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的伦理分析*

2022-11-28 02:52李晓宇黄振宇吕家俊孙宏亮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大连市6044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卫生医学志愿

李晓宇 黄振宇 吕家俊 孙宏亮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大连市 6044; 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有20多万名志愿者投身防控工作,全国各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超过29.8万个,注册志愿者达584万人[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24日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2]。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紧密关系民生福祉,探索后疫情时代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的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1 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初探

1.1 医学志愿服务组织是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重要载体 自2009年新医改以来,我国对卫生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尽管已形成分级诊疗模式,但仍有研究发现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欠佳[3],患者倾向于绕过初级卫生保健系统而前往医院进行更专业的咨询和寻求更高保险报销。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基于此现况应运而生,协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基层卫生服务。一方面,医学志愿服务组织中存在专业医疗人士,可开展专科服务,带来先进技术,满足部分基层群众对医疗资源“质”的需求;另一方面,医学志愿服务组织为防病治病提供“量”的保证,经过专业培训可参加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通过健康教育增加受众对慢性病、传染病的了解,使其意识到吸烟、饮食结构不合理、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高风险行为的危害和了解公共卫生防控的相应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协助完善社会卫生体系建设发展。

1.2 人民卫生需求是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的价值导向 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应坚持以人民卫生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人性化、个体化、连续性、可及性服务,充分考虑受服务群体生理、心理和社会诉求,针对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的健康状态、不同的社会人群,充分利用自身地利优势,提供内容和形式涵盖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的综合性服务。“以人为本,利他奉献”是其核心要义和目标追求,医学志愿服务组织须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居民的卫生需求,如积极开展上门医疗服务,重点提供老年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服务等。

1.3 社区是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 首先,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社会治理基础单元。目前在中国志愿服务网上完成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中,以1~100名成员的小型志愿服务组织为主,其辐射范围主要分布在社区。其次,社区卫生需求量大,现有的卫生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居民倾向于在社区得到综合连续的签约服务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4],某研究中高达81.3%的老年人表示希望社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5],但医务人员由于法律保障制度、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上门医疗服务意愿不高[6]。医学志愿服务组织成员大多为附近居民,在统一调度下能充分发挥其就近就便的优势,通过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志愿服务来弥补制度化公共医疗的不足,发挥“社区服务网底”的作用以全面润滑、支撑社区卫生治理工作。最后,社区医学志愿服务的发展切合当代社会卫生发展格局。医学志愿服务组织以社区基层群众为核心力量活跃在社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既能契合社区治理格局发展愿景,也能助力社会治理格局新目标的实现,将“健康中国”战略有效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公民。

1.4 青年是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的核心力量 青年是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的核心力量。首先,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青年在与医学志愿服务组织所推崇的积极性相兼容的基础上,更能胜任体力需求大、免疫力要求高的医学志愿服务,从而成为医学志愿服务事业扩大规模、深化服务的良好主体。其次,青年志愿者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可通过学习并掌握一些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的基础医学技术。此外,从事医学志愿服务所面临的生老病死、人情冷暖等社会现实问题能促进青年对生命观、价值观的探寻,利于青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医学生而言更能塑造其职业观念,实现青年与医学志愿服务事业的“双向共赢”。最后,青年志愿者有较强的国家认同与群体观念,契合志愿服务的社会属性,且可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由自爱走向“他爱”[7],通过明确公共责任、培养社会意识以形成正反馈路径反哺其志愿服务行为,可持续赋能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的长远发展。

2 后疫情时代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的伦理分析

2.1 弘扬美德伦理 医学相关志愿服务相较于其他志愿服务形式,由于被服务对象常常是具有生命的“人”,对志愿者自身提出了较高的德性要求,强调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自律性。医学志愿服务组织的恒久生命力在于其内在道德认同和精神传承,这种美德主旋律不仅渗透了仁爱、友善、同情,更注重促生、利生、和谐的社会生存图景。医学美德论以品德、美德、行为者为中心,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所需的志愿美德可概括如下。第一,文明和诚信是其行为准则。在进行志愿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志愿者的言行举止必须合乎文明规范,遵守相关规章规定。第二,友善和仁爱是其核心要求。医乃仁术,由于志愿工作所具有的医学背景,志愿者必须敬佑生命,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尊重“人”的价值,践行“仁者爱人”,在尊重、同情、关心和救助中深化医学人道主义。第三,互助和进步是其价值目标。志愿服务的内核即为利他,志愿服务组织的建立是为了凝聚更多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信念。医学相关志愿服务不仅要满足个体及少数群体的卫生诉求,更要对全社会健康促进负责,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第四,无私奉献是其最高境界。这要求志愿者站在被帮扶对象的角度,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并把志愿事业融入毕生追求,在矢志不渝的人格坚守中实现道德升华。

2.2 促进社会发展 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在社会有限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中不得不进行一定的价值考量,通过生命质量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等途径锁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制定志愿服务方向和活动指南。由于医学相关实践的特殊性,并非所有的行为后果都可以定量,在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中各项后果的权重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在建设发展时结合动机和效果,真正意义上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卫生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志愿服务不追求回报,但并不代表不能有回报。过去二十年间,我国的志愿服务组织似乎单纯强调一种单方向的主观奉献,专注于志愿者的付出,却忽略了对志愿者本身的关怀。医学后果论力图把个人对幸福的追求同利他和公益事业结合起来,兼顾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强调不同情形下的具体行为分析和比较可供选择的行为后果。志愿行为的效用也是评判其是否道德的基础之一,社会道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发展和增进每个人的利益。在价值多元化和医学社会化的现今,单方面呼吁主观品性提升和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容易沦入教条主义和道德至上论的狭隘漩涡,进而出现道德空范化和漂浮化。因此,保障志愿者的权益至关重要,必须关注志愿者自身作为人的主体性,尊重志愿者的尊严和价值。道德的终极目的是使所有人幸福,需建立相对科学明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的标准。但需指出的是,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社会公益,是在满足社会利益的条件下再兼顾个人利益,获益的主体对象是社会和他人,在给予志愿者合理回报的同时须克服个人主义的基本立场,不能使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扭曲为个人功利。

2.3 彰显奉献精神 道义论的核心为义务和责任,强调道德行为动机,突出道德理性的基础地位。志愿服务是道德义务的一种,凸显了“自愿、无偿、公益”这一基本原则。社会道德的确立在于完善每个人的品德,关注品德和道义在行为者层面的效用考察。相较于西方趋于生活化的志愿服务组织产生形式,志愿精神虽被我国大多数公民所接受,但实际主动参与志愿工作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责任约束并未凝聚成内化认同。康德认为人的道德义务来源于先验的善良意志,即意志本身的善,善良意志发出的所谓的“道德律令”即“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8]。志愿者是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的主体,医学志愿服务组织首先应取得主体的认同,激发出主体内在的正面精神,引起深层次共鸣。同时,医学志愿服务组织应围绕道德义务的根本信念,在对医学主体的各种美德要求与美德规劝中完善社会道德责任规范。这种整体的社会规范关注所有道德主体之间的权益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安排,并与国家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相兼容。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核心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公民个人层面“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和国家层面“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相契合。医学志愿服务组织所倡导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应与医学道德规范体系相匹配,特别是与我国医学道德规范基本内容中的“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相结合。

猜你喜欢
卫生医学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安徽医学》稿约
智取红领巾
医学的进步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被志愿”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