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地头流向课桌案头传承弘扬“千鹤妇女精神”

2022-02-18 01:15徐施易
公关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

徐施易

摘要:自新中国到新时代,历久弥新的“千鹤妇女精神”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内涵底蕴和时代气韵。充分发掘、增强“千鹤妇女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建设的内在联系,将田间地头的奋勇砥砺化为高校学生脑海心头的思索共鸣和课桌案头的孜孜以求,最终汇成思政教育的活水源头。新时代高校应在理论与实践的探求中切实总结真知灼见,以丰富而生动的时代精神涵养高校学生的奋斗情怀,肩负起在教育中传承“千鹤妇女精神”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千鹤妇女精神” 价值意蕴 内涵底蕴 时代气韵

“千鹤妇女精神”是新中国浙江千鹤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在农村广阔舞台展示“半边天”伟大力量所凝结的红色因子,激发和召唤着千万浙江巾帼创业奋进的激情和担当,这种历久弥新的精神也势必走出田间地头,涌向“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各条战线。

一、“千鹤妇女精神”的价值意蕴:以更高站位认识“千鹤妇女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提供活水源头

高校思政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義指导地位,在战略布局和实施举措上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实践永远是我党理论的不竭源泉,来自田间地头“大课堂”的“千鹤妇女精神”蕴含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精神特质与实践特色,是新时代思政“小课堂”的宝贵活水源头之一。

1.“千鹤妇女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时代精华”

1953年,千鹤妇女打破传统旧俗,走出家庭,走上田间地头,落实男女同工同酬政策。毛泽东写下长达500余字的按语,就是基于对千鹤妇女在田间地头“奋斗”、“劳动”而激发、集聚的“一项伟大人力资源”的由衷赞叹。历史与现实激荡,理论与实践交辉,由此“千鹤妇女”以全新的形象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赢得了专属身份,开创了浙江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和妇女事业发展崭新局面,浙江也一举成为“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发源地。“自强奋斗撑起半边天,创新创业敢为天下先,忠诚奉献共圆家国梦”的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也深度凝结为我省妇女工作新的理论成果。

2. “千鹤妇女精神”是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桥梁纽带”

“千鹤妇女精神”集中体现了浙江精神的地域特征、时代风貌、内涵实质,在一脉传承中永不变色,经代代奋进而与时俱化,一股精神一以贯之,始终表现出了忠诚听党话、坚决跟党走、铁心跟党干的昂扬精神状态,是浙江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缺席的生动演绎和活化展陈。“千鹤妇女精神”是浙江精神具体而微的行动篇,是浙江精神啭喉高歌的好声音,是浙江精神方兴正艾的进行时,它所包含的信仰的力量、首创的智慧、无畏的勇气和奉献的情怀等优秀基因,更容易引起广大高校学生的心灵共鸣,有利于激励士气、振奋精神。

3.“千鹤妇女精神”是我省思政课“重要窗口”建设的独特优势

“千鹤妇女精神”的萌发、形成和提炼与浙江“三个地”的政治优势密不可分,其传承、发展、弘扬也与“一窗口”的殷切期待并轨同行。[ 1 ]“千鹤妇女精神”在问题意识上因事而化,在务实实干上因时而进,在创新创业上因势而新,在各个方面都能为高校学生成长成才树立“窗口标准”;它源源不断涌现的“画面故事”又提供了有冲击力、感染力、说服力的实践案例,为新时代思政课输送了营养丰富的“配方”、可行有效的“工艺”和现代元素的“包装”,可以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围绕“六个要”的新要求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有效性、针对性的融合统一。[ 2 ]

二、“千鹤妇女精神”的内涵底蕴:从更密维度契合“千鹤妇女精神”,为新时代高校学生破解思想“成长烦恼”

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叩问,如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功夫在诗外。信仰问题、行动课题、立业难题都是时代答卷里的费解之题。“千鹤妇女精神”从田间地头走向课桌案头,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破解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新问题、新挑战的现实需要。

1.学习千鹤妇女因信而学、学而真信,处理好学和信的关系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自觉地将马克思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高校思政课根本要求,也是困难之处。“思想要上去、干部要下去”,“人没有生来红,只有改造红”。建德妇联同志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大会小会,挨家挨户宣传男女平等观念,破除了重男轻女的封建礼教。教育妇女“想想过去、比比现在、看看将来”,千鹤妇女从心底坚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妇女代表洪水花总结道:“以前马马虎虎过日子,今天听了报告后,叫人人都发急”。可见当时的教育效果之显著,教育信念之深入。信是前提,学是关键。要把千鹤妇女精神与高校学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相对照、相促进,说事拉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把红色教育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中,清除历史虚无主义阴霾和精致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沉渣,引导学生自觉地做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拥护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2.学习千鹤妇女知行合一、笃行致远,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

千鹤妇女天天出勤,白天劳动晚上学习,积极学农技、比本领,广泛增强了“社会主义是靠大家齐心干出来的,坐在家等不来”的信心,“十包”大种试验田、“劈山拦河溪改田”狠抓农业生产。新时代,千鹤女子民兵连“红旗不倒、战旗不倒”,新千鹤妇女“她力量”在精品民宿、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和“美丽经济”等乡村建设中大显身手。这些活学活用善用、苦干实干巧干的活教材都展示了知行合一的知性美和动态美,对于让思政课的苦涩理论走出阳春白雪“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着启迪和促进作用。

3.学习千鹤妇女励志报国、立业为民,处理好励与立的关系

“千鹤妇女精神”萌发的土壤是伟大的群众实践,闪光的价值是人民宗旨。千鹤妇女在那个时代喊出了“自己也有一双手、不在家里吃闲饭”、“男女心连心、任何天灾能胜任”、“男女齐上阵、泥土变黄金”、“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的响亮口号。这些既是火红年代的战斗号子,也是永不过时的奋斗金句。实干爱民的养殖大户苏连珠、抗洪抢险的民兵队员钱海珍、“双抢”中连夜割稻的“无名”英雄朱云芳……这些是来自这块土地的普罗大众,也是脱胎换骨于这块土地的巾帼英雄。成功者励恒志而立业,失败者恒励志而废业。在思政课中植入这些正能量,对于引导学生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民的不变情怀和价值追求,有直入心田的功效;能更好地在思政课中讲清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坚定主心骨、画好同心圆的决心与勇气,能更好地在价值观上引导学生走好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择业、就业、立业之路。

三、“千鹤妇女精神”的时代气韵:用更新形式诠释“千鹤妇女精神”,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添青春色彩

让“千鹤妇女精神”为新时代思政课堂注入新养分,要以创新的精神,站在时代的前沿,坚持实践的开放性、多元性,在仪式体验中增进认同感、自豪感,在喜闻乐见中扩大参与度、欢迎度,用好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个课堂,情深意切地演绎好、宣讲好千鹤故事。[ 3 ]

1.丰富“千鹤之旅”,化线性展示为综合平台

“千鶴妇女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已经从1.0迈向2.0版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以为教育基地注入更多现代科技元素,创新整合为综合展示平台,以智能机器人导游、3D场景、4D打印、VR虚拟体验馆、全景汇动感影院、电子书法签名互动等现代技术,集观、学、游、尝、购于一体,不断丰富和拓展展陈的内涵建设,增进仪式感,增强获得感,更加迎合当代高校学生的探索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开辟“千鹤讲坛”,化溢出现象为蝴蝶效应

一方面纵向发力,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共青团中央视频、慕课、宣讲家等优质多媒体资源,开设“千鹤空间”,上传有关千鹤历史素材和当下题材,丰富上游精神高地;另一方面横向同力,依靠高校妇联、思政教研室,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发动师生投入并举,让“千鹤妇女精神”与音乐、动画、短视频平台、微电影等元素结合呈现,让红色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有氧有料,开拓正能量溢出的边界,放大千鹤翩舞的震磁。适当增加多形态的专题讲座、精神导读、翻转课堂、读书会、辩论会等学习形式,开展浸入式、互动式教学,坚持教师解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理论提炼和现实借鉴相结合,给足学生自觉学习和自发探索的空间。

3.组建“新鹤艺吧”,化乡土情结为时尚热点

千鹤妇女品牌具有传统性和直观性、秀美性和坚韧性、世界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相溢美的特点,将传统和现代糅合在一起,女性和地域耦合在一起,历史和未来结合在一起。千鹤的地名、物名和形名寓祝福和吉祥之意,可以增强外界对千鹤妇女的认知度、美誉度;曲线鹤翔之姿,又彰显了千鹤女性刚柔相济、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善于创业的优良品格。这些美学元素、精神符号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所在和无限丰富的创作素材。探索专题创作“千鹤妇女精神”的情景剧、现代越剧、芭蕾舞剧和交响乐等作品,让“千鹤印象”走进思政课堂,让学生风采飞出菁菁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展演舞台,最终搬上荧幕,走出浙江影响国内外,均有拔丁抽楔之势与大有可为之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承。沾染泥土芬芳的“千鹤妇女精神”因跨越时代而行稳致远、步履芬芳,为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红色根脉、讲好浙江故事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她”力量。

【参 考 文 献】

[1]王国锋,刘乐平.袁家军出席省委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上开学第一课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N].浙江日报,2020-09-11(1).

[2]同上.

[3]童定干.传承“千鹤妇女精神”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建德市梅城镇城西村蹲点调研报告[N].浙江日报,2018-07-06(5).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十年磨一剑: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综述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读懂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