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亚芳
(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 淮安 223200)
新冠肺炎是在2019 年末突然发生的一种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具有较高的传染率,在年末突然大规模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形式严峻,病情发展快,但潜伏期时间长,潜伏期皆具有一定的传染能力,因此需要对已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往往工作量大,且在疫情前期防护物资短缺,护理人员容易在此期间出现负性心理情绪,严重影响了隔离病区的工作质量[1]。有学者认为,呼吸道感染疾病与人体的心理状态有着较大的关系,因此,观察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其心理状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十分关键[2]。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的希望水平、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护理人员调整心理状态提供可靠的依据,详见下文所示。
将本院在2020 年1 月28 日至2020 年3 月7 日的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57 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3~46 岁,副主任护师2 人,主管护师14 人,护师21 人,护士20 人;已婚35 人,未婚22 人;所有护理人员均属于本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护理工作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均已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研究。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所有护理人员根据量表进行填答,对患者的希望水平采用Herth 希望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是否积极应对工作、对目前以及未来的积极态度,每个维度4 个条目,总共8 个条目。
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护理人员是否领悟社会支持进行评估,重测信度,一共12 个条目,分数为12~84 分。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护理人员是否积极应对进行评估,主要表现为积极应对以及消极应对,共20 个条目。
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为(),使用SPSS 20.0 软件辅助计算,如P<0.05 则表示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数据表明,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希望水平与人员是否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以及护理人员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1。
数据表明,护理人员焦虑、抑郁与护理人员是否积极应对、性别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2。
表1 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2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该种疾病传染率较高,潜伏期为3~14d,同时该类患者在潜伏期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染[3]。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为有效预防疫情持续扩散,国家相关机构针对全国范围采取了有效隔离措施,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过的有关人员均需进行隔离观察14d 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感染风险增高,由于医护人员、医疗资源短缺,导致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的状态下工作,十分不利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4]。有学者认为,尽早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生理特点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合理的排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希望水平,并可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5]。因此,分析影响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希望水平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十分关键[6]。
有学者认为,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在隔离病区工作中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希望水平,这可能与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有所关联[7]。新冠肺炎期间,多数护理人员均属于自动请愿上一线,自愿加入抗疫工作中,这类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高,同时也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也可能与护理人员所面对的新冠肺炎的隔离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关联[8]。此外,新冠肺炎期间,社会各界媒体对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精神进行宣传,大幅度称赞护理人员,并将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放在聚光灯下赞美,在这样的前提下更加增强了护理人员本身身为护理人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其能够明显感受到社会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支持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关心,而相关机构中,各机构优先保证医院后勤、住所等的提供也使得护理人员进一步领悟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提高对工作的积极性[9]。不仅如此,有研究调查表明,学历越高的护理人员所学习到的知识越多,在新冠肺炎期间其所能理解的信息越多,其信息来源更加正确,因此不过度放大疾病,从而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希望水平;而对派往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均属于日常工作中的优秀人才,其在前往隔离病区时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且对有效防护措施得到充分培训,能够带动隔离病区的防护工作开展,从而提高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防护工作以及工作主动性[10]。
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在隔离病区的心理健康与护理人员是否能够积极应对工作以及突发事件等有一定的关联,在护理人员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前对护理人员采取一定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使护理人员了解应激反应,并充分掌握控制应激反应、突发情绪的方式,使其能够在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理中保证工作的有效性[11]。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时,应引导护理人员提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嘱咐护理人员在感觉到身体可能出现负性情绪时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服务,也可通过线上热线进行咨询,最大程度控制负性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12-13]。有学者认为,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工作者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工作,在护理人员工作中可适当安排护理人员与其家属互相鼓励支持,提高战胜疫情的决心,建立相关的联系通道,使护理人员能够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与家属表达内心的感受,同时,护理人员也可通过寻求同事和培养的支持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缓解负性心理情绪[14]。有研究表明,在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工作中,性别也是可能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新冠肺炎期间,女性护理人员人数较多,是新冠肺炎救援队伍最庞大的队伍,但女性的情感较为细腻脆弱,在高压力的情况下女性护理人员更容易出现负性心理情绪,同时,由于隔离病区工作量大,上班时间偶尔较医生更长,导致护理人员更容易出现焦虑等情况,因此有学者认为对女性护理人员进行早期心理危机识别,并对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轻护理人员负性心理情绪,同时使护理人员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开展工作,同时正视女性护理人员的生理特点,为一线女性护理人员将日常所用的生理期日用品备足,使护理人员更能感受到社会的关心。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的希望水平、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数据表明,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希望水平与人员是否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以及护理人员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可见,在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希望水平中,护理人员是否能够积极应对隔离区内的工作、是否能够感受到外界的支持以及其文化水平的程度是影响护理人员希望水平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焦虑、抑郁与护理人员是否积极应对、性别呈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护理人员是否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以及护理人员的性别和管理能力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李雪芬[15]的研究中,将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希望水平、心理健康以及影响护理人员心理的主要原因,在该学者的研究数据中可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与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焦虑与是否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不仅如此,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抑郁与积极应对、性别、管理者有关(P<0.05),由该学者研究数据可见,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与护理人员是否积极应对疾病。是否领悟社会支持、文化程度等有关,医院应关注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给予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护理人员能够积极面对疾病,做好相关的隔离防护工作,并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准,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水平,使护理人员能够做好心理防护,加强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隔离防护工作质量,保证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管理中,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针对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以及希望水平的因素进行干预可帮助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使其积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