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 谢 萍 范惠珍 廖远行 钟谷平 张善金
1 宜春学院,江西省宜春市 336000; 2 宜春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胆道和胰腺疾病必不可少的诊断兼治疗手段。但无论是诊断性ERCP还是治疗性ERCP都是有创的, 导致其并发症的出现在所难免,主要的并发症有术后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等,其中穿孔是最严重的。穿孔最常发生于括约肌切开后,但气囊扩张、导丝操作和内窥镜尖端也可能导致穿孔,发生率约为0.6%,穿孔后相关死亡率为9.9%[1-2]。现将我院近年遇到的2例ERCP术后并发穿孔并实施保守治疗的病例报道如下。
1.1 病例1 患者女,56岁,因反复上腹痛2个月余入院。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上腹部CT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胆总管扩张伴结石,见图1。MRI(中上腹)平扫+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 示:胆总管结石伴胆系扩张(胆总管管径约1.8cm,胆总管内见结节状充盈缺损,大者长径约1.8cm);胆囊结石、胆囊炎,见图2。
图1 术前上腹部CT
图2 术前MRCP
入院后第1次行ERCP结论:(1)完成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n dilatation,EPBD)+碎石术+胆管取石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l biliary drainage,ENBD);(2)胆总管多发结石。术后第1天,患者诉上腹痛明显,伴恶心、呕吐。查体:腹肌紧张,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7.57×109/L,中性粒细胞数15.8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00%;电解质:钠132mmol/L,氯97mmol/L;淀粉酶1 928.00U/L,脂肪酶2 630.00U/L。上腹部CT示:ERCP+EST+EPBD+胆管取石术+ENBD术后改变;肝内胆管积气;胆囊结石,同前;胆总管结石,较前相仿;胰周渗出,胰腺炎可能,不除外术后改变;腹腔游离气体,考虑术后改变,见图3。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考虑ERCP术后穿孔,合并术后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遂给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鼻胆管引流、亚胺培南司他丁钠抗感染、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醋酸奥曲肽减少胰液分泌、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同时观察腹部体征,跟踪血常规和血清淀粉酶等指标,CT了解腹膜后气体积聚情况。术后第3天,患者腹痛较前缓解。复查腹部CT示提腹腔游离气体,基本吸收,见图4。术后第11天,患者带鼻胆管出院,2个月后再行ERCP取石及胆囊切除。
图3 术后第1天
图4 术后第3天
2个月后,行第2次及第3次ERCP并拔除鼻胆管,第3次ERCP术后第2天,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第4天,患者出院。
1.2 病例2 患者男,71岁,因间断上腹痛5d入院。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血常规:红细胞4.08×1012/L,血红蛋白120.00g/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49U/L,谷草转氨酶139U/L;电解质:钾3.10mmol,钙2.13mmol。腹部CT示:胆囊增大;胆总管下端泥沙样结石可能。中上腹MRI+MRCP示:胆总管下段、胆囊结石可能(胆总管下段见点状充盈缺损,胆总管开口稍变窄);胆囊炎。
与家属沟通后,予以行ERCP术。术中于十二指肠乳头根部见一憩室,乳头呈扁平状,开口呈毛绒状,反复用切开刀超选胆管,无法插入胆总管,用针状刀预切开乳头,再用切开刀反复插管,仍不能进入胆总管,乳头肿胀变形,且操作时间偏长,遂终止操作。术后第1天,患者诉上腹部隐痛,伴发热,无恶心、呕吐。查体: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CRP 20.65mg/L,白细胞14.23×109/L,血红蛋白128.00g/L,中性粒细胞数12.8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90%;血生化:谷丙转氨酶151U/L,谷草转氨酶111U/L,淀粉酶136.00U/L,脂肪酶178.90U/L。上腹部CT示: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腺炎待排;腹膜后少许游离气体,提示消化道穿孔;ERCP术后,胆管少许积气。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考虑ERCP术后穿孔,合并胰腺炎。治疗上予以胃肠减压、抑酸、抑酶、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等对症支持处理,患者于10d后治愈出院。
ERCP并发穿孔是ERCP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患者出现出血、腹腔感染、肠瘘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3]。因此,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及分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改善此类并发症预后的关键。根据穿孔发生的机制及解剖部位进行分类,主要有Howard、Stapfer、Kim 等分型,但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Stapfer[4]提出的分型方法将其分为4型:StapferⅠ型,十二指肠外侧或内侧壁穿孔(占17.8%),多由十二指肠镜损伤导致;StapferⅡ型,壶腹周围穿孔,为最常见的穿孔类型(占58.4%),可能与乳头插管不恰当、乳头口切开及撕裂有关;StapferⅢ型,胆管或胰管穿孔(占13.2%),可能与导丝、网篮及支架等机械性损伤有关;StapferⅣ型,仅表现为腹膜后积气(占10.6%)[2]。本文2例患者均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的穿孔,即为StapferⅡ型,其中例1可能是乳头切开术后,球囊扩张压迫,进而导致的小穿孔。例2可能与针状刀切开乳头后,切开刀反复插管有关。每种分型的发生部位和损伤机制不同,以及穿孔后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故处理措施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穿孔分型制定,不能一概而论,在此以Stapfer分型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对ERCP并发穿孔的处理措施进行总结。
ERCP并发穿孔的治疗一直备受热议,其治疗方式主要有3种:(1)保守治疗: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抑酸、抑酶、抗感染等对症治疗。(2)内镜治疗:置入支架进行胆汁引流,内镜封闭等。需要强调的是:胆汁充分引流是保守治疗方案中非常重要的干预手段,本文第1例患者鼻胆管放置2个月后予以拔除。内镜封闭多采用金属夹闭合术、尼龙圈结扎、套扎技术、生物胶技术、专用器械缝合术[5]等方法。(3)外科手术:单纯开腹修补术、修补+T管引流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十二指肠转流术[6]。ERCP并发穿孔的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症、穿孔分型以及影像学表现。
StapferⅠ型一经发现需要进行评估能否首选在内镜下实现封闭穿孔。一般在内镜操作中或术后12h内发现穿孔[7-8],可首选内镜治疗,如果超过12h,CT检查无造影剂外漏或持续的液体积聚等也可考虑内镜治疗。如内镜下封闭穿孔不成功,或内镜治疗后腹部状况恶化,甚至出现脓毒血症,需立即进行外科手术治疗。StapferⅡ型穿孔需行CT检查以评估穿孔程度,对于较小的穿孔,可首选保守治疗;较大的穿孔应立即进行手术。本文2例患者穿孔相对较小,予以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StapferⅢ型穿孔,由于大多数是ERCP装置引起的小孔径穿孔,首选保守治疗,并放置鼻胆管充分引流胆汁通常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有文献综述表明[9],对于Ⅱ型和Ⅲ型穿孔患者,保守治疗的有效率约92.9%,最终死亡率仅为0.6%。对于StapferⅣ型穿孔,多无明显的穿孔征象,仅表现为腹膜后积气,基本保守治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