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娟(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江苏省无锡市)
叙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有效途径。叙事学诞生于1960年,是一门旨在研究各类叙事文的学科,其特点为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除此之外,叙事性教学也指教学方法或教学方式。其中主要涉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技巧,因此也是构想、方法以及技巧的集合体。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所接触的文本大多数都是叙事型作品,因此读好叙事性作品就成为小学生的重点学习任务。随着学生对故事阅读的需求不断增长,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有效利用每一个向学生渗透和传授阅读方法及其技巧的机会,从而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叙事教学法是一种将途径、方法以及技巧结合起来的认知教学法。主要采用叙事的形式,将认知心理学以及叙事理论渗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旨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期间,叙事教学法运用叙事化途径,以此最大限度地将课文、材料甚至是语言点通过叙事的形式进行设计和呈现,从而构建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其认知活动趋向生活化,并帮助学生能够全身心专注于学习活动之中。在此种情况下,有利于充分协调学生的语言、情感、想象以及创造等心智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生活化或者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习得语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在叙事、语境、递进和交际的基本原则上实施叙事教学法。叙事性原则主要说明了教材的叙事性,在不同授课对象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重组。具体为把说明文变成记叙文或者短剧。而语境化原则指的是根据课文的上下文内容积极创建相关教学语境,主要是讲述一个较为典型或有趣的故事,并将其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使其所引入的故事与课文产生共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递进性原则意味着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从简单到困难、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且与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以及接受程度相一致。交际性原则是建立一个有实际沟通需求的框架,而不是单一讲解枯燥的句子或长篇大论。主要利用听、说、读、写等多种感官方式激发学生对特定语言现象的体验,并通过不同的感官渠道让学生真正成为参与者以及创造者。最后,发展性原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使其所设计的任务可以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此促进学生积极参加阅读活动,从而在相关的阅读活动中推动学生的语言以及思维能力得以稳步提升。
叙事指的是人们认知的最常见的方式,也是创造和理解自我的重要方式。叙事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叙事项目与教师和学生都有关,二者必不可少。因此,在叙事教学活动中,应始终强调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从而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具有探究性特点的认知活动中,并采用叙事的形式进行思维探究。
叙事教学法旨在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被动的,而是要积极促进学生主动接受课堂知识,使其成为课堂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和创造者,并激发学生在有效发挥心智能力的基础上参与相应的认知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应该用一种叙事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构建贴近生活以及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其让学生深度了解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加以适当引导。除此之外,倾向于生活化、艺术化的叙事情境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度有利,便于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主动认识问题并对问题加以探究。
叙事教学主要以故事作为教学活动中基本内容的着手点。其出发点是创造一种利于学生自主展开探究和学习的教学情境,旨在帮助学生在叙事化的教学情境中真正参与到叙说故事之中,并深层次掌握全文,在教师的激励和持续的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
大体上来讲,大多数小学生普遍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性较差,与此同时特别容易对周边新鲜的事物产生极强的好奇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应加大叙事教学的应用力度,将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有涉及的知识点采用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促进叙事教学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源,以此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很有利。除此之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小学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以便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我国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使用叙事教学方法,本质上意味着教师通过故事与学生展开积极交流,以此全面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小学语文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在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普及并逐渐获得大众认可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设备逐渐走进生产生活以及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教育教学工作。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将声音和图像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从视觉以及听觉两种角度出发,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启发,以此将教学内容中的抽象性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象。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集中注意力。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可以首先有效借助多媒体平台,并积极采用声音和图像并存的方式,积极构建出生动又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其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自主高效学习展开适当引导。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解之前,先让学生大声朗读整篇阅读,并在课间为学生们播放提前制作好的相关视频片段,帮助学生一边欣赏与泼水节有关的视频,一边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把握。在此方式下,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并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此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叙事教学方法,教师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它可以使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学习丰富的文化元素,培养系统化的阅读方式和学习理念,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小学语文阅读微信群、QQ群,以便在群里不定期分享优秀的阅读文章,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其次,在每堂阅读课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做成小视频分享到群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针对自身不足之处进行反复学习,利用此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部分小学生独立开展阅读的难度较大。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叙事教学的方式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内容与叙事教学有机结合,以此有利于学生全方面思考问题并总结问题,从而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故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只有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引入具有针对性的故事,才能充分发挥出叙事教学的真正价值。
例如,当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落花生》这一课时,可以首先对小学生开展一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能够明显看出,大多数的小学生对花生的生长条件以及采摘方式都很陌生。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自身真实的采摘花生的实际经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在学生阅读文章时加以适当的引导。在此方式下,有利于小学生更深层次的掌握语文知识。
正如人们所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指的是人们在看到真实事物后形成的客观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再现真实的故事场景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并牢牢记住语文课上的相关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普遍会按照相关教学材料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教学内容有陌生感。甚至有时还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逻辑,使学生无法准确找到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以及无法找出教材中有关人物与事件的联系。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失去学习欲望,并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消极影响,而如果教师采用叙事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学习本节教学内容,演出本文中狼牙山五壮士的所有细节。首先,教师可以随机或者指定五名学生分别扮演五名壮士,剩下的同学全部扮演敌人。在此方式下,通过学生的表情以及动作甚至语言,再现相关故事情景,从而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表演狼牙山上为保卫国家的革命烈士,通过不断击退敌人,直到最后因不甘被敌人残害而选择自我牺牲的情节。故事情景再现的教学方法,不但会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为有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氛围符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阅读文章里面更多的趣味性,并能够在情景教学模式下获得思考的机会。通过将自身的情感更加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对文章内容和含义进行有效分析和深入研究,以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例如,教师在讲述《一块奶酪》这篇文章时,通过教师在课前科学引导学生预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内容。因此,在讲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课文围绕一块奶酪主要诉说了什么故事,蚂蚁队长公布哪种禁令。在学生思考结束之后,教师应当运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探讨,如果你是蚂蚁队长,还会公布哪种命令;如果遇到不按规定执行的蚂蚁,你会怎么做等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在讨论结束之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阐述组内成员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做到不过分干扰学生想法,让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美,帮助学生树立回答问题的自信心。最后,在学生阐述结束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提出的不足之处给予建议,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由于小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基础,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叙事教学法时应适当考虑学生的学习主观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应该优化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特色,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当结合肢体教学模式,演绎阅读内容,使学生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文本中的乐趣。此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能动性,教师利用叙事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时应确保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参与,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在阅读课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可以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角色进行演绎,提高课堂参与度。
例如,教师在讲授《女娲补天》时,关于描述女娲如何造人以及之后被声音惊醒以及女娲补天的画面时,应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纸上绘画出这一段落的图画,并找出其中几名同学上台讲解图画上的内容和意义,同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表演,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进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叙事教学法的应用质量。
综上所述,叙事教学法主要是在故事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学习活动。由于故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会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因此,促进相关教学内容倾向于情景化、生活化、艺术化,对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认知极度有利。除此之外,也会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正向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