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提升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2-02-10 06:53裴晓芬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甘肃酒泉735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素养数学课堂

◎裴晓芬 (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甘肃 酒泉 735000)

教育部提出新课程改革,足以体现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数学是科学的基础,也是高中所涉及的学科中最能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灌输式的教学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极易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迫在眉睫.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四项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教师教学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才是我们整堂课的主体.在教学中,不管面对成绩薄弱的学生还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都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关注课堂的时效性.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 分钟,而课堂中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为20 分钟到25 分钟,故而教师应该把课堂的关键知识、重难点知识放在这段时间内.第二,关注学生的思维.教师上课应该给学生课堂思考时间,这个时间是不受干扰的、独立的.学生只有真正独立思考,他们的思维才能展开,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点的巩固与理解.第三,注重课堂小结.一堂完整的课必须有情境引入、新知讲解、重点难点突破、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尤其是课堂小结,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遇到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还没讲完某道例题的情况,硬要拖时间讲完,然后课堂小结就省略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新课改理念下,教师首先要改变的是思路,一堂没有小结的课肯定不是全面的.课堂小结足以让学生清楚本节课有哪些知识点、哪些重难点,让学生在思路上有一个全面的总结.

(二)不拖延原则

对于高中生来说,每天的学习压力都相对较大,一个学生要同时面对多门课程,因个人差异,每门课程讲授新的知识时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疑问,如果我们不及时解决这些疑问,它们就会越积越多,最后像水垢一样难以剔除.这些问题的积累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这时不拖延原则就体现了其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条原则,在课堂上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弹性调整,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尽量在课堂中消化,将学生存在的疑惑在课堂中解决,避免“疑问水垢”的恶性循环,保证在计划的课时内实现应有的进度,结合核心素养发展高效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从而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

(三)教学多元化原则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想实现核心素养理念,提升课堂的效率,就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数学模型直观化,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情境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理解知识,更容易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多元化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展示数学文化.数学文化经常被应用在课堂的情境引入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示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美的,数学更是追求美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构建数学思想.在一堂数学课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理解数学,就应该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思想,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的思想.例如,教师在上数列这节课时,就应该把函数的思想融入整章的知识中,让学生理解数列就是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建构函数的思想,学生自然可以联想到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数列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与统一.在新高考模式下,数学问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对于数列或者函数的考查要求更高,课堂上函数思想的建构就更加重要.第三,加强数学方法的引领.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数学的本质是什么,让学生懂得用数学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面发展原则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在高中教学中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被过于看重.在教学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很难认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这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以及对国家人才的培养都极其不利.

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升数学建模的能力.从实际生活中收集信息,归纳总结,再进一步推理应用.比如,变量的相关关系中的数学问题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生活,我们利用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所要求的回归方程.第二,注意数学知识点之间的渗透.教师要把握好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渗透与联系,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观察、加工、处理.比如线性规划这一节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画图,还要让他们用函数的观点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第三,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学科的学习不能独立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让数学服务于其他学科,也需要让其他学科为数学服务,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能够领会数学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教师更应当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数学高效课堂中,在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措施及反思

(一)教师强化自身学习

在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中,教师必须强化自身学习.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态度,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实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卓越的教学效果,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发展理念.针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自身学习,笔者有如下建议:第一,教师应当充分学习并贯彻当前的课程改革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勇于做出弹性的创新,并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积极好学的学生加以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干涉学生的课余时间.第四,教师之间可以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分享教学方法,积极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课堂实践探究,我们了解到学生所学习的新知识都是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上过渡而来的,所以,优化课堂的教学方式是不可或缺的措施.例如,在“函数”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列举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举一反三,运用不同的公式和巧妙的解题思路来解答这道题.比如求一个函数的值域,这种题目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如换元法、配方法、根式判别法、单调性法、分离常数法等不同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仅有的40 分钟课堂中,都是以讲为主体,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互相讨论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充分体现核心素养,提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务必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对课上时间进行科学的规划.例如,教师3 分钟内引入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12 分钟,小组展示讨论结果5 分钟,教师答疑10 分钟,学生课堂练习5~7 分钟,最后教师课堂小结3~5 分钟.这种时间规划充分利用课上时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时间,还给师生留有充足的授业解惑的时间,最后教师对整节课的点评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解惑巩固的效果.

(三)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人们对学生评价时往往会把目光聚焦到学生的成绩上,尽管成绩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但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只从成绩这一方面就加以定论,未免太过偏执.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标准不能仅仅是成绩,还要有综合素质.因此,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在教学中把握教学目标.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这一课的教学中,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所以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太大困难.但是,为了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比如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一支铅笔、一本书,也可以是一根木棍或者一支粉笔,课前让学生自己拿着教具先观察,由直观感知逐渐形成判定定理.上课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探索出直线与平面平行需要满足的条件,之后,让各小组展示探究结果.这样,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加强学生课堂中的参与度不仅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领和调控.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像船长一样,为学生把握方向.

(四)注重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比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在难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飞跃般的提升,学生所面对的数学问题更加抽象,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多的困惑,很多学生感觉自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教师传授的知识,但遇到应用类的难题时仍然无从下手.因此,教师有必要将课堂学习转换为实际应用的环境,通过这种手段使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便学生在将来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将知识运用得得心应手.比如,在“椭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粉笔和细线,请一名同学上讲台配合,让这名同学用两根手指头相距约十厘米摁住线的两端,教师用粉笔沿着线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椭圆.在画椭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同学们椭圆的两个焦点在椭圆中的意义,用简单明了的方法使同学们对椭圆的定义加以了解.教师还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具有椭圆形状的物品与学生讨论,加深学生的记忆.再如,教学概率时,教师可以列举中奖的概率、节假日出门旅行时晴天的概率、开车去公司路上遇到绿灯的概率、抛出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等,对于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实践探讨.

(五)培养学生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灵魂,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是每一名高中生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探索数学规律的权力归还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观察、猜想、比较、归纳,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开展合作式教学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同学之间很少进行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缺乏沟通,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展开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作为现代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是课堂中加深学生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渠道.学生可以在合作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数学学习经验,从而使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整体的提升,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不等式的性质与数列的综合运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学数列和不等式性质之间的关系,然后精讲其中蕴含的数学奥妙,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学生还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在等比数列{an}中,如果a3=6,a5=18,那么a12等于多少? 学生之间通过讨论来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

(七)及时教学反思

一堂完整的数学课,不只是完成了几道例题的解析或者完成某几个课堂环节,尤为重要的是课后反思.所谓反思,不仅仅是教师的反思,也是学生的反思.例如“基本不等式”这一节,教师在授课后要反思的是:本节课是否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基本不等式推导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课堂设计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学生要反思:基本不等式推导方法及其应用;应用的关键点“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和教师只有对每堂课及时反思,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总而言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现实情况随时调整方法,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确保数学课堂不断优化,在调整、改善中,确保学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以此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构建.

猜你喜欢
素养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