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峰
教育是一门唤醒的艺术,一份执着坚定的守护,一种向美而行的双向奔赴,一种教学相长的成长智慧。在科学而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中,教育惩戒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操作标准缺失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惩戒这把“戒尺”交到了教育者的手里。
教师基于教育法律关系,为维护教育教学纪律与秩序,是拥有一定的教育惩戒权的,也是可以对违反规章纪律的学生实施一定管教措施的。面对班级教育惩戒措施失效,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究:一是班级管理是否科学严谨,二是惩戒措施是否得当,三是惩戒失效的原因所在,四是如何调整改进。
一、科学管理,增效赋能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管摄和治理的集合;管理也是一种文化,是任务和责任的体现。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教育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班集体进行组织、协调、管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过程,也是赋予组织以生命和能动的实践活动。作为班级管理的执行者,教师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让班级管理科学而严谨,让科学而艺术的管理为学生的发展赋能。
教育惩戒实际上是在演绎合理的规矩方圆,这与很多生活现象同理:管理如种植,既需要辛勤的浇灌和呵护,也需要教育惩戒这把“园丁剪”来修枝理蔓;管理如放纸鸢,讲究收放的艺术,让纸鸢在无垠的空间里进行有限的飞行;管理如弹琴,需要掌握节奏,教育惩戒可以是那个重音,但绝不是那记“重拳”;管理更如良医诊疗,治“未病”胜过治“已病”,一旦发现“症状”,要情智共生,通过科学的策略对其进行“治疗”。
合理的教育惩戒让学生产生敬畏之心,进而产生自律之心、慎独之行、立德之愿。通过对一人一事的惩戒,由点及线,由线及面,营造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把教育惩戒纳入法制轨道,更好地推动了教育管理。对于广大实施者来说,教育惩戒不能误用、滥用,要敢用、会用,力求做到巧用、妙用,这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智慧,需要广大教师把握好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提高教育情智,增强守护本领。同时,也要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學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循序而动,行止有度
要避免教育惩戒失效,首先要有章可循,循序而动。在管理过程中应设立惩戒评价委员会,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等组成。
惩戒措施失效,或许是措施本身不合理,或许是执行的过程不规范;有时是学生拒不配合使然,有时是教师行为失当造成。此外,家校协作始终是教育管理中重要一环,让教育惩戒陷入困境还在于部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管理长期以来的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对教育惩戒的反应过激,甚至出现误解和偏见。
教师在执行惩戒的过程中的失当,往往呈现两种极端:一是教育管理时用力过猛,教师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对学生进行过度体罚;二是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违规学生不闻不问,使班级管理条例成为一纸空文。
教育应该是严与爱的结合体。严,一旦失去温度和感性,教师会冰冷无情、刻板凝滞;爱,一旦失去了科学和理性,学生就会骄纵出格、行为乖张。姑息和迁就是过柔,打击和体罚则过刚,所以教育也讲究刚柔并济。如此看来,教育者在管理上确立一个合理区间非常有必要,即循序而动,行止有度。这个“序”,指的是党纪国法、校规校纪、公理良俗;这个“度”,是指爱的温度、理的尺度、管的限度。
学校要完善校规校纪的制定、执行、监督程序,向教师明确在进行教育惩戒时遵循“六要”和“六不”:“六要”即要公平公正,要有章可循,要获得家长支持,要符合教育规律,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有成效;“六不”即不贴标签,不机械操作,不可越界,不携私仇,不伤害学生身体,不侮辱学生人格。
三、调动内驱,动态护航
当班级教育惩戒措施失效或者受阻,教师要深刻反思:是否违背了法律法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否遵循了教育惩戒的原则?
就惩戒的教育性原则来讲,惩戒重在“戒”,要触动学生的思想,抵达学生的内心,对他们的自我认识与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就惩戒的适度性原则来讲,教师在方式方法上要掌握分寸,不能让惩戒在发挥作用以后引发更大的副作用,不能违背惩戒的初衷。
就惩戒的公平性原则来讲,要对事不对人,人人平等,客观公正。既要对学生行为进行惩戒,也要探究行为产生的原因;既要对学生的错误坚决指正,也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就惩戒的发展性原则来讲,惩戒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助力,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教育惩戒既是教育者管理学生的有力保障,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班级教育惩戒措施失效或者受阻,教师要理性分析生命个体的差异性。教育是慢的艺术,有的植株花期很晚,需要园丁持久的培育、耐心的等待;而有的植株没有花期,因为它有可能是一棵树。
当班级教育惩戒措施失效或者受阻,教师要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科学的管理固然需要外部力量的引导和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引发内在力量的调控和自律。学生学会自治自理才能自立自强。
当班级教育惩戒措施失效或者受阻,教师要学会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教育惩戒后的适切鼓励和人文关怀,会让学生看到阳光,重新积蓄前行的力量。
教育即智慧,育人即守护。最高的感性是慈悲,最强的理性是智慧,两者并行不悖。教育惩戒是一条且行且思的路,需要教育者手握戒尺,心怀关爱,严慈相济,情智共生,探索前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