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慧芳
【高频考点】
在语言发展迅速、新词不断涌现的当下,规范语言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考点综合考查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是高考语文中的高频考点之一。
所谓“病句”就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事理逻辑或修辞不当的句子。辨析病句考查的是对病句的识别能力,修改病句则以辨析为基础,在判定语病类型的基础上,明确语义表达,在不改原意的基础上,多保留少改动,使语句表达清晰准确。
【设题方式】
一、客观题的形式考查
2017年以前的考查形式为:在四个独立的句子中,找出“有(没有)语病的一句”,注重考查对病句的辨析;2018年开始,病句改为在语境中考查,将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确使用词语等题型放置在一个情境语段中,设题方式一般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在辨析语病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病句修改能力的考查。
二、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2022年全国甲卷和乙卷对病句的考查题型变为了主观题,但依旧为情境考查,设题方式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重点考查病句修改的能力。
虽然客观题和主观题题型有差距,但对病句考查能力的要求并无太大区别,且命题时常见的设误角度也差不多。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考查情境式语病,在一个句子中综合2~3种病句类型,需要考生仔细辨析。
【提分要领】
一、明晰病句类型
高考考查的主要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前四种属于语法语病,后两种属于逻辑事理语病。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指的是句子中的词语、短语、分句的顺序不符合事理逻辑、语法规范及语言习惯的现象。
1.多项定语、状语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语序的排列顺序一般为:①表领属关系的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词或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多项状语语序的排列顺序一般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程度、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的形容词或动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2.定语、状语错位
即定语误放在状语位置上或状语误放在定语位置上。
3.并列词、短语或分句间语序不当
同一个句子中,并列成分往往有先后、轻重、大小等区别,要注重分析并列词、短语、分句的先后逻辑关系。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指的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律。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等。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党史专题动漫《血与火:新中国是怎样炼成的》聚焦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的革命奋斗史,首次以动漫方式映现,共30集,每集3分钟左右。
解析:主语“党史专题动漫”与谓语动词“映现”搭配不当,应把“映现”改为“展现”。
2.主宾搭配不当
例:2016年杭州G20峰会是杭州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杭州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解析:主语“峰会”与宾语“机遇”搭配不当,且动词“发展”与“进程”搭配不当,改为“是杭州推进国际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平台”。
3.动宾搭配不当
例:成千上万的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园林博览会的理想。
解析:动词“完成”与宾语中心词“理想”搭配不当,把“完成”改为“实现”。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解析:定语“广泛而热烈”与中心词“思考”搭配不当,应改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解析:“赢得”是一面词,“胜负”是两面词,可改为“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利”。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指的是句子的语法成分残缺不全,成分赘余指的是在结构完整、句意明确的句子中使用了不必要的成分充当句子的组成部分,各成分都可能存在残缺或赘余的语病。
1.成分残缺
例:在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关注、体味、咏叹,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
解析:滥用介词“在”导致主语残缺,应将真正的主语“李清照”提前。
2.成分赘余,主要有词语堆砌、语义重复和成分多余等类型。
例: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去对故乡浓浓的思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解析:修饰成分“愈发”与“日久弥坚”中“弥”表意重复,应删去“愈发”。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指的是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结构混在一起的语病现象。主要有句式雜糅、中途易辙、藕断丝连等情况。
例: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1年红色旅游规模突破1亿多人次,各地随着“七一”临近,红色旅游迎来了客流高峰。
解析:本句存在三处语病:第一处“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删掉“根据”或“显示”;第二处“红色旅游规模突破1亿多人次”语义重复,“突破”后应跟确切数字,“1亿多”改为“1亿”;第三处“各地随着‘七一’临近,红色旅游迎来了客流高峰”属中途易辙,前句主语是“各地”,后句主语是“红色旅游”,可改为“随着‘七一’临近,各地红色旅游迎来了客流高峰”。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指的是句子的意思表达得不清楚、不明白,令人费解,包括歧义、指代不明等。
例:自从党委发出通知以来,短短几天市图书馆就收到了许多出版社赠送的图书,工作人员又高兴又忙活。
解析:“许多出版社赠送的图书”表意不明,“许多”既可修饰“出版社”,也可修饰“图书”,可改为“许多家出版社”或者“出版社赠送的许多图书”。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虽然在语法上正确,但在内容上不符合逻辑。常见的有混淆概念、否定失当、数量误用、自相矛盾等类型,这类句子往往结构完整,在辨析时有较大的迷惑性。
例:巴以虽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互相作出了巨大让步,暂时避免了中东地区免遭战火的毁灭,但双方积怨太深,中东和平进程还难以预料。
解析:“避免了中东地区免遭战火的毁灭”中“避免”一词含有否定意义,与后文“免遭”构成了双重否定,表意不合逻辑。可将“免遭”改为“遭受”。
二、把握解题技巧
(一)寻找病句标志
1.并列成分
由两个结构相同的成分构成的并列短语在句中常会出现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语义两可等语病现象,标志为“、”“和”等表达并列的词语。
①搭配不当
例: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解析:“取得的成绩”与“得到了回报”搭配不当。可删去“取得的成绩”。
②语序不当
例: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精髓,如何切合当代审美需求,需要戏曲人力行、反省、反思。
解析:“力行”“反省”“反思”是并列关系,但三者之间应是先“反思”再“反省”最后“力行”的逻辑关系。
③不合逻辑
例:他这次访问俄罗斯,是要同俄罗斯国会及朝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关系。
解析:“国会”是在朝人士,“朝野”包括“在朝人士”和“在野人士”,应把“朝野”改为“在野”。
④语义两可
例: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N1H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解析:“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可有两种理解,可理解为“墨西哥”全境和“美国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墨西哥和美国”都只有部分地区。
2.关联词语
常见类型有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位置不当、所接分句语序不当等。
①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解析:“即使……也……”表假设关系,“虽然……但……”表转折关系,本句前后语义为转折关系,应将“即使”改为“虽然”。
②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我们一定能在冬奥会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解析: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语应该分别放在分句主语之前,“我们的城市”应与“不仅”互换位置。
③关联词语所接分句语序不当
例: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解析:“不仅……而且……”是递进关联词语,应先是“物质财富”,再是精神层面的“社会制度”。
3.数量短语
数量短语在使用中常会出现歧义、语序不当、约数重复、倍数用错等情况。
①出现歧义
例: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解析:数量词“三个”既可修饰“学校”,也可修饰“学生会干部”,有歧义。
②语序不当
例:新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解析:多项定语的语序应为:表领属的+数量短语+动词+形容词+名词,应将“一系列”放到“促进”之前。
③约数重复
例: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五千八百元以上。
解析:“至少”是下极限点,不能跟“以上”这个表示范围的词连用,这个句子中“以上”和“至少”使用一个即可。
④倍数用错
例: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明显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解析:表示降低、减少、缩小等意义时不能使用倍数。
4.否定词语
句中含有否定词语,常会造成表意相反,主要有多重否定造成表意相反、否定词与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语连用造成表意相反、否定詞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相反等。
①多重否定造成表意相反
例:地铁一号线正在紧张施工,谁也不会否认将来不会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
解析:三个否定性词语“不会”“否认”“不会”,属于三重否定表否定,与原句表意相反。
②否定词与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语连用造成表意相反
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香烟的危害,特别是劝阻烟瘾青少年不要吸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解析:“劝阻”即“阻止”,再用“不要”就与原句表达的意义相反了。
③否定词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相反
例:他主持的脱口秀节目批评了很多人,他的言辞虽然尖刻甚至偏激,但是谁又能否认他说的没有道理呢?
解析:反问句本身是一层否定,再用“否认”表意与原句相反。
5.两面词语
如“能否”“是否”“好坏”“成败”之类的词,常出现的语病是表意前后不照应。
例: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解析:前半句为“激发潜能”,后半句是“能否培养”,一面对两面,应删除“看能否”。
6.介词或介词短语
例: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解析:“焦裕禄这个名字”放在主体位置上作判断的对象,“青年人”和“四十岁以上的人”放在客体位置上说明,主客体颠倒。
(二)分析句子成分,找主干、析枝叶
1.通过压缩句子,提取主干,常会发现句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语病。
例:截止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解析:提取句子主干为“我院是一年”,主语“我院”与宾语“一年”搭配不当。
2.主干(主谓宾)正确,分析枝叶(定状补),常有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穿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解析:定语放在了状语位置上。“古色古香”是定语,修饰“青铜器”,句子改为“印著古香古色的青铜器”。
【直击高考】
(2022年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不可企及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一览无余。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搭配不当,“举办”的不是“艺术”,而是“展演”,改为“举办……艺术展演”;第二处,“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不合逻辑,改为“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
参考答案: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
【试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何为鲸落?从字面含义来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在生物学意义上,它是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不少人将鲸落视作“献给大海的浪漫”,赋予其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
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摄食鲸的身体,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当大块的鲸肉被掠食干净,深海鲨鱼、鼠尾鱼等食腐动物就会心满意足地散去。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会蹑手蹑脚地聚拢过来,它们直接利用鲸骨及附近营养丰富的沉积物生活,快速繁殖、扩张。慢慢地,鲸的身体在深海厌氧分解过程中悄悄释放出硫化物,依赖硫化物生活的细菌将其转化为有机质,造就了依赖有机质而存在的生物群落。最终,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而成为生物欢腾的乐园。整个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文段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有多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