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穴位按摩联合低频肌肉电刺激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2-02-16 02:42张凤艳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康复科2155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偏瘫神经功能针刺

张凤艳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康复科 215500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是神经内科中常发的危急重病。脑卒中后偏瘫是临床常见的后遗症,偏瘫状态下,患者几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处于卧病在床状态,运动功能受到很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在祖国医学中,脑卒中后偏瘫属于“中风”范畴,主要为气虚血瘀型证候,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于活血、化瘀、通络。当前,针刺及穴位按摩为代表的中医物理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应用较广。而低频肌肉电刺激仪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设备也在康复治疗中被推广使用。基于此,本文探讨针刺、穴位按摩联合低频肌肉电刺激仪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2016年8月—2021年1月脑卒中后发生偏瘫的8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女26例,男17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71±4.51)岁;病程8~35d,平均病程(23.19±1.05)d;体质量指数(BMI)20~35,平均BMI 26.93±7.50;收缩压(SBP)22~26kPa,平均SBP(22.15±0.05)kPa;舒张压(DBP)14~17kPa,平均DBP(15.87±0.94)kPa。对照组女23例,男20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1.29±7.51)岁;病程7~42d,平均病程(27.17±0.92)d;BMI 22~38,平均BMI 26.98±7.01;SBP 21~25kPa,平均SBP(21.85±0.03)kPa;DBP 13~16kPa,平均DBP(14.53±1.07)kPa。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经过医务科及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脑卒中西医诊断需要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2]中相关规定及标准;脑卒中发生后出现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形成偏瘫。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气虚血瘀型证候,主症: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语塞或不语,口流涎,自汗出。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目偏不移,饮水发呛,共济失调。舌脉: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相弦且滑。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心脏、肝脏、肾脏和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免疫系统异常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耐受性差的患者;传染病患者。

1.4 方法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频肌肉电刺激仪治疗:选择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厂家:常熟市白豚医用设备厂出品)于患者颈部中线双侧垂直安放4块电极,左2个、右2个,于舌骨上区使用两组电极片进行电刺激,一组置于两则颏舌骨肌运动点位置,一组置于两侧颏舌骨肌运动点位置,参考患者耐受以及肌肉可收缩的电刺激强度进行电刺激治疗,30min次,5次/周,连续治疗2个月。

1.5 评价指标 (1)运动功能: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 Flugl meyer运功功能测评法(FMA)[4]评估患者受损肢体的运动功能,运动功能总分是100分,其中上肢运动功能(66分)、下肢运动功能(34分),分数值越高说明患者运动能力越强。(2)神经功能:通过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来评估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结果总分值为42分,临床显示分数值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损害程度更重。(3)生活自理能力: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取Barthel指数[5]评估其生活自理能力,总分100分,>60分,虽有轻度残疾,但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中度自理障碍,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重度自理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分,生活完全不能够自理。

2 结果

2.1 运动功能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对比分)

2.2 神经功能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分)

2.3 生活自理能力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对比分)

3 讨论

脑卒中通常在安静状态下急性发作,发作相对缓慢,通常逐渐或分阶段进展,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该疾病具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闭塞或脑动脉破裂,导致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该类患者通常意识清醒或轻度障碍发作后的1~2d内出现1次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中风患者突发晕厥,肢体偏瘫,血压异常等临床表现。而且在患病时,局部病变脑组织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进而产生大量氧自由基造成脑细胞损伤,最终发生脑水肿及不可逆的神经功能受损,也会在后期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偏瘫等后遗症,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及生活自理功能障碍。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病死率、致残率均居高不下,而因脑卒中造成的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来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至关重要。祖国中医学中将脑卒中纳入“中风”范畴,认为脑卒中主要是由于气血混乱、正气不足,血瘀痰滞,造成经脉瘀滞、血流受阻所引发的病症,故临床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疗的重点[6]。针刺治疗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运用捻、转、提、插等技术手法,将针灸针选择一定的针刺角度刺激穴位,达到改善脑部血流灌注,提高患肢受损神经元兴奋性,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进而利于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7]。现代研究也指出,通过针刺能利用网状结构的非特异投射系统对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行改变,对大脑网状结构上激活系统的抑制状态进行解除,减少对神经元的损害,恢复脑部神经功能[8]。穴位按摩能有效活血行气,通经活络,调节脏腑功能。按摩的过程中通过揉、拿、捏等手法,能够有效舒展筋骨,活化关节,缓解肌肉痉挛状态;同时通过穴位疏通督脉,改善气血供应状态,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营养状态。 此外,现代研究也表明,穴位按摩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刺激神经传导,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利于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本文中,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针刺、穴位按摩联合低频肌肉电刺激仪治疗中风后偏瘫有显著效果,大大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改善神经功能,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低频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失神经支配的肌肉,降低肌肉纤维变性,减缓肌肉失神经支配性萎缩,促进血流并保持肌组织营养,促使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肥大强化,并迅速改善肌张力。同时该治疗方法恢复了瘫痪肢体的肌肉收缩能力,模拟正常自主运动,从而达到自控运动功能的效果。另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个体化参数并选择合适的刺激方式,加速神经再生,防止肌肉萎缩,改善患侧运动功能。此外,通过刺激能有效强化受损部位脑神经活性,增强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的兴奋程度,降低神经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实施针刺、穴位按摩联合低频肌肉电刺激仪治疗,在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方面的治疗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偏瘫神经功能针刺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