是使每一个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在体育环境中选择、吸取和消化精华的多少。高校体育联动的最关键链条在学生,高校体育教育的真正成效取决于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与体育教育软文化的传递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力突出。要对高校体育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打破体育教学时间的固定限制,加大对体育建设的投入力度,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自主活动等方面的兴趣,不能完全依赖体育教师讲授的课堂内容,避免教学重心发生偏离。要强调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形成双向育人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所学内容进行合理反馈,加强体育教学的互动性,使体育教育教学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突出体育教学主体地位不仅要改革硬性条件,更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学会把握课堂节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这才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本。尽管硬性条件能够为体育活动提供基础,但体育精神还是靠软文化来参与学生的发展进程。教师应提高自我素养,在加强科研能力和丰富实践经历中探索与体育课堂对接相关的有益经验,不断对新课堂模式进行有益尝试,找到对学生发展帮助最大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联动模型构建的道路上,最重要的就是把体育课堂还给学生本身。

3.3 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育要想获得发展,必须从源头归因,激发高校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促进体育课程联动,营造体育训练的氛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部分。在这个基础上,高校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插入体育教学,唤醒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身体机能的开发与自我完善。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以人为本,建设适应学生的体育设施,根据学生选择安排学期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安排许多课外活动,如足球赛、运动会、学生操、障碍跑、马拉松等益智类与竞技类活动,还可以支持学生成立或加入各种体育社团,让学生有更多途径近距离体验,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在运动中促进学生体力、脑力、言行和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应当从小处着眼,也要从大处着手,高校应该更多重视人才发展的全面性,体育的发展不可忽视。需投入更多的资金与设施供体育教学探索,在课后为体育发展开辟空间,推动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应探究多种体育考核标准,进行学生体育发展的动态评估,从大环境催动学生内在对体育素养提升的自我鞭策,达到增强体育意识与体育联动发展的目的。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有利于激发内生动力,是构筑高校体育联动模型的核心要素。

4 结语

构筑高校体育联动模型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所需,具有长远意义,它所起到的互动性、传导性效果是对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再巩固。健康中国背景下,大量的社会资源支持人们加强体育锻炼,提升全民体质,越来越多的关注度集中在体育锻炼对人体身心发展的研究上。高校体育教学应以人为本,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要在环境背景下帮助学生养成爱运动、会运动、乐于运动的良好健身习惯,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满足,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双向有益的生态循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发展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