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
1.从词义轻重、侧重点、涵盖范围等方面辨析近义词语之间的差别。比如“近在咫尺”和“触手可及”;“喧闹无比”和“热闹非凡”等。
2.从适用对象、搭配习惯、词性、语法功能等方面辨析词语。比如“抚养”和“奉养”;“宵衣旰食”和“废寝忘食”等。
3.从感情色彩方面辨析词语。感情色彩主要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比如“熏陶”为褒义词,而“熏染”为贬义词;“青眼有加”为褒义词,而“弹冠相庆”为贬义词等。
【设题方式】
词语,包含成语、俗语、歇后语、谚语等,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用词能准确表达意思和情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素养。正确使用词语,是历年来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重点考查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以成语为主,偶尔考查虚词、一般词语和俗语等。考查的词语多为考生较为熟悉的,比如“重整旗鼓”“层出不穷”“乐不思蜀”“纸上谈兵”“取之不尽”等,不至于让考生产生一种陌生感。但是,一些看似简单的成语背后却“暗藏玄机”,富有深意。比如,2018年课标全国Ⅱ卷考查的“寿终正寝”,如果考生只知其意为老年人的自然死亡,而不知其可比喻事物的灭亡,那么就会很快排除掉该选项,从而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所以,重视积累,挖掘深意是做好本题的关键。
从形式上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择题,为历年常规题型,2018~2021年的考查形式比较稳定:一篇短文设置三个小题,其中一题为词语辨析,要求考生根据语境选出合适的一项。一般而言,考生可通过正向辨析和反向排除等方法得出正确答案,难度不大。另一种是填空题,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Ⅰ卷和Ⅱ卷都是这种形式,与选择题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考生平时不注重成语本意和深意的理解,养成只追求选出正确答案而不深究其意的不良习惯,很容易在本题失分。根据考生反应和阅卷情况来看,2022年本题得分情况不容乐观,如2022年全国乙卷的三个空,很多考生只知道“迫不及待”,然而由于平时不注重书写,导致别字出现,“及”写成“急”,只能得0.5分。因此,在备考时,考生还要重视常见成语、词语的书写,谨防“提笔忘字”“别字横生”。
【提分要领】
1.梳理易错成语,掌握辨析角度。成语绝大多数来自于浩繁的古代文化典籍和诗词文章,以简洁、固定的形式与和谐的韵律,准确、生动地传达丰富多彩的語言信息,可谓言简而意丰,被广泛地运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成语在使用的过程中语意或扩大、或缩小,有了一定的变化,所以,掌握成语的基本辨析角度很有必要。
成语辨析的设误形式主要有: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谦敬错位、语义重复、不合语法、不合语境等。例如“倚马可待”,意思是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部分考生望文生义,误以为意思是在马的旁边等待休息。又如“升堂入室”,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艺达到很高水平。部分考生会把这个成语和“引狼入室”联想到一起,产生贬义的错觉,如果在学这个成语的同时,了解其典故为孔子对子路鼓瑟的教导,就能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认识。
2.“四看”辨实词,“五看”辨虚词。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在高考中多有涉及,比如2020年天津卷的“热衷”与“热心”,“局面”与“格局”,考查了实词的辨析;2020年课标全国Ⅱ卷的“以及”与“乃至”,“尚且”与“仍然”,考查了虚词的辨析。
辨析实词要做到“四看”,即看词义、看词性、看色彩、看搭配。
①词义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词语的引申义。②词性方面要关注一些近义词的语法问题,哪些能接宾语,哪些只能用于否定句中,哪些不能接补语等。③色彩方面既要明确词语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也要了解词语庄谐、雅俗等色彩,即语体色彩,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通俗、朴实、生动的口语,而一些正式场合及理论文章中则多用文雅、庄重的书面语。④搭配方面主要是指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制或习惯,是一种“约定俗成”,不能任意组合。
辨析虚词要做到“五看”,即看词性异同,看搭配情况,看表达关系,看语气辨析,看词语位置。在考查中主要涉及连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辨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
①不同的词性语法功能自然不同,比如“偶然”属于形容词,而“偶尔”则为副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②搭配情况主要包括句子成分的搭配、关联词语的搭配、固定搭配等。③一般而言,包括表示目的、转折、递进、并列、因果等关系的,有的是固定搭配,有的则需要根据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来辨析虚词使用是否恰当。④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些助词和副词的语气是不一样的,有的表委婉,有的表强调,需多加揣摩与体味。⑤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一般而言,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部分,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而复句中出现成对的关联词,则要根据主语是否相同而确定位置。
【直击高考】
(2022年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的。栾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栾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情境补写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前文提到科学家栾恩杰因为服从国家的安排,学习了自动控制。也正是因为改学了自动控制,他与国防和航天事业产生了联系,彼此之间关系密切。故填“不解之缘”,意思是不能分开的缘分,形容難以解除的密切关系。
第②空,前文提到,潜地导弹是欧美国家的秘密武器,那自然是需要严密防卫的,再由后文“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可以看出,潜地导弹的资料极少流出,保密性做得非常好。故填“秘而不宣”,形容守住秘密,不告诉别人。
第③空,前文提到,在“巨浪一号”研制攻关期间,“台、筒、艇”的每一步都失败过,这说明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讨程中是非常常见的。故填“屡见不鲜”,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新奇。
参考答案:①不解之缘;②秘而不宣(或守口如瓶);③屡见不鲜(或司空见惯)。
(2022年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飞天梦水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此次“天宫课堂”还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
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降坠落,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匀速运动的感觉,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离,而用绳子拴住瓶子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第三次“天宫课堂”这些 的瞬间启发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兴趣盎然地追寻背后的科学道理。
“天宫课堂”开始于2013年6月20日。彼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同伴的配合下,华丽转身为的科学课教师,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和地面的学生进行了的天地互动交流。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两度开课,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情境补写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依据“这些”可知,需要填入一个总结上文科学现象的成语,再结合“启发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兴趣盎然”等词,这里可填:引人入胜。
第②空,这里需要填写一个形容“科学课教师”的成语,根据语境,这里可填:循循善诱。
第③空,这里需要填写一个形容“天地互动交流”场面的成语,根据语境,这里可填:热火朝天。
参考答案:①引人入胜;②循循善诱;③热火朝天。
【试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国潮国风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流行风尚, 是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正是中国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国潮国风这一“软实力”的展示提供了强有力的“硬实力”支撑,加上时代青年的深度参与,国潮国风得以蓬勃兴起、 。
曾几何时,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洋节”一度广受年轻人追捧。近年来,年轻人对这种洋节不再。相反,当下青年群体追逐国潮与国风的时尚正在④ 。无论是热衷于非遗文创、国粹国货的青年,还是古镇身着汉服的翩翩少年,清新典雅的国潮国风让他们充满自信。
2.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唐诗的繁华,既不是历史的偶然,亦非瞬息之作。唐朝之前,中国诗歌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至少经历了三次洗礼。《诗经》一也,它是上游,是源头,新鲜灵动,晶莹剔透,温柔敦厚,是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楚辞》二也,它是中国诗歌长河由北而南的一次奔流,在楚地的广阔大地上汇集了当地新鲜的、奇崛的神话与想象,屈原之天上人间,芳草美人,朝发苍梧,夕至县圃,其想象之,古人所无,时人仅见。陶渊明其三也,历经两晋和南北朝的分裂、战乱,社会思潮的混浊不清,陶渊明自中年后弃仕务农,他以“劳役”取代“心役”,其乐无穷。
中国诗歌的长河,奔流直下到了唐代。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的结果。唐诗之美,美在词语。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些光大了汉语言文化的伟大诗人,理应被我们永远铭记。
3.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乐观的人所注意的只是顺利的际遇、谈话之中有趣的部分、精制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气等,同时尽情享乐。悲观的人所想的和所谈的却只是坏的一面。因此他们永远感到 ,他们的言论在社交场所既大煞风景,个别的还得罪许多人,以致他们到处和人 。如果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这些人倒是更堪怜悯。但那种吹毛求疵令人厌恶的脾气,也许根本从模仿而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恶习。假若悲观的人能够知道这种恶习对于他们一生幸福有何不良的影响,那么即使恶习已经到了 的程度,也还是可以矫正的。所以我希望这一点忠告可以对悲观的人有所帮助,促使他们去除恶习。这种恶习虽然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心理行为,但是它却能带来悲哀与不幸,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在王开岭理性精神的背后,我感受强烈的还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浪漫:性情的浪漫,心灵的浪漫,目光的浪漫。这浪漫就像菌种,极大地生动了他的体悟和才华,看得出,王开岭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在他最具现实性和批判性的文本中,也影影绰绰闪动着审美色彩,正是这色彩,让我瞥见了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挺拔背影,一个自由高蹈者的倔强。
他有一篇叫《精神明亮的人》的文章, 换了别人,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出那么远的,文中,他提取了现代人生态中常常忽略的“看日出”这一细节,把生理惰性提升为精神遗憾:“迎接晨曦, 感官愉悦, 精神体验……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和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记被沐浴和照耀的儀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与发现……”有谁表达过这样的细节?有谁曾对这样简单的自然情景进行过精神提纯?或许是天然性情,或许是后天定力,王开岭对读者有一种含蓄的谦让和尊重。而这种尊重,恰恰是我们很多——甚至包括被评价为“优秀”的作者所不具备的。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如果 不是 而是
B.即使 尽管 不是 而是
C.虽然 尽管 不仅是 更是
D.即使 如果 不仅是 更是
5.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含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使用的复习资料是两年前编写的,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B.在见诸报端的受贿贪官中,“礼尚往来”是最常用的借口,而诸如春节、中秋、生日之类的日子,都是非常好的时间“载体”。
C.装修也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外表的冠冕堂皇未必就不会出现有害因素,如线路零乱、甲醛超标等。
D.他在平时的学习中十分粗心,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虽然做题步骤对了,但结果却常常是错误的。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建筑是人们利用自然或人造材料营建的各类实体性生产与生活设施,建筑的文化属性则是
于人造物体之中的技艺、习俗、风格和审美意识等。正是由于后者的深度精神性参与,才让建筑有了“凝固的音乐”的美誉。
近些年,人们欣喜于一批 、堪为文化地标的新建筑陆续问世,对于一些怪诞丑陋的建筑也议论颇多。建筑的美丑、适宜与否,直接体现设计建造者的审美品位,深层次看,则涉及当代建筑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赓续传统根脉,注入时代新质,二者有机结合,方可让建筑的传统风貌与时代气质,
为当代建筑留取鲜明的文化印记,让人们找到乡愁的记忆。传统的沿革存续是动态的历史进程。如果不能吸纳与兼容现代科技和新的审美元素,如果没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如果无法激情洋溢地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风尚,建筑艺术不可能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活力。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熔铸 ②巧夺天工 ③水乳交融
④只有……才……
B.①包含 ②独具匠心 ③交相辉映
④只有……才……
C.①包含 ②巧夺天工 ③交相辉映
④既……又……
D.①熔铸 ②独具匠心 ③水乳交融
④既……又……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一勤天下无难事。”所有的一鸣惊人,其实都是 。赛场之上,确实有场地适应、状态调整、临场发挥等偶然因素的存在,但倘若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缺少相应的积累和沉淀,又何以把握住宝贵的机会?何谈战胜自己、超越他人?四名中国姑娘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拿下那枚“看似不可能”的金牌,背后何尝不是刻苦训练而来的强大实力和稳定心态?训练中流下多少汗水,赛场上就有多坚实的依靠,拼搏就有多强大的底气。
体育如此,做其他事也同样如此。________ ,这是朴素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李时珍访百川,行千里,见药工、樵夫、渔夫等“每事问”,________27年,这才有了巨著《本草纲日》;徐霞客跋涉千山万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历时34年,才写出了《徐霞客游记》;屠呦呦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之前,历经380多次实验……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不把基础打牢、打扎实,就难以采撷到成功的果实;敢于自我加压,勤勤勉勉、脚踏实地,才是走向胜利的________。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厚积薄发 阳光总在风雨后 鞠躬尽瘁 不二法门
B.厚积薄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呕心沥血 不二法门
C.日积月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鞠躬尽瘁 灵丹妙药
D.日积月累 阳光总在风雨后 呕心沥血 灵丹妙药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人体____________的脂肪酸。
②这家公司的网站遭受黑客袭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在修复当中。
③困难______ 没有吓倒他,___________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
A.必须 目前 不但/而且
B.必需 日前 不但/反而
C.必须 日前 不但/而且
D.必需 目前 不但/反而
9.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宋词的耀眼绚丽,并不逊于唐诗的灿烂辉煌。遗憾的是,无论是唐还是宋,闪耀于文坛的女性作者_______________。除了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几位外,天资聪颖,文辞造诣不输须眉的女词人当大有人在,只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风里,她们的芳名连同其杰作都被遗忘和 ____________了,幸存传世者______________。
A.百里挑一 淹没 吉光片羽
B.寥若晨星 湮没 凤毛麟角
C.百里挑一 湮没 凤毛麟角
D.寥若晨星 淹没 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