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建设的三重逻辑和实现路径

2022-02-09 04:06劲,成
关键词:政课大思思政

赵 劲,成 语

(大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了“大思政课”的理念。此后,“大思政课”便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话题,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与“大思政课”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和着力点这一重要地位相对比,学界对于“大思政课”的研究仍存在深度学理阐述不足;善用“大思政课”的理论和历史依据研究较为薄弱;“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研究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1]为了更为系统地认识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以此明确“大思政课”的概念边界、时代价值和建设路径。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导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历史逻辑:“大思政课”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思政课”理念成为办好思政课的指导。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实现八个相统一;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善用“大思政课”的要求。“大思政课”始终是贯穿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条鲜明主线。

(一)全新的历史方位要求责任担当

“大思政课”体现了大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2]来审视思政课。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而思政课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方位决定视野,视野要求担当。“大思政课”之所以称之为“大”,首先就在于它强调了思政课责任重大,要着眼于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大思政课”之所谓“大”在于突出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深、讲透、讲活“大道理”,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理大道。通过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为起航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精神动力。除此之外“大思政课”还体现出一种大气魄。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全球治理需要和希望听到中国的声音,“大思政课”正是从中国发展凝练中国方案,以中国之治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为人类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宏大的历史变革引领改革创新

“大思政课”要求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2]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中国社会正经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迭代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思政教育的对象也开始以00后为主体。时代变革要求思政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思政课建设宝贵经验的传承与弘扬,也体现了对课程建设规律的洞悉与把握、深化和升华。从一以贯通相互衔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到融汇各专业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体系,再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后要围绕这一要求不断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创新课堂内容和语言,增加课程理论深度、现实热度和历史跨度,切实提高思政课实效。

(三)丰富的历史资源支持同频共振

“大思政课”蕴涵着大资源。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将思政课与现实相结合为党办好思政课,为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这里的现实是广义的现实。既包括当前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包括过去百余年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历史,还包括未来整个中华民族为之追求的伟大复兴。历史、现实和未来都是思政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为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善用“大思政课”,关键就是将丰富的社会资源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努力让思政课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论述精辟概括了办好思政课的基本经验,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指导纲领和基本遵循。这其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不能拿着文件干巴巴的宣读”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要求;“跟现实结合起来”是建设“大思政课”的主要途径。三者分别从正反合的角度阐明了“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最终以“善用大思政课”为实现铸魂育人的总体目标提供保障。

二、理论逻辑:“大思政课”建设是遵循“三大规律”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以“三大规律”为指导取得显著成效。但对照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长期以来在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理论与现实、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大思政课”的提出切中思政课建设要害,对于贯通思政要素,提高思政课实效,提升思政育人功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思政课”是遵循“三大规律”的体现和产物,对“大思政课”内涵的理解也需要从“三大规律”的角度去深入把握其理论逻辑。

(一)场域的扩大:“内”“外”线结合增加思政课活力

场域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场域是实践展开的场所,但又不同于封闭僵化的物理空间,而是具有构型能力的关系系统。根据场域进行思考要特别注重位置之间的关系。“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明确提出思政课教学要扩大场域,以此推动思政课建设思想、行为、内容、方法等一系列改变,提高思政课活力。

首先,“大思政课”从战略全局审视局部。有利于形成对思政课重要性的共识,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根本的思想认识前提,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其次,扩大思政课场域将从环境的角度形塑各主体惯习。教师、教材、学校、课程等各方面都会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变,从而不断增加课程的时代性、针对性、参与性。再次,场域的扩大实现了教育空间的延展。尤其是社会机构参与到思政课建设当中,打破了思政教育的闭环,实现静与动,显与隐,内与外的统一。有利于打好课程建设的组合拳,塑造思政课建设的良好环境。比如全国各地许多高校提出“行走的思政课”概念,使思政课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意义。[4]

总之,大学不是象牙塔,也不是桃花源。如果将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看作一场“战争”的话,那么高校就是斗争的最前沿,思政课是主阵地,而整个社会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全局。之前的思政课建设是一场阵地战,虽成效显著,但缺少活力。而善用“大思政课”是内外线结合,实现阵地战与运动战的综合运用,以战术的灵活性保证阵地更牢固,战场更具优势,战争更具胜势。最终起到落一子而满盘活的战略效果。“大思政课”的提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思政课发展的点睛之笔。

(二)视域融合:“教”与“学”相统一提升思政课效力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思政课建设要以实现“八个相统一”为原则,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八个相统一”涉及面很广但主旨在于打破主客二元认识和思维模式,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域融合,切实提高思政课实效。如今,“大思政课”概念的提出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提供了现实途径。

首先,从“教”也就是教师的角度来说,“大思政课”可以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身岗位职责。思政课教师只有面向现实,胸怀大局,才能真正提高政治意识,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意义,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此外,“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重要论断对教师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启示。思政课只有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敢于直面现实问题,解答学生困惑,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令学生信服,实现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统一。其次,从“学”也就是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是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对象,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大思政课”反对照本宣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以及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大思政课”立足现实,注重因材施教,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培养学生骨干在朋辈群体之间发挥正面引导作用,能够起到先进带动后进共同进步的效果,是统一性指导下教学方法多样性的可靠保证。“大思政课”注重实践,通过大创立项、社会调查、思政课程实践等方式,以探究式学习模式使学生由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和产生内容者,有利于实现知识学习和价值认同的教学目的,这也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体现。

总之,“大思政课”注重将思政课与现实资源相结合,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域融合,正是遵循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要求和体现。其有效推行将切实提高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和点头率,保证思政课育人实效。

(三)问题域的转换:学校教育与社会教化相衔接扩大思政课影响力

“大思政课”不仅是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思政教育理念的变革。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一以贯通的思政教学体系,这体现了对学生个体成长规律的尊重和把握。但是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仅仅实现学校思政教育的一体化还不够。因为每个人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学校也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如果社会风气不好,学校教育也很难独善其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这一重要论断强调思政课要扩大场域改变照本宣科没有吸引力的弊端。但是辩证地来看,这一论断也内含着转换问题域,突破思政教育固有边界扩大思政教育影响力的设想。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5]为了实现巩固和扩大思想舆论阵地的目标就需要坚持“大思政课”理念,不仅在学校讲思政,还要在全社会讲思政;不仅对学生讲思政,还要对社会交往中的所有人讲思政;不仅学思政、讲思政,更要用思政;形成人人讲思政、处处有思政、时时用思政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家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凸显。“大思政课”在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创新的同时,也提示人们进一步思考学校思政教育与全民思想教育的衔接问题。思政教育是“国之大事”,要调动资源从环境、内容、方法等多方面推动思政课建设,也要适时转换思路,以学校思政教育推动全民思想教育的深入开展。这是遵循个人成长规律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环境的要求,也是发挥意识形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和体现。

三、实践逻辑:以系统观念为指导完善“大思政课”建设的机制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思政课建设在师资队伍、课程资源、资金保障、学科发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如今思政课建设已从夯基固本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理论与现实,教学与育人脱节的问题,而“大思政课”建设正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一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系统观念原则。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也需要以系统观念原则为指导,设计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加强系统集成,确保建设实效。

(一)“大思政课”开发:实现现实、理论和历史资源的有机统一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必须保持开放,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或者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大思政课”的核心就是推动小课堂与大社会相结合,以开放为思政课教学和课程建设提供充足资源。首先,“大思政课”是一种现实资源。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丽的事业,在追求理想信念的征途上,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坚持生命至上有效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这些事件影响广泛,既具有严肃性和整体性,又因为发生在身边而活灵活现。整体性和生动性相结合使这些资源成为最有教育意义的的思政教学素材。其次,“大思政课”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理论资源。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在我国,许多社会大事件本身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发生的,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总结诠释又可以进一步验证和发展相关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之所在。我们既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解读、剖析现实,又能够用现实生活去印证、检验和丰富理论,以问题为导向挖掘整理和运用“大思政课”丰富的理论资源。[6]再次,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政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大思政课”要树立大历史观,在古今中外对比中帮助学生明理、崇德、增信、力行,引导青年学生加强“四个自信”。总之,“大思政课”是现实、理论和历史资源的统一,通过资源系统开发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源头活水,以开放性激发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动力,也使整个思政教学系统保持活力。

(二)“大思政课”应用:推动思政课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系统具有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表现为任何一个系统都发挥着双重功能:“一方面,它自身包含多个要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在更大系统中起着要素的作用。”[7]从层次性的角度来看,“大思政课”作为一种资源应用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宏观方面“大思政课”建设将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从社会整体审视思政课建设,更有利于明确思政课及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功能,防止出现组织“次优化”即子系统目标超过整个系统目标的问题。其次,从微观方面来看,“大思政课”注重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有助于打破过去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育人两张皮的弊端,以现实关切让课程内容“活”起来。具体来说:对于教材要改变过去过于理论化,注重结论而忽视生动性和可读性的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愿意读,读得懂,做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入眼”;对于课堂教学要改变照本宣科,不面对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通过案例式、互动式、智慧课堂等形式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法革新,做到教学内容的“入耳”;对于实践教学要利用好实践学分,让学生走出去,真正关心、关注、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做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入脑”;而对于考核评价要改变唯分数的应考模式,通过课题、论文、微电影、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既展现学生学习效果,也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做到教学内容“入心”。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迫在眉睫。积极通过“大思政课”应用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思政课真正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三)“大思政课”整合:形成各主体协同推进的合力

系统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整体性是系统最为鲜明和基本的特征。要发挥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就需要注重各部分之间的协同配合。“‘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中的“我们”,既包括全体思政课教师,也包括所有教育工作者,还包括全党全社会。[8]“大思政课”是面向全党全社会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要善用之就需要形成多元主体的育人合力。首先,党的领导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保障。党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好整体设计,提振信心,提出思路,提供支持。其次,宣传、教育等部门要协同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资源,为社会发展稳定提供理论指导,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思想和精神食粮。再次,博物馆、纪念馆等社会机构也要主动作为,尤其注重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大思政课”是一种探索,是以一条线带动思政课全方位发展和变革,因为关系重大、关联众多,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推动,构建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全党全社会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浓厚氛围。

(四)“大思政课”传承:塑造和推广思政文化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现实的系统都处在自我运动、自发形成组织结构、自发演化之中。一个系统不论其如何开启,要获得持续发展能力,都需要不断重构组织的内在秩序、规则与结构,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最终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以自组织能力推动系统进化和优化。“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封闭的思政课教学与课程建设注入了活力,确保了铸魂育人功能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大思政课”在将社会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改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在推动社会资源主体发生着改变。新闻媒体等机构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有利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纪念馆等业务部门变被动为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文化,接受精神洗礼,有利于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影视企业逐渐将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电影作为重要投资方向,有利于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推进,随着学校与社会机构互动的增多,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问题将逐渐转换为通过思政教育引领社会风尚的问题。总之,思政课建设离不开党和国家支持,但只有面向社会,回答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塑造思政文化才能获得持久动力。基于此,“大思政课”建设体现了一种传承,为学校思政教育提供育人氛围的同时,也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转化。而良好社会氛围的培育会进一步改变思政教育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文化氛围,推动思政课建设的持续发展。

四、实现路径:“三位一体”推进“大思政课”的“善用之”

“大思政课”是资源、方法、理念,更是实践。为了实现“善用之”的目的,除了明确意义、理解内涵、完善机制之外,还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从技术、方法、哲学等维度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将“大思政课”建设落到实处。

(一)技术路径:推进“大思政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当前,互联网正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善用“大思政课”也需要将其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首先,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利用互联网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充分实现思政资源共享。比如2021年5月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打造的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课活动,通过“人民网”等平台在线直播,总观看量近1800万人次。[9]为探索“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程质量提升提供了新路径。其次,互联网是一种架构。互联网信息发布和获得的非等级化,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金字塔社会结构扁平化,有利于组织间网状、并发、实时协同。比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通过周末大讲堂、优秀思政课展示等活动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打破了学校、部门之间的区隔,提升了优质思政资源的覆盖面。再次,互联网是一种理念。互联网发展中蕴含的参与、平等、共享、以用户为中心等理念与“大思政课”理念相契合。深刻理解互联网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指导思政课教学,对于打破僵化思政授课模式,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学生获得感具有借鉴意义。比如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已举办六届,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总之,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社会,思政课只有善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互联网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铸魂育人的实效。

(二)方法路径:突出地方特色构建“大思政课”发展良好生态

“大思政课”代表思政课改革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高校都需要按照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严格加以落实。但是我国地域面积广大,各地高校类型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大思政课”建设在现实推进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与多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使这一理念在全国全教育系统和全社会得到统一认识和广泛贯彻;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各高校积极性,立足地方,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课程模式。形成统一理念指导下不同特色课程模式遍地开花的局面。比如辽宁省高校积极开发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将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和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推动了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也使思政教育形成鲜明特色。再比如浙江高校将“两山”理论和“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创新成果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走出校园亲身参与调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关课程也被评为国家级一流课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大思政课”以融合打破隔阂。这里的融合一方面是汲取,通过开发当地思政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充分的素材。另一方面也是奉献,通过发挥学校优势服务地方社会,在与地方互动中构建思政课发展的良好生态。比如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既有党领导下全民抗疫的宏大叙事,也有不同地方涌现出的各种感人事迹。通过挖掘身边的人和事来诠释抗疫精神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对于当地社会也起到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大学正日益走进社会的中心,发挥着引领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但树高百尺根在泥土,大学只有立足地方社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需要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在一与多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思政课建设与地方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也推动高校和地方社会的合作共赢。

(三)哲学路径: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逐步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教育哲学。“立德树人”注重将个体道德修养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割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分离、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脱节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统筹大课程、大课堂、大师资、大平台建设,提升各级各类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效。

首先,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守思政课程之正创课程思政之新。高等教育在发展历程中为满足不同需要逐渐形成了政治论和认识论两种主流哲学,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张力。我国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实际上是确立了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的主体地位。思政课毫无疑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我国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10]为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割裂的问题,就必须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更是在建设思政“大课程”基础上实现政治论和认识论教育哲学的内在统一。

其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守学校教育之正创社会育人之新。我国教育始终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但随着时代变化,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经历了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沿革。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为此,教育部门应会同博物馆、展览馆、工厂、农场等社会机构,因地制宜设立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尤其是建立相应的劳动教育基地,以资源整合为学生参加实践和劳动提供保障。学校应积极聘请英雄人物、科学家、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代表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在“走出去”与“请进来”基础上构建思政“大课堂”和“大师资”,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提供支撑。

再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之正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之新。按照从小学启蒙性学习到初中体验性学习到高中常识性学习再到大学理论性学习的循序渐进要求,在思政课程内容设计上强化各学段一体化有效衔接。[12]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联合备课共同体”,建立思政课一体化培训的常态化机制。通过搭建“大平台”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实效。总之,“大思政课”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强调守正创新,突破了课程、校园和教育的固有边界,为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思想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政课大思思政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疫情之下线上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