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艳杰 薛士梅 王宏双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 药剂科 30070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当前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多由生活压力、贪凉、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或饮食不定导致[1]。临床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起居产生严重影响[2]。临床上对慢性浅表性胃患者多应用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其虽有一定疗效,但治疗后易反复发作,有一定局限性。中医认为[3],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痞满”“胃脘痛”范畴类疾病,分为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瘀血停胃证、湿热阻胃证、饮食伤胃证、寒邪客胃证以及肝气犯胃证,临床上最常见证候分型为脾胃虚寒证,因此本文以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尝试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探讨了右归丸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对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机制,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与疗效标准》[4]中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且为脾胃虚寒型,西医诊断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消化道出血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急性胃肠炎者;合并免疫缺陷类疾病者;合并严重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3.47±2.5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47±0.25)年。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3.95±2.2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4±0.7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口服克拉霉素(生产企业: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44)2次/d,0.5g/次,雷贝拉唑(生产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国药准字:H20041057),1次/d,20mg/次,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03263)2次/d,1g/次。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右归丸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具体方法为:口服胶体果胶铋(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181),2次/d,200mg/次。并给予患者右归丸口服治疗。右归丸药方组成:山药、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山茱萸、当归、杜仲各15g,肉桂、鹿角胶、制附子各10g。制成蜜丸,每丸9g,每日3次,每次2丸。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对比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依据《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5]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患者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降低≥95%,临床症状消失为痊愈;治疗后临床候症积分降低70%~95%,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为显效;治疗后临床候症积分降低30%~70%,临床症状减轻为有效;治疗后临床候症积分降低≤30%,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2)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表达情况。(3)依据《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中医候症积分调查表》评定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计分变化情况。(4)对比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TNF-α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饥不欲食、胃脘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相关症状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饥不欲食、胃脘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相关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对比分)
2.4 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随着质子泵抑制剂和HP三联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周期明显缩短,复发率大大降低,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但在临床治疗上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者疾病属于正虚,所以会出现迁延不愈、隐隐胃痛的现象,又以久病而虚者、或先天禀赋不足者多,故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或纳差。寒者,得温则散,气滞者,得按则行,因此腹痛发作时常喜温喜按得以缓解。又脾主肌肉而健运四旁,阳气虚弱则不足以温养,常以手足不温得见,故虚寒痛者,常以得热食而痛减,阳气得运,则精神来复。是故建中者,健运中焦,更合以理中,意喻调理中焦使之健运,调理气机,散寒祛邪,虚弱者以补,畏寒者以热。因此中医上对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者治疗需要以益气健脾、温补中焦为主,达到散寒祛邪,中阳归复,缓解病情[5]。右归丸来源于《景岳全书》,由肉桂、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当归、淮山药、熟地黄等多味中药组成,剂型为水泛丸或大蜜丸。用于火不暖土导致的脾胃虚寒、呕吐腹胀和食少溏便等症状[6]。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使用右归丸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能够提升患者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因为胶体果胶铋胶囊能够保护胃黏膜受到有害物质侵袭,而右归丸中的鹿角胶、杜仲、附子、肉桂作为君药,能够祛寒止痛、温补肾阳,当归、山药、熟地能够阴阳并补,滋肾补血,充足元阳;诸药合用达到疼痛得解,寒气得散,肾阳充足的目的,进而有效的治疗疾病,减轻临床症状[7]。本文中,治疗后两组IL-6、IL-1、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应用联合治疗可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因为应用胶体果胶铋保护了胃黏膜,防止食物或药物对胃部造成的损伤,从而降低炎症水平,再加上右归丸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有研究发现[8],右归丸应用到坐骨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腰肌劳损、慢性浅表性胃炎等疾病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治疗后两组饥不欲食、胃脘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相关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杜仲、当归、山药等性温和,具有健脾益胃、益气补血、消肿行气的效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右归丸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对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右归丸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体内的炎症水平及疾病复发率,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