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022-02-15 01:22:01黄永红彭依
关键词:语段句式考查

黄永红 彭依

【高频考点】

1.考查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如“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2.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如“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

3.考查考生句式变换的能力。如“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更换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考查考生词语扩展的能力。如“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成一段散文,限60字以内”“将下列五个词语连成一段不超过100字的话,要求:语言连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5.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如“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根据材料内容,提取出能够反映主要信息的五个关键词”“请为文段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要求对仗工整且能涵盖文段主要内容”……

【设题方式】

1.选用句式一般以客观题形式考查,且多与其他考点综合考查。

2.仿用句式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主要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对联仿写、诗词仿写,以及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

3.变换句式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有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一般句与修辞句的变换,以及重组句子等形式。

4.扩展语句的题型主要包括添加枝叶、丰富内容、图表转换、填空补充、中心擴展和创写情景等六种。如2022年全国乙卷第20题“‘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考查的是在具体语境中的话题扩展,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

5.压缩语段可以单一命题,也可以与其他考点综合命题,一般包括新闻类压缩(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导语,概括新闻消息)、概括型压缩、下定义压缩等。

【提分要领】

一、选用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性,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生动性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设题的。

二、仿用句式

1.四种题型

①给定材料式仿用:这类题目除了给出示例,还会给出考生答题所需要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利用所给材料,完成对示例的仿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仿写的难度。

②嵌入(续写)式仿用:这种题型有较强的限制性,要求仿写的语意与前后语句连贯,句式与前句或后句相同(相似),脉络清晰,表达流畅。

③命题式仿用:也称为话题式仿用,此类题目一般提供一个例句,再设定一个或多个话题,要求按照例句形式进行仿写。

④对联式仿用:此类题既可以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及运用修辞的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写对联时,要做到“字数平等,断句一致”“结构相称,句式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相合,音韵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等。

2.三个原则

①句式一致。仿用句式通常也称“句式仿写”,其基本要求是做到仿写出来的句子与例句的句式一致,形式上的规定对句子的内容表达具有很强的约束性。这是仿用句式题的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②修辞一致。仿用句式题大多有修辞方面的要求,如果所给出的示例本身运用了修辞手法,那么仿写时也应该使用此种修辞手法。在此类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对偶、比拟等。

③逻辑一致。包括句式特点、感情色彩、前后关系(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因果关系、总分关系)等方面,隐藏较深,需要考生引起重视。

三、变换句式

1.长句变短句:找出主语、谓语和附加成分,将主语分别与附加成分、谓语组合成新的句子,适当增删字词,使句子通顺连贯。

2.短句变长句:找出几个短句陈述的主要内容,作为长句的主干;将其他短句作为长句的修饰成分,增删个别字词,使句子更加连贯。

3.整句变散句:将整句中重复出现的部分只保留一个,注意不改变句子原意,不遗漏内容要点。

4.散句变整句:让某些重要成分重复出现,使得各个句子前后构成整齐的句式,将不太整齐的成分调整齐。

四、扩展语句

1.连词成句型:①特点:把所给的几个词语串联起来,扩展成意思丰富、意境丰满的一段话,或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某种情景或阐述某种道理。②方法:抓住所给词语的特点展开联想,以其中一个词语为中心对象,以此展开,紧扣题目进行扩展。

2.句子拓展型:①特点: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形象生动、内容充实。②方法:在原句基础上增加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对原句主干进行修饰;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或运用侧面描写、修辞手法等使事物更加立体、生动。

3.话题展开型:①特点:根据题目提供的一个话题作为扩展的中心,并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补充拓展,使之明确、饱满,形成语意完整的语句或语段。②方法: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根据需要确定语句间的总分、并列、递进等逻辑关系;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润色语言。

4.诗句描摹型:①特点:提供一两句诗,然后根据试题要求展开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②方法:全面理解题干以及诗句的内容、情感等内涵,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补充出原因、背景、过程、心理等因素,调整个别字句与语序,使文从字顺。

五、压缩语段

1.新闻类压缩①拟写新闻标题。标题要与新闻内容一致,要突出最典型的事件,要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和态度,格式是“主体+事件特征(全文侧重点)”。②拟写新闻导语。新闻导语内容包括:新闻单位名称+消息发出地名称+发出时间+主体事件+(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原因+主体事件的简要过程+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其中,前三项如果材料中没有给出信息,可以省略;“(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原因”“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如果超出字数限制,可简写或省略。③概括新闻消息。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主谓句概括出来,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2.概括型压缩:①说明型语段。明確语段的说明对象,分析语段每一句话的具体内容,归纳出说明对象的内涵、外延、特点,然后组织语言。②议论型语段。注意区分作者观点与支撑观点的论据,对作者观点进行准确转述,对支撑观点的论据则可适当缩减或省略。③记叙描写型语段。记叙型语段要明确记叙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所体现的意义等;描写型语段要明确描写对象的特点,同时要把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平实、质朴的语言。

3.下定义压缩:①确定格式。下定义的格式是:被定义的概念=种差(即特征)+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最小属概念)。②筛选种差。即筛选出那些被定义概念的特征,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特征组成的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③明确属概念。属概念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需要提取或者归纳;二是在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根据材料内容推理确定属概念。④表述答案。将被定义概念的种差、属概念用“是”“为”等连接起来,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根据时间、空间或者逻辑顺序,确定陈述的顺序。

【直击高考】

(2022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赣南脐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这些耳熟能详的土特产,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强调的是产品的原产地。”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后,只要满足特定的条件,谁都可以申请使用。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极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标识。”我国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地理标志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很多地理标志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成为市场的“通行证”,展现了良好的竞争力。蓬勃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根据文中信息,给“地理标志”下定义。不超过20个字。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是×××的×××”。本题中,依据“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极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标识”可知属概念是“知识产权标识”。依据“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可知其本质特点。所以可得出结论:地理标志是由地理名和商品名组成的知识产权标识。

参考答案:地理标志是由地理名和商品名组成的知识产权标识

(2021年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度除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外,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果糖的甜度最高,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则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山楂中的有机酸所致。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些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含糖量较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运用句式的能力。首先筛选出语段的关键信息。根据“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提炼出对象为超重人群及糖尿病人群;根据“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提炼出少吃或不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根据“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提炼出即便是糖少的水果,平均每天也不能超过200克。然后,将提炼出的这些信息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超重和糖尿病人群,由于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即便是糖少的水果,平均每天也不能超过200克。

【试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乃至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中有“典”“册”“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容易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仍然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虽然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

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

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

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

2.下面是“感动中国”组委会为木里森林火灾烈士写的颁奖词的一部分。请仿照示例,为抗疫援鄂的医护人员写一段颁奖词。要求:语意明确,结构基本一致。

示例: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英雄却归厚土。青山忠诚的卫士并未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红得分外惹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搖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了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拆字法是一种利用汉字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对谜面或谜底的文字形状、笔画、部首、偏旁进行增损变化或离合归纳,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的字形分拆或增损离合的方法。

这类字谜往往虚实结合,须仔细推敲斟酌,才能得出谜底。用拆字法来阐释字义,常常会令人产生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哲理。比如“功”,只有出“力”下“工”夫,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1)把文段中画线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功”字拆字法示例,仿写一句,可适当增删字数。

示例:“功”,只有出“力”下“工”夫,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下列信息给“空中课堂”下定义。要求保留全部关键信息,句子简明、连贯,不超过70个字。

①空中课堂利用网络技术实施教学。

②空中课堂具有信息共享、屏幕共享、协同浏览、答疑等功能。

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空中课堂的主要目的。

④在空中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实时交互。

⑤“空中课堂”这一课堂形式,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将下面一段文字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在散裂中子源的研制过程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当时,我国还没有研制过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25赫兹交流磁铁,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我国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子源。不仅如此,散裂中子源的“眼睛”——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语段,仿照画横线的语句进行续写。要求:①如果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续写的语句要与画横线语句修辞保持相同;②句式保持一致;③语意连贯。

春来风轻,水暖山悠;春暖花开,旧梦无痕。在宋词里走进春天,那一幅流彩的长卷,或远或近,再现出姹紫嫣红,用浪漫作为律动,谱写出一支支婉转的乐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1月26日通过了《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保障措施等进行规范。

秦腔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是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和传承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面临着严峻挑战,保护传承发展刻不容缓。

《条例》规定,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对象,包括具有历史、美学、艺术价值的秦腔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实物、场所;秦腔艺术的代表性剧目、流派、唱腔、方言、音乐和传统表演技艺及相关知识产权;与秦腔艺术相关的乐器、服饰、道具等制作技艺;与秦腔艺术相关的历史性建筑设施、文献档案、影音资料、器具实物;秦腔艺术特有的传统习俗;与秦腔艺术相关的其他需要保护传承的对象。

为了促进秦腔艺术创新发展,《条例》规定,鼓励秦腔剧团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制作适合线上观演的秦腔剧目、动漫和影视剧等优秀作品,提高线上传播能力,培育发展线上演播新业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语段句式考查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高中数理化(2024年8期)2024-04-24 16:58:14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 09:47:38
基本句式走秀场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 12:54:33
特殊句式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