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晋琴
【高频考点】
一、简明
“简”即“简练”,就是表达不啰唆、不重复,没有多余的文字;“明”即“明晰”,就是把意思表达清楚,让人读了能准确理解文字含义。连贯与简明是紧密联系的,不连贯的语句表达也就不清楚,难理解。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删掉赘余的部分,消除歧义,做到简要明晰。具体操作中要注意语言简洁、表意明确。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不能令人费解,二是不能出现歧义。
1.语言简洁
①不要在句中同时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如“他年龄不大,头上却早早地谢顶了”,“谢顶”就是指头顶的头发逐渐脱落这一生理现象,再加上“头上”一词,语句就重复而不简洁了。
②尽量删除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
③能用指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如“上周五我们举办了‘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在‘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上,同学踊跃发言,气氛非常热烈”,“‘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在前一句已经很明确了,后面可以直接用“班会上”替代,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2.表意明确
①避免晦涩。有的句子过长,使人一时不能领会其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晦涩。
②避免歧义。一句话表达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这就是歧义。如“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这是因断句不明造成歧义,可以理解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她指小莉),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也可以理解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她指小莉的妈妈)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二、连贯
语言“连贯”是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热点与难点,全国卷对它“情有独钟”,从2012年起,几乎每年必考。2019~2021年连续三年甚至用一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进行考查,新高考卷也有考查。即使是在2022年语言文字运用题题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I卷仍然保留了关于“连贯”的补写题。语言表达连贯,要求做到前后衔接,文从字顺,辞意畅达。
三、得体
语言“得体”就是用语要符合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分内部语言环境和外部语言环境,内部语言环境主要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言环境则包括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及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语言得体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敬语谦语、转述语言得体等。这是比“简明”“连贯”更高一层次的要求。
四、准确、鲜明、生动
需要明确的是,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极少单独命题,往往和“简明、连贯、得体”等考点综合考查,命题形式灵活,题型多变。
【设题方式】
一、简明
“简明”主要考查考生删改材料中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语句、辨析歧义的能力。近几年单独设题较少,常与词语运用、病句修改、语言得体、语段压缩、句式变换、开放式语言表达运用等考点综合考查。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
1.选择没有歧义、表意明确的句子。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多见于地方卷。
2.提供语境,按要求进行简明的语言表达。以评论赏析、写广告词、压缩语段、拟新闻标题等形式出现。
3.删改不简明的句子,使之简明。这是独立设题考查的一种形式。
如: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
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 和 。
解析:“盛誉”就是很高的荣誉,与“极高”重复;“一定”“务必”都有必须、一定要的意思,也是重复,故删掉“极高”和“一定”(或“务必”)。
二、连贯
“连贯”类题目的考查形式多样,有词语复位、语句复位、语句排序和语句补写等。近年来,命题人把语言表达连贯与成语辨析、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使用、语言鉴赏等放在一个语段中进行考查。既考查了句子在语境中的连贯性,又考查了辨析词语、选用句式的能力。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
1.语句衔接(语句复位)题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所选句子或者为语段中完整的一句,或者为语段中完整句子的一部分。它们与上下文高度衔接,或话题一致,或对象一样,或关系相同,几乎都有“过渡”性质。
2.情境補句题
情境补句题的形式是在不同文体的语段中,抽出几个功能性语句让考生根据语境进行填补。所选的材料基本上以说明性为主,兼顾议论性;答案简练,每句不超过15个字;答案中的关键词多在语段前后句中出现过。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就考查了情境补写。
3.语境排序题
语境排序题要求将一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使之有序。这类题型全国卷近几年出现不多,主要出现在地方卷中。
三、得体
“得体”类题目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
1.四选一的客观题。如下题: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解析:B项,“献丑”表示谦虚,道歉用“见谅”;C项,“垂询”是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询问;D项“内人”是谦辞,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妻子。A项“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符合道歉的语境。
参考答案:A
2.以启事、书信等实用类文本为载体的主观题。如下题: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解析:启事属于书面语体,而“堵住”“管子”“换掉”“打算”“正遇上”都属于口语,故分别换成书面语“堵塞”“管道”“更换”“计划”“正值”。
随着新高考的深入推进,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命制将更趋于情境化、综合化,尤其是放在真实具体的语境中考查。
【提分要领】
一、简明
1.删除繁冗。语言简明,就是要找出文段中重复的、多余的词语,把它们删掉。
2.概括替代。巧用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恰当使用代词,避免啰唆。
3.避免歧义。有些句子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表达不清晰,可从句中的多义词、指代不明、对象不清等角度辨识。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他同意这种主张”指的是“接受”还是“反对”,指代不明。
4.多用短句。短句更能使句意清楚,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二、连贯
语言连贯总的要求是话题一致、句式一致、顺序一致、前后照应。题型不同,答题方法略有不同。
1.语句衔接(语句复位)题——三步到位
第一步是读语段。首先读懂语段,明了大意,明确语段的话题是什么,有何内在联系。第二步是读选句。了解选句表述的内容是什么,是否合常理,明显不合常理的即排除;把握选句的主语(或前一分句)是什么,宾语(或后一分句)是什么。第三步是入语境。把选句放入原文中,看看话题是否一致。
2.情境补句题——三步导出
第一步是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借助关键句,如中心句、过渡句及总结句把握语段中心,同时,还要抓住层次标志词语,如关联词,表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的词语,甚至标点符号来了解内部结构。
第二步是推导句子——明位置,看标志,抓暗示。
①依据所填句子的位置及其他暗示,推导所补写句子的类型和特点。
首先,明位置。如果空缺在段首,可能是语段的起始句,起总领作用;如果空缺在语段中间,可能是过渡句、衔接句,起承上启下、递进延展的作用;如果空缺在语段末尾,可能是总结句,是对该句或整个语段内容的高度概括。
其次,看标志。如总结句前多有“因此”“所以”等提示语。
最后,抓暗示。如冒号,如果空缺句后带冒号,则所补写句子可能是总提句;如果空缺句前带冒号,则所补写句子可能是总括句。分号是前后并列……
②依据上下文内容及其逻辑发展,推导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补句子内容时,一般都会借助上下句中的关键词,寻找关键词的过程就可以确定补写句子的陈述对象、所陈述的状态等。
③依据上下文的语言形式,推导所补写句子的具体衔接词语及表达形式。“上下句的语言形式”具体指:语序要一致,关联词语要搭配,问句与答句相照应,指代词要衔接,句式前后要一致,连接前后句的词语要搭配等。
第三步是检查验证——代入检验,以求連贯。
3.语境排序题——三点归位
排列句序题最快捷、最稳妥的解题方法是抓三点:
第一点是定首句。从语境看,与上文衔接最紧密的往往是首句;从选项看,四个选项中,共有两个首句,可把两个首句代入原文读一读,借助语感即可确定。
第二点是找标志。如:显示层次的“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时间先后的“先前”“后来”“过去”等;表示方位的“前”“后”“中间”等;具有指代意义的“这些”“这种看法”“此后”“与此相反”等;表示总结的“总之”“综上所述”等。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得出答案。
第三点是小排序。“小排序”指的是在众多句子中先排出相邻的两个句子。这种方法高效而快捷。常用的有四种方法:
①词语排序法。如果前后句子出现以下情况则排在一起:相同的词语,成对使用的关联词,指示代词和指代内容位置靠近,“换句话说”“与此相反”“反过来说”等暗示性词语。如果出现“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等词语就是这个语段的最后一句话。
②语意排序法。将语意联系最密切的两个句子连在一起,此种排序法使用频率最高。
③句式排序法。根据前后句子的句式一般相同的特点来确定必须连在一起的两个句子。如果上一句是主谓句式,那么和它连在一起的句子也应是主谓句式。
④标点排序法。如句号确定总结句,分号确定并列的内容,冒号确定总领属范围等。
三、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就是指说话要符合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身份,适合说话时的环境氛围,符合文体特征。想要语言表达得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语要看对象。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一方面是指说话、写文章要考虑对象的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爱好,甚至禁忌等;另一方面是尊称、谦称和习惯语的使用要恰当。
2.用语要看场合。正式场合,用语要庄重、规范,不使用方言、口语;休闲娱乐场合,用语要亲和、自然或风趣、幽默,不宜使用过于正式的书面语。
3.用语要看语体。语体有口语、书面语两种。比如文言词语典雅、庄重,适合书面语体,宜在公文中使用;方言和俚语简明、通俗,可酌情在口语或书面语的文艺语体中使用。
4.用语要看目的。同样的内容,由于交际目的的不同,说话的角度、重点等也应有所不同。如,某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如果是去应聘记者,就要强调自己善于观察分析,口头、书面表达及应变能力强;如果去应聘播音员,则要突出自己相貌端正、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朗诵水平高等特点。
【直击高考】
(2022年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解折:本题通过人称代词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和选项C中的“你”都是泛指,没有指具体的人,而A、B、D三项都是特指某一个或多个人。
参考答案:C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解折: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整个语段的大致内容是人们怎样判断是否肥胖和减肥的一些误区。
第①空,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身体是否肥胖,下文接着提到体质指数,因此,该空应填写“主要看体质指数”;第②空,上下文有表示递进的“不但”,因此,该空处应填含有“还”“而且”等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且“得了严重的胃病”比损害健康更严重一些,有递进关系,因此,该空处填“还会损害健康”合适;第③空,根据上下文分析,长期不吃晚饭易得胃病,“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甚至比以前更胖”,可以看出,体重不但没降下去,还会反弹,下文有“甚至”表示递进,因此,该空处填“体重不仅会反弹”合适。
参考答案:①主更看体质指数②还会损害健康③体重不仅会反弹
【试题演练】
1.下面是五种实用文体的语段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的不得体处并做修改。
①公司决定于本月20日下午三点,在大会议室召开三季度总结大会,请全体员工准时光临。(某公司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昨天下午放学后,我骑车回家,不慎跌倒,扭伤足踝,不能到校学习,需请假三天,务必批准。(某学生请假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是本市人,现申请开办一个家电维修店。恳望审批我的申请,希望尽快发放营业执照,以免影响及时开业。(某开业申请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本公司歡迎各界朋友前来就投资进行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信息,在投资方向、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某投资公司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是您家严托我带的,您直接交给他老人家就行了。拜托!(某人便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① 。粒粒金色的谷粒,脱皮后变成金黄的小米粒,或熬粥,或煮饭,入口醇香,食之养人。脱下的谷壳称为“谷糠”,是上好的饲料。过去,谷草也弃不得,金黄的谷草风干后,不仅是家养牲畜过冬的草料,② 。行走在乡村,多见屋顶上炊烟袅袅,这屋顶上铺的就多为谷草。
谷子是农民们的希望。谷子在田地里努力地生长着,③ 。每一次谷子的生长,都会在农民的手上留下一层厚厚的老茧,额头上刻下一道深深的皱纹。农民们为谷子担忧,为谷子揪心,更为谷子而开怀欢笑。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流行病的暴发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秩序,如何做好校园防护措施,有人列举了六个需要注意的细节:
①每日自觉接受体温检测;②分散就坐,不得随意走动;③开窗通风;④勤洗手;⑤戴口罩;⑥分餐进食。
为了方便记忆,请你拟写一首七言四句式的防护歌,要求涵盖以上细节,简明流畅,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