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凤,胡周静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与晨僵等,且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极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等,具有较高致残率[1-2]。大部分RA患者对疾病知识及治疗情况不了解,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护理在整个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3-4]。为了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情绪与疼痛状况,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观察了系统全面化干预措施与传统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以期为拓展护理思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华中医药医学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5]诊断标准;②无意识障碍、精神疾病,能正常阅读,可以配合完成本次研究;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1.2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慢性关节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③认知或智力障碍者;④合并严重关节畸形或骨纤维化者;⑤合并造血系统相关疾病者。
1.3一般资料 选择十堰市太和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RA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36~77(55.2±7.5)岁;病程1~10(5.28±1.15)年;关节功能分级:Ⅰ级11例,Ⅱ级13例,Ⅲ级9例。干预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35~74(54.3±7.1)岁;病程1~11(6.04±1.20)年;关节功能分级:Ⅰ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7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关节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学要求。
1.4护理方法
1.4.1对照组 给予传统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体位干预、生活指导、健康教育及饮食干预等,每日监测患者体温,嘱患者勤洗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肢体功能丧失并长期卧床者要予以压疮防护措施等。对于关节功能障碍者,护理中注意预防骨折,纠正患者以往不良体位,包括睡姿、站姿等,减少关节僵化以及活动受限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予以相关知识指导与教育,同时注意饮食干预,告知食补的重要性并嘱患者减少对动物脂肪、虾蟹、辛辣等食物的摄入,饮食宜清淡。
1.4.2干预组 予以患者系统全面化干预措施:①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注意态度亲切,能够从患者角度出发,坚持以患者为服务核心,确保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保持空气流通,定时通风消毒,病床床单要保持清洁卫生,为患者提供一个卫生且舒适的住院环境。②卧位护理干预。依据患者关节肿痛程度、晨僵时间等给予科学的护理指导,采取舒适且合理的体位,确保患者关节功能位正常,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关节部位,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可酌情对患者实施四肢关节的被动性训练,从而保证血液循环的畅通,减少肌肉痉挛、缓解关节僵硬感,降低畸形发生率。③输液护理干预。大多数RA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增加了血管穿刺难度,若反复穿刺,易影响患者的情绪,也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素质,尽量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若有必要,可予以静脉留置针输液,此外注意输液过程的巡视,控制输液速度,保证用药安全。④心理干预。关节的变形、反复疼痛甚至功能性障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易出现悲观、消极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向患者介绍院内情况,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能够认真解答,多与患者交流,态度诚恳,让患者感受到温暖。耐心给患者讲解关于RA的知识,如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等,及时纠正患者既往错误的疾病认知观念,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与顾虑等,耐心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从而积极配合治疗。⑤社会功能干预。给予RA患者积极的社会支持,因RA病程长且极易复发,长期住院给患者身心及家庭均带来极大的压力及负担,护理人员要多给予患者与家属关心、鼓励,多与患者沟通,为患者争取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进而真正为患者解决难题,进一步减轻身心压力。⑥关节功能干预。每日依据患者症状缓解程度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训练前提前处理关节僵硬,可采取热敷等方式进行干预,减轻疼痛,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与主动锻炼,注意肌肉的伸缩练习、关节的活动训练等。被动肌力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强度,并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训练时间等,一般3次/周,以不会加重疼痛程度或者出现劳累感为宜,此外要明确训练目的,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及调整关节、肌肉灵活度为主,最大限度减少关节畸形与僵硬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废用综合征发生概率,干预结束后注意复诊,复诊时间以1次/月为宜。
1.5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测评,满分计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越严重[6];②情绪评估: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焦虑与抑郁量表(SAS与SDS)进行评估,SAS评分>50分为存在焦虑,SDS评分>53分为存在抑郁,分数高表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愈加严重;③病情情况:记录2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以及晨僵时间;④患者依从性:记录2组患者遵医嘱用药、疾病认知达标、功能锻炼、按时复诊以及生活习惯改变依从性情况。
2.1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且干预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2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分)
2.32组患者干预前后病情比较 干预后2组患者的关节压痛与肿胀指数均明显降低,晨僵时间均明显缩短,且干预组各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干预前后病情比较
2.42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相关指标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遵医嘱用药率、疾病认知达标率、功能锻炼率、按时复诊率以及生活习惯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2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相关指标比较 例(%)
RA为临床常见免疫疾病,其治疗周期长,病情缓解后易反复,更易造成患者的关节畸形,甚至会破坏关节结构,最终发展为残疾。RA患者因反复发生疼痛、关节肿胀等,容易对治疗丧失信心,出现悲观、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甚至导致患者抑郁,出现轻生等诸多恶性事件[7-8]。
RA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以控制与延缓病情为主,以最大限度稳定患者的现有功能,帮助患者适应工作与学习,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9-10]。当前传统护理模式多数将侧重点放在肢体功能方面,单纯对症予以干预,对于患者的心理层面的需求关注较少,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降低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近年来疼痛护理、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措施用于RA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增多,证实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RA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11-14]。本研究借鉴既往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探讨了系统全面化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
系统全面化干预是一种集合个体性、整体性以及创造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在保证患者生理舒适的前提下,也十分重视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层面需求,给予患者最大限度的护理支持。在具体实施中,护理人员能够从环境、生理、心理等全方位进行干预,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并针对性实施干预策略,确保在整个治疗中满足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提高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信心及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护理支持,充分体现了护理干预以人为本的理念。
本研究表明,通过系统全面化干预,患者的整体病情有明显,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具有更大优势;且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系统全面化干预相较传统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RA患者实施系统全面化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自信心,减少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