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梅(江苏省扬州仪征市实验中学/江苏省扬州市)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星河,其中蕴含的语言、声律、修辞、意象、情感、文化等动人心魄。唐诗宋词则是这条星河中最夺目的存在。后人徜徉在古诗词的长河里,接受四声起伏、平仄顿挫的熏陶,感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逸兴,传承传统文化基因,滋养美丽的中国心。
在一个人成长的启蒙及黄金时间,用古诗词来奠定底色,从审美旨趣及精神塑造的角度来说都极具意义。
小学及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有200篇左右,中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缺乏梯度、朦胧抽象及形式单一等问题,对于小学和初中学段的古诗词教学来说,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教学的梯度在哪儿,这些都应当是我们必须厘清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1—2年级古诗词学习的学段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5—6年级的要求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从上述标准可以看出,诵读是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的最主要的手段,1—4年级学生需要理解诗词大意,进而调动自己的想象,将诗词中的平面文字世界再造成立体的画面,在这一过程中贴近诗词作者的内心,体验作者的情感。1—2年级孩子受身心发展的限制,仅要求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即对“喜乐哀惧”的感受,而3—4年级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把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能够“领悟诗文大意”,对诗歌内容表达要有认知,同时“体验情感”,要求学生较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要能知其然。5—6年级的要求则迈出一大步,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不仅能够体悟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够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即“以声传情”,强调从“语调、韵律、节奏”等内部细节品味诗歌。同时小学5—6年级的学生还要会背诵积累60篇。
新《课标》对初中学段7—9年级学生古诗词学习方面要求如下:“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从上面的表述来看,相对小学而言,新《课标》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要求较高,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提出“运用”的要求,即古诗词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其中涉及古诗词“听”“说”“读”“写”的融合和转化。
语文课应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古诗词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更加优越的条件。
小学和初中的古诗词教学,尤其是第三、第四学段的教学,教师侧重于古诗词文学和文化的价值,关注意象、意境、景语、情语、炼字和炼句等,重视对语言的品味,画面的想象和描述,情感的把握和写法的探究,但常常忽视诗词的其他价值,如诗句中重要的文言词句的特殊用法,诗作独特的构思,流动的意脉等。另外,古诗词的外在形式美如音韵平仄对仗之美也少有介绍。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简约、跳跃性的特点,有时会有省略、倒装等现象,在诗句句意上如果教师不讲清楚,学生必然一头雾水,那么诗歌教学的效果必然也是“雾里看花”,学生不会得到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诗歌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那么古诗词教学就必须围绕文化、语言、思维和审美而行,因此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感情和高尚的品德,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词的一般特点和基础知识,发展学生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下面几个方面应是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点。
古诗词包裹着文言的外衣,加上诗歌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跳跃性和省略性,大部分诗作的理解对于小学和初中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目前在小学和初中的某些古诗词课堂上,有些教师无视学生的现实困难,通过各种专业术语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孩子在懵懵懂懂中审美,甚至以为“可意会不可言传”是诗歌的固有特质,这样的审美教育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我们并不是主张诗歌教学逐句肢解,将凝聚诗人意志的诗歌分解为干巴巴的词句解释,那样也是走入另外一种极端。比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中的“溅”“惊”二字运用了使动用法,这两句的意思是看到了美丽的花使诗人的眼泪夺眶而出,听见了天上鸟的叫声使诗人的内心一阵惊悸。再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连接成句,两个句子中没有谓语动词,在句意理解上需要将跳跃的地方连接起来,把省略的部分补充进来。就是因为古诗词凝练跳跃的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把词序调换过来,把省略的成分补充起来,把隐藏的意义挖掘出来,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搭建理解诗句的支架,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名句名篇识记能力、古诗词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
宗白华先生说,意境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意境是诗人主观感受和自然景物怦然相遇而成的美妙境界,融合了情志、意象等要素,是诗歌学习的重要关注点。
意象和情志是把握意境的关键点,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在世间可感官的自然山川、飞鸟虫鱼等物象上的投射,是心灵的图画。经典古诗词中常有许多意象叠加的经典诗句,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以上诗歌,学生通过意象去把握意境的难度是不一样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意象是纯粹的物象,缺少修饰词,这就需要结合上下句和整首诗的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去把握意境。
意境的把握能够促进学生感受诗作中的形象,发展思维能力,通过意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被发掘、唤起和发展。
诗歌具有强烈的思想感情,诗人有时直抒胸臆,情感表达直露;有时融情于景,情感表达含蓄。“单独孤立的意象,不足以表现情感特征,故意象往往以群落的形式出现,而情感的运动则隐于意象的群落之中,此谓意脉。”在学习诗歌时,我们常常关注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却忽视诗人的情感在诗作中是如何流动的,一望而知的只是表层,而古诗中诗人隐形的情感节奏、运动变化是需要用心审美的关键和难点。
许多古诗词作品短小精悍,它们的精华之处就在于瞬间思绪的翩跹,从一种心情变成另外一种心情,而这种心灵颤动,才是诗歌的动人心魄之处,也是诗歌独特的艺术构思,只是这种流动常隐藏在意象的转化、画面的更迭、景情的交融之中,显得复杂而已。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带着学生体悟这种意脉,这种体悟直接对应学生的文化、思维和审美素养。例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句诗里诗人眼前的“众鸟”和“孤云”呈远去的姿态,诗人被“弃”,其实这里“孤”的何止是云呢?还有一个诗人自己啊!但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情感一转,“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还好在内心深处还有“敬亭山”离自己很近。这里的远和近,疏离和温暖,情感的宛转中的流变,是一定要讲给学生的。
新《课标》提出了两种拓展性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这两种任务群与诗歌教学相结合,就会让诗歌教学呈现不一样的风貌。
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方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古诗词没有提出要求,但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提出“独立阅读古今中外诗歌集”“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学段的不同要求也是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初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师在教学上应鼓励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方法;借助相关的学习资源,如音视频资源、拓展的书目、参考资料等;参与不同的阅读活动,如朗诵会、交流会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进而促进精神世界的发育。
统编版教材中的古诗有许多是经典名篇,在名著阅读推荐的读本中有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此集在灿若星河的唐代诗歌中优中选优,按照诗体分类汇编,兼顾不同作者,每一种诗体下照顾到了不同时期的诗人、各种诗歌体裁和风格,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整本书阅读,就可以对各类不同的诗体有整体的认知,如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等。另外,对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作品,同一时期不同诗人不同风格的作品会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整本诗集的阅读让学生站在峰顶,可以“一览众山小”,而单篇的诗歌教学无疑是达不到这样的思维宽度和深度的。
以李白为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情感抒发极为浓烈,大量直抒胸臆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因谗言被迫离开京城内心强烈的愤懑不平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在中小学语文诗歌课堂中,李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唐代诗人之一,可以说对他感兴趣的学生非常多。对于李白及其诗作的研读,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为学生种下喜爱古诗词文化的种子。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唐诗三百首》整本诗集的阅读上做一些工作。
李白个人的才华和一生的经历在他的许多经典诗作中多有体现,教师完全可以用其中的代表作完成对李白重要人生阶段和情感世界的透析。李白早年一直在家乡生活,青年时期辞乡远游,后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不久被排挤出京,安史之乱后加入永王幕府,被朝廷流放,在流放途中又被释放,最终病死他乡,他的一生可谓起伏跌宕。《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期的李白出蜀漫游途中所作,“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充满着一个年轻人离别故乡时的依恋和不舍,其中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更是充满了浪漫情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卓尔不群、倜傥多才的年轻诗人形象。李白奉诏入京后,因受人排挤,理想和现实的反差让诗人内心极度孤寂愤懑,这复杂的心情在他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有体现。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直写人生失意的满腹愁思。当然这里还不是他人生的最低谷,安史之乱,李白因加入永王幕府,被流放夜郎,当他以为人生已穷途末路之时,获大赦,“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内心的狂喜和轻松,一个“轻”字顿显。上面的诗歌散见于《唐诗三百首》之中,教师若能用这些诗的教学串起李白传奇的一生,对于喜爱李白的学生而言,是研读李白很好的一个角度。
当然创造性引导学生阅读诗集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学习诗歌,可根据主题来学习,如送别诗、田园诗、爱国诗、边塞诗、怀古诗等,或者根据意象来学习,如山川日月、花鸟虫鱼等,这样能够从广度和深度让学生提高整体阅读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古诗词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有关古诗词的语文实践活动,连接课堂内外,打破学科的壁垒,综合利用与古诗词学习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来发现、探究、解决古诗词学习中的相关问题。新《课标》建议小学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段)的跨学科学习以观察、记录、参观、体验为主,初中阶段(第四学段)以设计、参与、调研、展示为主。
古诗词教学的资源其实非常多,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文化热点,以这些作为跨学科学习的资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
古代诗歌中的题画诗非常适合跨学科学习。题画诗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歌的内容或描写画面的内容,或抒发诗人个人的感情。诗歌、书法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充满极浓的艺术魅力。比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样的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已成为一种现象,正因为此,评价某些文人诗我们常会要求“诗中有画”,评价某些文人画,我们会要求“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是中国审美的一种标准。
当下,为了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国风民乐、中国古典舞等艺术形式纷纷与古诗词融合,从更多的角度为古诗词的跨学科学习提供了新的通道,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将拥有更多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