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明明 王 颖 张 晨 北京按摩医院,北京市 10002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损伤后,髓核进入髓管中扩散,对髓管中的神经根造成刺激和压迫,形成炎性反应,引发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呈现出年轻化且逐渐增多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例如久坐不动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破裂或意外跌倒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影响[1]。因此,寻找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至关重要。深部肌肉刺激仪是通过振动患处的深层肌肉,来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疼痛,如肌肉拉伤、颈椎综合征、卒中等。目前深部肌肉刺激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相关文献较少,所以本文对深部肌肉刺激仪联合牵引的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所获得的疗效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临床研究审核批准。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MIR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诊断标准:下腰部位疼痛,下肢放射痛;脊柱形态改变;活动受到限制;直腿抬高试验及跟臀试验为阳性。(3)患者了解治疗全过程,在治疗过程中不退出。(4)遵从医生的安排,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执行,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年龄<18岁,>63岁患者;(2)不具备自我认知,痛感丧失患者;(3)患有腰椎骨折、腰椎滑脱的患者;(4)具有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较差患者。
1.3 治疗方法 N1组采用牵引治疗,患者俯卧在牵引床上,治疗师将患者臀部固定在牵引床的臀腿板上,胸腹部固定在胸腹板上,将臀腿向下形成1个夹角,夹角顶点为病变椎间隙。在旋转臀腿部时,同步牵引胸腹板。每次将牵引力度范围控制在25~70kg,持续牵引时间为3~5min,间隔1min进行下1次牵引,1次/d,总时间为30min,共治疗1个月。N2组在N1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深部肌肉刺激仪(上海康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辅助治疗,具体步骤: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在其背阔肌、臀大肌及胸腰筋膜后叶铺2~4层毛巾,治疗师手持深部肌肉刺激仪,采用不加压方式以5cm/s的速度在竖脊肌、臀大肌之间反复移动,30min/次,1次/d,共治疗1个月。注意提醒患者多喝水,提高新陈代谢能力。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消失,运动功能恢复,直腿抬高超过70°,能够进行正常日常生活。显效: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基本消失,腰部偶尔疼痛,肢体能够正常活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腰部疼痛感减轻,生活能够自理。无效: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或疼痛加重[5]。(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腰部疼痛程度,分值区间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疼痛剧烈。评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强。(3)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检测,ODI共有10个条目,满分60分,分数越高,腰部功能越差;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2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较N1组的78.85%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99,P=0.006),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N2组VAS评分低于N1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ODI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ODI指数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ODI指数明显降低(P<0.05),且N2组患者ODI指数低于N1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ODI指数比较分)
腰椎间盘突出在传统中医中被称为“腰脚痛”,肝肾亏虚是造成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腰椎间盘能够保持人体脊柱高度,脊柱运动主要依靠腰4~5椎间盘支撑,容易对其产生压力,造成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方式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因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巨大经济压力并伴随着术后并发症等不良后果,大部分患者选择进行保守治疗[2]。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牵引、西药口服消炎镇痛药、中药、推拿、针灸等。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深部肌肉刺激仪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该方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时间,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
本文结果发现,N2组总有效率高于N1组,提示牵引联合深部肌肉刺激仪治疗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牵引是应用旋转、成角、进行纵向牵引的过程,通过牵引能够松弛腰腿部的肌肉,减轻腰椎间盘部位的压力,促进突出物向内回缩,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得到减轻,改善血液微循环[3]。深部肌肉刺激仪是在患者腰椎间盘部位肌肉迅速连续增大频率的振动波,使得腰椎间盘部位肌肉中的毛细血管舒张,使血液供给增强,促进腰椎间盘的修复[4]。深部肌肉刺激仪能够刺激腰椎间盘的韧性、肌腱的弹性,降低神经根的敏感度,改善腰椎间盘处的血液流动和循环,达到消炎镇痛的效果,从而减弱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疼痛。
本文结果发现,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均降低,且N2组VAS评分及ODI指数低于N1组。深部肌肉刺激仪随着振动深度的逐渐增加,强度也随之增强,它能够反复振动肌肉与韧带,刺激反射神经,逐渐激活γ神经元的活性,使腰椎间盘得到舒展。深部肌肉刺激仪有效提高牵引治疗效果[5]。牵引能够扩大腰椎间隙,可固定腰部,因牵引在平衡状态下,进行牵拉时腰部运动的范围和幅度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减轻损伤部位水肿情况。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脊柱神经被压迫,所以患者的腰背部肌肉时常发生痉挛,造成脊椎列线偏移,突出部位疼痛加剧。牵引治疗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腰背部得到了放松,减少了腰腿部肌肉痉挛的次数,使列线恢复正常[6]。研究表明深部肌肉刺激仪能从分子水平促进受伤组织修复,在体内通过反射、折射和散射减轻肌肉疼痛,患者依从性较高,副作用较少的仪器[7]。在中医角度来说,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气滞血瘀内阻,采用深部肌肉刺激联合牵引的方法达到还纳复位,通筋活络。深部肌肉刺激能够调节突出位置及受压神经根位置,消除炎性因子,髓核突出位置对附近组织影响减轻。通过牵引复位联合深部肌肉刺激,使关节不对称得到有效缓解,改善腰间盘部位生理功能,提高纤维环张力,加强髓核负压移动回缩,缓解局部压迫[5]。在牵引后,采用深部肌肉刺激仪治疗,有效减短了患者痊愈的时间,从根本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综上所述,深部肌肉刺激仪联合牵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可能存在些许不足,因临床各组病例较少,所以信度较低,后期本课题组会加强和其他相关研究单位合作,增加病例数,细化作用机制和内容,为腰椎间盘突出提供保守治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