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首次被单独提出,实施这一新的课程内容,首先要厘清其他学科与体育与健康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以耐久跑为例,让学生通过创设红军长征情境,设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情境,与历史、地理学科融合,与思想政治学科融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水平一《队列队形小游戏》与数学学科的《认识序数》进行融合;让学生搬运器材,制作器材,动手动脑,与劳动教育融合。
实施跨学科教学,应该体现更多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与渗透,形式与本质有机契合,在继承、发扬、创新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努力追求有效且适合的体育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创设参与性更强、体验更具象、互动更频繁的教学情境,最终的目的是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全面落实课程核心素养。首先,彰显体育的学科属性,不能失去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要素,既注意体育与健康学科本身的特点,又将其他学科知识、技能合理有效地与体育教育教学融合,达到“1+1>2”的效果;其次,遵循适宜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不同学生年龄段的认知能力,符合教情和学情,便于教学,在学生认知范围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最后,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化。主题学习有具体的目标和内容,要将跨学科中分散的知识、技能认真梳理,反复论证,在共同主题下,将所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结构化、系统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生动形象的语文资源使课堂神采飞扬,如,结合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上一堂生动的“动物模仿秀”,模仿各种动物走、跑、接力赛,在《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2个案例中,融合了思想政治、国防教育、历史、地理、语文、音乐、美术、信息科技、英语、劳动、科学等多个学科。体育与健康学科本身的交叉性比较强,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多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这也使得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跨学科教学资源更加广泛。体育教师要抓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根据教学实际,有效把各学科中对体育教育教学有益的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学,练,赛,评”。
体育与健康学科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为目标。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该摆正主次位置,内化原来一些单一的知识技能,系统地运用在某种体育情境中,合理开发利用各学科中对体育课堂教学有益的内容。
深入挖掘跨学科育人价值。跨学科不仅是一种教学组织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意识,需要挖掘各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既能够获取和内化知识技能,又可以反思、升华,发展课程核心素养。
全面整合跨学科教学内容。跨学科不是随便拿来,简单地将其他学科中的要素加入体育课堂,而是要寻找教材中蕴含的跨学科融合点,抓住相关联学科的特点,坚持以身体活动为主,利用某种学科的内容来丰富体育课堂,让学生明白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认识到体育运动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拓展,不可本末倒置。
精心设计跨学科教学过程。在共同主题下,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合理兼容所跨学科属性,将两个或几个学科通过结构化、大单元教学,整合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练欲望和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在跨学科中解决体育问题的能力。
改进创新跨学科教学方法。跨学科主题学习首先要改变教学方式,创新学练形式,采用项目化学习、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等方式,切合学生实际,运用情境、游戏和竞赛等手段优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体育问题。
合理实施跨学科教学评价。伴随学习方式的改变,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与各学科实际,从单一的体育知识技能评价,走向多学科、多角度的评价,以点促面,用更丰富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达到以体育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