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莉,陈帆帆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近年来,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队伍中,以科幻小说、悬疑小说、武侠小说等为代表的类型文学在海外反响热烈,掀起了一股华语类型文学的风潮,其中富含中国元素的武侠小说更是表现抢眼。2018年初,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雕》)第一卷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发行,凭借独特的武侠世界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吸引了西方读者,出版首月就加印到了第7版。作品不仅受到《卫报》《泰晤士报》等主流媒体的大力推荐,在亚马逊网站(Amazon)和图书推荐网站好读网(Goodreads)上好评如潮,更吸引了多个欧美国家相继购买版权。除传统纸质版本之外,武侠小说还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逐步走入读者视野,例如全球最大的中国网络小说翻译平台Wuxiaworld,就为海外读者贡献了众多深受喜爱的武侠作品。中国武侠小说不仅在西方反响热烈,国内学界也开始关注其外译问题,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武侠小说的英译策略[1-2]、对外译介和传播[3-6]等。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探讨武侠小说的翻译,贡献了富有启发性的成果,但专题讨论武侠小说译介传播过程及详细路径的研究不多。
早在1972年,霍姆斯在其名篇《翻译学的名与实》中就展望了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7]。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翻译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学领域的各种理论。例如,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认为,场域、资本和惯习三者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实践,具体表现为[(惯习)(资本)]+场域=实践[8],该理论以人类为中心,关注译者作用及场域影响,却很少涉及实际的翻译过程及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联结。拉图尔(Bruno Latour)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则“试图揭示翻译生产过程涉及的复杂交互活动”[9],关注原作者、译者、编辑、出版商和读者等人类行动者和原文、译文、互联网技术、观念等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网络,这一理论可以弥补布迪厄理论在翻译研究应用中的不足,二者是“意外的盟友”[10]。基于以上两种理论,国内学者汪宝荣提出“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11]。该模式包含项目发起、翻译生产和译作传播三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都需要构建一个特定的行动者网络,然后三者紧密连接,共同助力作品的译介与传播。
鉴于项目过程是制订翻译出版计划的前提,也是展开实施项目本身的起点[12],本研究拟基于社会翻译学理论,聚焦中国武侠小说英译的项目发起过程,探讨具体过程中行动者网络的构建和运作。研究以传统武侠小说和网络武侠小说为对象,并分别以《射雕英雄传》和《盘龙》为个案,考察翻译场域各个初始行动者的惯习、资本和翻译网络的结合,从项目发起角度分析武侠文学外译机制,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可借鉴的项目发起模式,助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武侠小说是中国特有的大众文学类别,集大成者当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因此金庸有“武林霸主”之称[13]。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的武侠小说就陆续被译介到东南亚各国,金庸的15部作品译介更是成为现象级热潮,日本甚至有金庸小说译文全集。相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出版盛况,英语世界翻译出版的武侠小说则屈指可数[5]。20世纪末武侠小说开始进入西方世界,其中以金庸的武侠小说英译本数量最多。早年间金庸的三部小说英译本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类出版社发行翻译类图书大多用于教学和研究,其目标读者是对中文感兴趣的学者和学生,并不是为了营利或畅销,因此定价偏高,读者寥寥。这些因素导致金庸作品销量平平,并未进入大众视野,传播范围和接受程度都十分有限。
实际上,武侠小说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4],故事的传奇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都决定了其作为大众读物的特征,在海外的传播也理应走上商业化的出版之路,所以英国著名商业出版社麦克莱霍斯面向全球发行《射雕》四卷本中第一册《英雄诞生》(AHero Born),短短一个月内就收获诸多海外读者关注和主流媒体好评。2021年3月,《射雕》最后一册英译本《破碎的心》(AHeart Divided)也出版完成,至此,这部享有盛誉的武侠小说已全部被翻译成英文。与之前的三部小说英译本相较,《射雕》英译本出版畅销,好评如潮,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中国武侠的热浪。
作为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射雕》英译项目的发起、筹备到最后完成历时近十年,其成功的运作模式也为武侠小说走出去提供了典范。本节将聚焦《射雕》的项目发起过程,从社会学角度探究初始行动者所携带的资本与惯习、项目发起的行动者网络构建及运作特征。
根据汪宝荣的“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构建行动者网络需要一个或几个“初始行动者”,他们带着自身塑造的惯习和积累的初始资本进入翻译场域,参与翻译场域的实践[12]。
发起《射雕》翻译出版项目的“初始行动者”是译者郝玉青。郝玉青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瑞典人,丈夫是中国台湾人,这种多元文化的家庭背景对她的翻译生涯产生了巨大影响。她本人先后在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研读中文和历史专业,并曾在台湾师范大学语言中心交换学习,丰富的教育经历及扎实的多语能力形成了她进入翻译场域的初始惯习,也为她日后从事文学翻译积累了文化资本。在台湾学习期间,她接触到中国的武侠小说,并对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金庸武侠小说充满兴趣,她曾表示翻译金庸的武侠小说“对所有从事中译英的译者来说,这样的机会都是梦寐以求的”[14]。对金庸作品的喜爱以及金庸武侠小说在国际文学场域的影响力,都为日后郝玉青翻译其作品埋下伏笔。此外,郝玉青“翻译出版人”的身份也让她成为《射雕》翻译的不二人选。在翻译《射雕》之前,她曾翻译过中国其他作家的作品,如艾米的《山楂树之恋》(Love under the Hawthorn Tree)和阿乙的《下面我该干些什么》(A Perfect Crime)等,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相对深厚。同时她还是一位文学出版代理,有多年从事中文图书版权经纪工作的经验,也深知国外图书市场受欢迎的文学类型,翻译和出版代理人的工作经历让郝玉青在翻译场域形成了专业惯习,同时也积累了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
《射雕》英译本的项目发起网络中人类行动者包括译者、版权代理商、出版社,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原作和译作。各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相互联结,共同促成《射雕》英译项目的顺利发起,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项目发起网络示意图
2012年,郝玉青决定翻译金庸武侠小说。在翻译之前,她利用自己在从事版权代理时积累的人脉即社会资本向英国著名的版权代理商皮特·巴克曼(Peter Buckman)推荐金庸及其作品,两人都认为《射雕》是向西方出版界介绍中国武侠的绝好方式。郝玉青首先在巴克曼的建议下摘译了《射雕》样章,并在简介中特别强调了金庸小说的文学价值及其在国际文学场域的号召力,即利用原作的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引起出版社的兴趣。随后由巴克曼将其推荐给英国出版界的一些大人物,并引起了麦克莱霍斯出版社的浓厚兴趣[14]。该出版社在创始人克里斯托弗·麦克莱霍斯(Christopher MacLehose)的带领下,一向致力于将世界上优秀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介绍给普通民众,在业界声名卓著,在经济资产、版权交易、传播宣传等方面积累了雄厚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这些都为《射雕》在文学翻译场域增加了竞争力。郝玉青基于此前从事版权代理塑造的惯习,敏锐地发现了麦克莱霍斯出版社定位与《射雕》属性的契合之处,因此在进行作品推介时将《射雕》称为“中国的《指环王》”,利用《指环王》在文学场域积累的话语符号资本,借助中西方文化的共通点,吸引读者和出版人的兴趣,而这句话也成为出版商和媒体后期进行宣传的标语。在郝玉青和巴克曼的积极推介下,麦克莱霍斯出版社成功进入《射雕》的项目发起网络。不仅如此,该出版社还签下金庸“射雕三部曲”的另外两部《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英译本的版权出版,并计划分成十二册,一年推出一册。
与出版社达成合作后,郝玉青承担起《射雕》的英译工作。但在翻译过程中她发现这项工作长期而复杂,独自翻译难度很大,因此在2014年邀请好友张菁(Gigi Chang)加入。张菁拥有戏剧和博物馆翻译的多年经验,在翻译场域也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人商议后,决定由郝玉青翻译一、三卷,张菁翻译二、四卷,并且保持行文风格的统一,以便为读者提供总体一致的阅读体验。
2018年,《射雕》英译本第一卷正式出版。一方面,麦克莱霍斯出版社以亲民的14.99英镑定价在伦敦各大书店进行销售,并开通在线阅读、电子书等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另一方面,邀请英国多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评价,扩大受众读者。在这些措施的加持下,《射雕》英译本不仅销售火爆,在亚马逊英国网站上也收获诸多正面评价,翻译质量和主题内容得到一致肯定。
由上述分析可知,《射雕》英译项目由既懂翻译又了解市场的郝玉青发起,由商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进入商业图书流通渠道,再通过媒体和书评人加大推介力度。初始行动者凭借自身惯习的介入以及资本的不断转化,通过滚雪球似的招募和被招募的过程,吸引原作、译者、代理商、编辑、出版社、译作等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纷纷加入项目发起网络,各行动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译作在海外传播的项目发起。《射雕》英译本的成功发起和运作使其成为“爆款”,但郝玉青表示,她希望《射雕》英译版的“成功”不是指这一本书卖得好,而是能将影响力扩展到中文作品的其他形式,带动其他作品[14]。事实上,《射雕》英译本的大获成功并广受关注,确实为中国武侠小说进入西方市场的大门“撬”开了一条缝,希望这扇门能够随着日后每一个成功译介的案例进一步打开,从而吸引更多的西方读者了解和接受中文作品和中国文化。
除传统的纸质出版媒介外,网络平台也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对外译介传播贡献了巨大力量。2021年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显示,到2020年为止,中国已向海外输出10000余部网络小说,包括4000部以上的实体书授权,超3000部的线上翻译作品,订阅网站和相关阅读APP的用户多达1亿。中国网络文学已传播至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效果明显[15]。在众多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翻译平台中,由赖静平创建的Wuxiaworld网站被认为是“网络文学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开端”[16],目前已拥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两百余万粉丝读者。Wuxiaworld最初通过翻译中国网络武侠小说吸引了海外武侠文化爱好者,其作品是集传统武侠、修仙、奇幻、魔幻等题材为一体的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内容清楚易懂,语言浅显明了,风格与西方流行的魔幻小说类似,因此能够轻易超越国界并引起海外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盘龙》(Coiling Dragon)是第一部在Wuxiaworld上更新连载的英译中国长篇网络武侠小说,其新鲜的东方元素让西方读者第一次感受到中国网络武侠小说的魅力。本节将聚焦《盘龙》英译本的项目发起过程和Wuxiaworld网站的运作机制,从社会学角度探究译者如何凭借自身的惯习和资本发起并实施翻译项目,再通过自主招募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构建并运作行动者网络。
《盘龙》英译本的项目发起和Wuxiaworld网站的建立都是由美籍华人赖静平一人促成的。赖静平自小随父母移民美国,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对中文很感兴趣,曾一边读大学一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中文三年,毕业后成为一名外交官,致力于为中美关系作出贡献[17]。赖静平痴迷于中国的武侠小说和电视剧,但国外几乎没有相关资源,因此他在提供亚洲影视和书籍讨论的Spcnet论坛上和一群国外武侠迷共同接力,希望用六七年的时间将金庸和古龙等人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但由于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过多,非常考验译者翻译水平和西方读者的理解能力,所以最终读者不多,人气不高。赖静平所接受的家庭教育、职业经历以及翻译实践等活动塑造了他热爱中文并致力于翻译中国武侠小说的惯习,学习中文的经历和翻译武侠小说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又帮助他积累了内含形式(embodied state)的文化资本,所翻译的武侠小说则构成了他客观形式(objectified state)的文化资本①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包括三种形式:内含形式(embodied state)、客观形式(objected state)、制度形式(institutionalized state)。内含形式指的是一个人的审美能力、语言能力;客观形式体现为文化产品;制度形式是一个人的文凭或奖项等。。他凭借自身塑造的惯习生成了翻译《盘龙》的方案与计划,成为《盘龙》英译项目发起的初始行动者,也是行动者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盘龙》英译项目发起网络中的人类行动者包括译者和读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原作、译作以及互联网技术,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盘龙》英译本项目发起网络示意图
在一次论坛分享活动中,赖静平偶然间关注了网络作家“我吃西红柿”的武侠小说《盘龙》,发现这是一个以“剑与魔法”为背景的西方故事,人物名称都符合西方的表达习惯,很容易吸引英语读者;而其中融合的灵异武功、志怪神话等中国文化元素又极易引起西方读者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可译性。赖静平基于自己热爱武侠小说的惯习和翻译传统武侠小说时所积累的文化资本,计划用四到五年的时间,采取在线连载更新的方式,完成这部数百万字的网络武侠小说的翻译任务。刚开始翻译时,他将《盘龙》英译文发表在Spcnet论坛上,供武侠小说爱好者阅读和讨论,并在Lightnovel网站同步发布最新章节以吸引更多读者。《盘龙》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打通了海外读者的快感通道,加上赖静平忠实易懂的翻译,吸引了大量读者的浏览,点击量一天甚至高达十几万次。随着《盘龙》在论坛上意外走红,一位粉丝读者为了感谢并鼓励赖静平坚持翻译,主动对他进行了捐助;而作为回报,赖静平则多翻译了几个章节。随后陆续有更多的读者不断捐款,鼓励赖静平翻译更多章节,而更新的译文又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形成“翻译—捐助—分享”模式。这套模式使读者成为译者的“赞助人”,通过捐助译者的方式直接参与到《盘龙》英译本的项目发起和翻译生产之中,从而改变了以往读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
由于论坛读者对《盘龙》译文的热烈追捧,赖静平决定创建一个专门网站来更新和发布《盘龙》译文,也更方便译者和读者的交流,于是在2014年12月,中译英网络小说翻译平台Wuxiaworld面世,而《盘龙》则成为网站翻译更新连载的第一部中国网络武侠小说。随着粉丝读者的口口相传以及《盘龙》译本的持续更新,Wuxiaworld网站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站点击量也变成了一天三十几万,赖静平便辞去工作全心投入《盘龙》翻译和网站运营,同时招募更多译者加入网络武侠小说翻译。此外,Wuxiaworld网站还开设板块专门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发布包括中国网络武侠小说背景知识在内的各种辅助资料,如《道教基本入门指南》《武侠、仙侠和玄幻文学术语表》等,以助力译者完成高质量翻译。
由上述分析可知,与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过程不同,在《盘龙》英译本的项目发起行动者网络中,互联网技术这个非人类行动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由于数字技术的革新,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出版也走上了数字化道路,译者不必依靠自身在传统翻译场域内积累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以招募出版社,如《盘龙》项目中,译者赖静平仅凭个人喜好及自身积累的文化资本,就可以招募互联网这个非人类行动者参与到项目发起网络,而不受传统权力场域的诸多限制。其次,赖静平利用网络的便捷性,采取更新连载的方式将《盘龙》英译本发布在Wuxiaworld网站,读者通过捐助和讨论的方式促进译者的更新频率,提升译文的翻译质量,使读者能直接参与到整个项目发起和翻译生产传播过程。最后,在《盘龙》英译本的传播过程中,没有传统纸质图书出版机制中的权威书评人的推广这一步骤,只借助普通读者粉丝在网站上的碎片化评论来推广《盘龙》英译本,将文学批评的话语权从少数精英读者扩展到大众读者。
由中国武侠小说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可知,中国文学正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包括武侠小说在内的中国文学,其对外译介和传播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要想更加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魅力,真正体现文化大国的底气与自信,未来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努力并持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8]。中国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立体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学对外翻译项目的路径和效果,我们认为,在社会翻译学视域下可以从项目的选题、发起、译者和出版等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在选择翻译作品时,应该尽量考虑既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又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选题。首先,在海外受到读者追捧的网络武侠小说大多围绕“草根”主角的成长展开,主角在一步步历险过程中改变了历史走向,重建了世界秩序,并始终关怀人类终极命运。这类网络武侠小说能抒发人类最共通的基础情感,满足人类最根本的欲望需求,拥有穿透不同文化背景的巨大能量[19]。其次,传统武侠小说如《射雕》等因富含中国文化元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译性,因此在宣传方面特别强调了故事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属性,利用中西方文化中的同一性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正如郝玉青在《射雕英雄传》的序言所说:“这个故事里的爱、忠诚、荣耀,以及个人对腐败官僚的抗争、对入侵者的抵御,又是每一个故事都渴望拥有的”[20],从而在情感上得到目标读者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在选择中国文学外译项目时,尤其需要注重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并有机融入中国元素和中国智慧,使西方读者觉得中国文化既亲近又神秘;而在宣传项目时则可以借助东西方的类似感情内核,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激发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项目发起是中国文学作品外译实施的起点,应该积极探索中外合作的项目发起模式。如《射雕》和《盘龙》的项目发起人分别为国外译者郝玉青和赖静平,译者发起翻译项目全凭自己对于武侠小说的喜爱,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无法保证中国武侠小说的持续走出去。在未来可以尝试中外合作的翻译项目发起模式:由中方选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学作品,由西方根据市场和读者兴趣终选作品,并对作品宣传助力。中方机构既可以是中国外文局这样的官方机构,也可以是关注某种文学类型的民间组织;而合作的西方出版机构可以是知名的商业出版社,也可以是受到读者欢迎的翻译平台。在中外机构各展优势的通力合作模式下,可以保证中国文学持续稳定的高效输出,作品更加丰富,质量更加上乘,也更容易得到西方读者的接受。
随着中国文学外译作品越来越多,在选择译者时,应该更加注重译者的多元身份。例如《射雕》译者郝玉青出版代理人的身份使得她更加“有人脉,懂市场”,所以能够敏锐地抓住《射雕》与西方奇幻小说类比过程中的特点,并将其作为卖点向出版机构推介,而这种传统译者所不具备的经验成功助力了《射雕》英译本的出版。《盘龙》译者赖静平既从事翻译实践,也管理Wuxiaworld网站的运营工作,与读者之间互动频繁,因此对读者的阅读期待非常了解。相比之下,过去仅负责翻译的译者已无法满足当前海外市场对于翻译人才的要求,因此应该注重译者与出版相关的其他身份,挑选既懂翻译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和传播。
客观来说,在欧美国家凭借出版社途径大规模地输出中国文化并不容易,因此可以考虑,像武侠小说这样类型的文学对外译介可以另辟蹊径,不拘泥于出版社一种模式,而是可以借鉴Wuxiaworld网站的经验,依托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开展具体活动。网络文学可以在官方机构的支持下,对内容、版权和翻译质量进行合理规划,这将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突破口。此外,麦克莱霍斯出版社计划将“射雕三部曲”英译本每年推出一册,那读者要等待12年才能读完,其阅读热情可能会消耗殆尽。因此出版社可以借鉴网络武侠小说的出版模式,在网络平台上采取连载追更的方式发布中国文学作品译文,这种随译随发的模式既能节省传统纸质出版的发行排版时间,又能始终保持读者对作品的关注度,同时还可以根据读者的及时反馈调整翻译策略,将会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本文以社会翻译学为框架,以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网络作品《盘龙》为个案,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中国武侠小说英译的发起模式,阐述其译介传播模式。研究发现,在武侠小说外译活动中,不仅作者、译者、出版商、书评人等人类行动者发挥了作用,原作、译作、网络、媒体等非人类行动者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各行动者相互影响,环环相扣,共同促成了中国武侠小说在海外的顺利传播。未来对包括中国武侠作品在内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译介传播时,可以更加注重作品中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国文化特质的融合、加强中外合作的发起模式、挑选多元身份的译者、更加重视网络出版,从而打破中国文学英译作品在西方文化生产场域边缘化的困境,推动中国文学切实有效地“走进”西方读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