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微小腺瘤水肿1例并文献复习

2022-11-28 02:52何彦威张志红李晓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垂体皮质醇腺瘤

杨 丽 何彦威 张志红 李晓明

1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2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 3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垂体微小腺瘤(Pituitary microadenoma)属于垂体腺瘤,由于直径<1cm,故为微小腺瘤。由于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常与多个器官及内分泌系统有关,这增加了疾病的诊断难度,导致患者反复就诊,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其常见临床表现有闭经、泌乳、不孕、头痛等,以水肿为临床首发症状者甚少。本院确诊了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依赖型垂体微小腺瘤以水肿为主诉入院,现将其病例特点及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50岁,农民,发现颜面、四肢水肿2个月余,于2019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自诉2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颜面、四肢水肿,伴四肢无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低”,予以口服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1个月未见明显好转。高血压2个月余,规律服药降压药,血压控制可。家人均无相关病史,目前已绝经3年,否认疾病相关病史。查体检查: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满月脸、水牛背、皮肤干燥、皮肤稍薄,双下肢重度水肿。患者应答反应稍迟钝。

1.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1.60pg/ml,游离甲状腺素 0.67ng/dl,垂体7项:促黄体生成素27.60mIU/ml,促卵泡刺激素88.90mIU/ml,垂体泌乳素17.41ng/ml,促甲状腺激素0.034mIU/L,生长激素0.36ng/ml,皮质醇(早8点)43.52pg/m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早8点)134.70pg/ml。尿皮质醇>60.00μg/dl,24h尿量3 300.00ml,24h尿皮质醇>1 980.00μg。糖化血红蛋白6.6%,平均血糖7.9mmol/L,2次75g葡糖糖耐量试验餐后2h血糖分别为12.57mmol/L、12.71mmol/L。隔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显示,血清皮质醇未被抑制,为33.95μg/dl, ACTH为111.60pg/ml,尿皮质醇>60.00μg/dl,24h尿量2 000.00ml,24h尿皮质醇为>1 200.00μg。标准剂量地塞米松小抑制试验显示,血清皮质醇 39.78μg/dl, ACTH为124.00pg/ml,尿皮质醇37.75μg/dl,24h尿量1 900.00ml,24h尿皮质醇为717.25μg。标准剂量地塞米松大抑制试验显示,血清皮质醇21.78μg/dl, ACTH 93.91pg/ml,尿皮质醇21.05μg/dl,24h尿量1 800.00ml,24h尿皮质醇为658.75μg。影像诊断显示:垂体稍饱满,大小约0.9cm×1.1cm×1.3cm(上下/左右/前后径),增强扫描示垂体前份小结节状强化减低影,大小约0.5cm×0.3cm×0.5cm;垂体柄居中,视交差未见确切异常。胸部CT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舌段索条影。肾上腺薄层增强CT:左肾旋转不良。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经蝶鞍区占位病变探查切除术,切除垂体占位病变,大小约4mm×2mm×2mm,肿瘤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ACTH免疫阳性。

1.3 随访资料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6个月后随访,全身无水肿,神志清楚、在未使用药物情况下血糖、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1.94pg/ml,游离甲状腺素0.97ng/dl,促甲状腺激素2.1mIU/L)。最终诊断为:(1)ACTH依赖性垂体微小腺瘤;(2)库欣综合征;(3)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继发性糖尿病;(5)继发性高血压。

3 讨论

垂体微小腺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20%[1],成人微腺瘤患病率为10%[2]。一般位于蝶鞍处,随着微小腺瘤的长大,可出现占位症状。垂体微小腺瘤可分为功能性腺瘤和非功能性腺瘤两类。功能性腺瘤可分为:泌乳素细胞腺瘤,生长激素细胞腺瘤,促肾上腺皮质细胞腺瘤,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等亚型。非功能性腺瘤在尸检中发现,患病率在14.7%~37%,平均为10.7%[3]。 垂体微小腺瘤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已知的基因改变是垂体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糖皮质激素反馈受损可致突变细胞的克隆增值。本例患者为ACTH依赖性,其发病机制与皮质激素过量有关。皮质激素会影响大脑中皮质激素受体区域的代谢活动,而导致神经功能丧失,而在皮质激素校正后,皮质功能可能会恢复[4]。其病理机制与葡萄糖利用减少、神经元内环境的破坏以及神经递质信号的异常有关[5]。若长期暴露于高水平的内源性皮质醇可能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产生有害、持久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可逆转的脑结构异常和整体脑萎缩[4]。大脑结构异常具体表现为皮质萎缩,海马体积缩小,第三脑室和双心室直径增大[4]。

垂体微小腺瘤的症状多且复杂,患者也因此就诊于不同科室。由肿瘤组织占位引起的症状: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压升高、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等;由功能性垂体腺瘤导致的症状:闭经、泌乳、不孕、性功能障碍、肢端肥大症、库欣外貌、严重的认知缺陷、抑郁症、记忆缺陷、语言和语言障碍[4]等。笔者报道的水肿在临床上罕见,结合患者辅助检查,考虑为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致。其病因考虑可能为垂体微小腺瘤压迫所致,另外患者所患糖尿病、高血压考虑可能与垂体微小腺瘤所释放的ACTH相关。

垂体微小腺瘤的诊断需要血液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支持。内分泌检查主要表现为垂体微小腺瘤所影响的泌激素增多或减少,可为一种或多种,且激素的昼夜节律紊乱。目前报道垂体微小腺瘤多以一种激素紊乱为主,主要为ACTH。本例患者为ACTH紊乱,笔者进行了联合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对于垂体微小腺瘤患者,必要时还应考虑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此为诊断库欣病的金标准[6]。垂体MRI检查是垂体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CT平扫作为影像学补充,诊断困难者可以行动态MRI增强检查,以明确腺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治疗上,有药物和手术的方法。除部分泌乳素瘤和生长激素腺瘤能够使用药物治疗外,垂体微小腺瘤目前主要以经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为主[1]。对于泌乳素瘤,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如溴隐亭和卡麦角林)为首选治疗[7],但长期的药物治疗改变了腺瘤的黏稠度,使其逐渐变成纤维状,难以切除,而且停药后可能复发[8]。

综上所述,垂体微小腺瘤的发病率虽不高,但其症状多样,且体积小,定位烦琐,诊断仍存在困难。本例患者术前存在的水肿、四肢无力、高血压、高血糖,在术后6个月均恢复正常,考虑为垂体微小腺瘤所致并发症。临床遇水肿患者易误诊,应考虑垂体微小腺瘤可能,应尽早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坚持长期随访,监测并预防复发。

猜你喜欢
垂体皮质醇腺瘤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腺瘤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治进展
垂体影像学特征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内分泌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拿起手机扫一扫,就知道你压力大不大
“夏季忧郁”源于压力激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