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递减在治疗蚕豆病患儿中的应用*

2022-02-14 07:38肖耀明张志萍邱金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18期
关键词:碳酸氢钠蚕豆胆红素

肖耀明 张志萍 邱金英

(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儿科 于都 342300)

蚕豆病是指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诱发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因红细胞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所致,多见于10 岁以下男孩,以头晕、厌食、黄疸、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多数患儿停止进食蚕豆后可缓解,部分患儿可发生昏厥、急性溶血性贫血,危及生命[1~2]。据报道,全球有400 多种G6PD生化突变体,目前我国已鉴定出30 多种突变,约有4 亿人G6PD 缺乏,可导致溶血性贫血、蚕豆病、黄疸等,其中蚕豆病较为多发[3~4]。我国G6PD 缺乏症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区域,呈现“南高北低”分布特点,以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四川、贵州等省份高发[5]。江西省位于长江以南,故G6PD 缺乏症发生率较高,由此引发的蚕豆病亦较多,每年都有较多因食用蚕豆及蚕豆制品而引起蚕豆病患儿。碳酸氢钠注射液用于蚕豆病患儿的治疗中,可碱化尿液,避免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短时间使用量较大,可引起严重酸中毒、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甚至造成脑脊液压力下降、高钠血症、颅内出血等。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递减治疗蚕豆病患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 年6 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的蚕豆病患儿40 例分为两组,每组2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3 例;年龄1~10 岁,平均年龄(5.02±0.80)岁;体质量 9~35 kg,平均体质量(18.22±3.15)kg;发病季节:1~3 月发病9 例,4~6 月发病 8 例,7~9 月发病 1 例,10~12 月发病 2 例;发病时间 10 h 至 3 d,平均发病时间(1.28±0.24)d;发病诱因:进食蚕豆19 例,进食蚕豆制品1例。观察组男18 例,女2 例;年龄2~9 岁,平均年龄(4.97±0.79)岁;体质量10~37 kg,平均体质量(18.17±3.16)kg;发病季节:1~3 月发病 10 例,4~6月发病 8 例,7~9 月发病 1 例,10~12 月发病 1 例;发病时间12 h 至3 d,平均发病时间(1.30±0.25)d;发病诱因:进食蚕豆18 例,进食蚕豆制品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为首次发病;经临床诊断为小儿蚕豆病;尿液呈浓茶色,伴黄疸、贫血等症状;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感染及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患儿;合并肝肾功能损害、发热、慢性肾病等疾病患儿。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碳酸氢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13021829)常规剂量3 ml/kg 治疗,观察组予以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递减治疗,初始为常规剂量3~5 ml/kg,之后按照每1~2 天剂量递减0.1~0.2 ml/kg。两组均予以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卧床休息等处理。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消失,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治愈;贫血改善,黄疸减轻,血红蛋白尿消失,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正常,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好转;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仍然存在,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治愈例数、好转例数之和为总有效。(2)尿液指标。包括尿蛋白试验阳性>2(+)、尿隐血试验阳性>2(+)和尿胆原试验阳性。(3)血液指标。包括外周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清总胆红素。(4)恢复情况。记录血红蛋白、小便颜色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5)不良反应。如肌肉痉挛、心律失常、身体乏力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尿液指标比较 观察组尿隐血试验阳性>2(+)、尿胆原试验阳性、尿蛋白试验阳性>2(+)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尿液指标比较[例(%)]

2.3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外周白细胞水平较对照组低,外周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

血清总胆红素(μmol/L)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外周红细胞(个/HP)外周血红蛋白(g/L)外周白细胞(个/HP)20 20 t P 2.29±0.40 10.81±2.03 18.416 0.000 58.62±11.14 88.64±16.52 6.738 0.000 16.71±3.35 8.43±2.04 9.441 0.000 52.48±8.34 27.20±6.22 10.867 0.000

2.4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红蛋白、小便颜色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d,)

表4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d,)

组别 n 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小便颜色恢复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观察组20 20 t P 4.12±1.01 3.54±0.78 2.033 0.049 2.65±0.54 1.79±0.40 5.723 0.000 7.87±0.55 5.29±0.48 15.806 0.000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属G6PD 缺乏症,而G6PD 可产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其存在于红细胞内,可稳定血红蛋白并保护红细胞膜上蛋白酶类免受氧化剂损伤,一旦G6PD 缺乏,易发生氧化损伤而引发溶血,故蚕豆病患儿多伴有溶血性贫血[6~8]。蚕豆病患儿疾病不发作时与正常儿童并无差别,而在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后,体内红细胞遭受毁灭性打击,易产生急性溶血现象,对患儿造成极大的损伤。该病主要集中在10 岁以下低龄患儿中,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更加完善,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蚕豆病的发生,或因患者在第一次进食蚕豆及相关制品后被叮嘱不再进食蚕豆有关[9~11]。袁伟曦等[3]对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辖区内各助产机构出生的156 227 名新生儿进行筛查,结果显示,G6PD 初筛阳性有6 361 例,阳性率为4.07%,且与女性新生儿相比,男性新生儿初筛阳性率明显较高。沈姗姗等[6]对武汉市2016 年11 月至2018 年11 月出生的共计202 994 例新生儿血液样本进行G6PD活性筛查,初筛共筛查出369 例阳性,其中男353例,女16 例,男新生儿G6PD 缺乏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新生儿。上述资料指出在广东、湖北等地G6PD 缺乏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具有性别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蚕豆病病程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因急性溶血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现阶段针对蚕豆病的治疗采用输血、吸氧、纠正酸中毒、补充碳酸氢钠、阻断溶血等对症处理为主[12~13]。注射碳酸氢钠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其能够保持身体处于碱性状态,改善机体电解质失衡状态。但临床治疗中发现,短时间大量注射碳酸氢钠注射液会引起低钙血症、酸中毒、低钾血症、高钠血症,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对患儿机体造成极大的损害。本研究在蚕豆病患儿中应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递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尿蛋白试验阳性>2(+)、尿隐血试验阳性>2(+) 和尿胆原试验阳性发生率分别为5.00%、5.00%和0.00%,低于对照组的80.00%、90.00%、100%,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40.00%),说明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递减治疗应用于蚕豆病患儿中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尿液异常现象,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碳酸氢钠注射液常规剂量为3 ml/kg,短时间药量大,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递减治疗是由常规剂量按照每1~2 天剂量递减0.1~0.2 ml/kg,不仅可更好地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增强治疗效果,还可避免大量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有助于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观察组外周红细胞为(10.81±2.03)个/HP、血红蛋白为(88.64±16.52)g/L,高于对照组的(2.29±0.40)个 /HP、(58.62±11.14)g/L;观察组外周白细胞为(8.43±2.04)个/HP、血清总胆红素为(27.20±6.2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6.71±3.35)个 /HP、(52.48±8.34)μmol/L;观察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为(3.54±0.78)d、小便颜色恢复正常时间为(1.79±0.40)d、住院时间为(5.29±0.48)d,短于对照组的(4.12±1.01)d、(2.65±0.54)d、(7.87±0.55)d。说明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递减治疗应用于蚕豆病患儿中不仅可增强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患儿溶血现象,减轻贫血症状,加速患儿康复进程。目前,该病尚无法根治,预防为最重要的手段。妊娠期妇女或有蚕豆病遗传史者应禁止食用蚕豆及蚕豆制品;对新生儿进行G6PD 活性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G6PD 活性为阳性的患儿应避免其食用蚕豆及其相关制品,避免发病;避免儿童服用肝肾功能损伤药物;患儿输血时应避免同类患儿间的输血[14~16]。然而本研究中蚕豆病患儿样本量偏少,所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之后应扩大蚕豆病患儿的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依据,使更多患儿从中受益。

综上所述,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递减治疗应用于蚕豆病患儿中可改善血、尿异常现象,促进患儿溶血、贫血改善及尿液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患儿预后。

猜你喜欢
碳酸氢钠蚕豆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蚕豆花开
蚕豆大嘴巴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基于蚕豆产业链的研究与开发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