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2022-02-09 03:06:27黄小琴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8期
关键词:双减实验教学物理

黄小琴

(怀集中学 广东肇庆 5264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和进一步落实,极大地冲击了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体系。其中,在“双减”政策下,对于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政策的实施,旨在更好地提高作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双减”政策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学校和教师将减负变成了“放养”,并且,在“双减”政策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以“减负”为借口而出现学习不集中、不认真等方面的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为此,如何更好地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已经成为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了。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问题

一方面,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路大多受以往经验丰富教师的影响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然而,在另一方面,也容易局限教师的教学思路,片面地认为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和思路,进而就容易局限了教师的教学发展。

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通过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来进行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管理课堂,把握课堂教学进度。然而,初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较大难度的学科,在缺乏课外培训的加持下,许多学生就难以完全掌握物理知识,并且,物理教学中常常以公式、理论性的知识为主,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对于理论性的知识丧失学习兴趣,进而降低其学习积极性。

2.教学模式问题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贴近生活的学科,其本身就具有较为深厚的教学价值。但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发掘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和价值性,进而导致学生难以全面了解物理知识。许多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度注重于理论性的物理知识教学,这就容易导致在缺乏校外培训等方面的辅助性教学后,许多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容易存在着一知半解的问题。并且,尽管部分课堂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这就不仅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容易影响着物理课堂的教学进度。

3.教学内容问题

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在新时代下,新课程要求学生应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学会举一反三和与时俱进,这就对于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大多以物理教材为依据来进行物理的内容教学。这就容易局限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范围和深度,也不利于学生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不断地拓宽自身的教学视野,在教的过程中,也不应停止自身的学习脚步[1]。

4.作业设计问题

作业设计作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中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而针对性地制定出后续的教学计划,并且,作业设计在学生巩固物理知识、拓展物理学习范围等方面也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然而,在当前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作业设计问题。“双减”政策除了对于校外相关培训机构进行整顿,对于校内的作业布置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学校应适当地减少学生的作业压力,以便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减负”,这就对于作业设计的质量具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学校的作业设计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教学效果方面也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推动性作用,这就无法有效地应对“双减”政策下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二、“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

1.重视物理教学,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观念

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需要重视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营造出良好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氛围。

(1)创新观念

作为新时代的物理教师,应树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教学观念,既要取其精华,也要去其糟粕,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开设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应逐渐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充分继承优秀教学经验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新型教学观念,并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宜自身教学发展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并且,还应尽可能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强化自身的发散性思维,以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观念和思路来为物理课堂教学开拓更多的可能性。

(2)突出主体

新课程背景下,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越来越关注。这就要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课堂教学。学生作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应注重革新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逐渐转变为引导性作用,从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结构逐渐转变为教师为辅、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来开展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2]。例如:以“测量长度和时间”为例,在开始讲解长度和时间的相关测量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课前导读在教学中的优势,充分利用课前导读的时间,开展相应的课前游戏,通过采用提问式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在10分钟内对周围事物的长度进行测量,看谁在一定的时间内测量的事物长度最长。有的同学测量头发,有的同学则测量教室的黑板。在比较出长度后,教师对于测量长度最长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提问学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测量的,以及是否有其他测量长度的方式,从中得出可以通过尺子、既定长度物体以及卷尺等多种形式进行测量。这就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活跃课堂氛围。

2.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形式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板书+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而部分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也仅仅只是将教材中存在的知识内容进行罗列,并且没有相应的创新和拓展,并且,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形式也严重违背了初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性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阻碍性的作用。为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来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形式。

(1)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物理本身对于学生的探究性和发散性能力就具有一定的要求,作为逻辑性和思考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物理的难度,就需要借助问题情境的作用,通过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思考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3]。在尝试科学探究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例如,以探究摆的奥秘为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钟表摆动快慢原因的思考问题进行提问,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提问学生钟表转动快慢原因分析,组织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互相探讨,并结合生活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学生思考的观念进行辩证分析,进而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创设情境教学

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为此,这就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来开展实验教学,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实验教学中。例如:以“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为例,声音在生活中无所不在,而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却具有许多,为此,教师则可以通过开展真空如何传声、听水中传出的声音、隔墙听音等三个传声实验,利用不同介质的传声场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在亲身实验中探究在固体、液体、气体等三种介质中,哪种的介质传声效果最好?进而能够得出,气体中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最差的结论,进而既能增添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能引导性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的物理知识,强化物理学习效果。

3.采用媒体技术,丰富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

现如今,外界的新鲜事物不断增多,对于学生的诱惑也在不断增强。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对于外界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这就使得单一性的物理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为此,这就需要注重采用媒体技术,来进一步丰富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内容。一方面,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涉及了视频、音频、动画等多个环节,这就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此,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可能性,丰富物理的课堂教学形式。

例如,以“怎样认识力”为例,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了更好地列举出力的事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寻找出更多关于力的教学事例,以动画、音视频的形式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力的作用效果,也能通过多媒体来延伸出更多的教学知识内容,如通过播放磁铁N、S级之间的吸引关系和排斥关系,以及孩子玩耍碰碰车的视频案例,来形象地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另外,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则应更加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积极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新鲜的事物,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精神世界,才能更好地胜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4]。

4.做好课后评价,优化物理教学的作业设计

良好的教学评价工作对于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性意义,为此,这就需要注重做好课后评价,优化物理教学的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对于作业设计的数量有了较大的把控,而为了更好地弥补作业数量上所带来的缺陷,这就需要注重优化作业的设计质量,在作业设计优化中,应注重优化两方面的作业设计。

一方面,应优化巩固类的作业设计。作为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内容,应保障作业内容设计与课堂教学知识的一致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宜各个学习情况学生的作业设计。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深层次的作业设计;而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而言则应选择适当的作业设计。

另一方面,应优化拓展类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除了巩固性作用外,还具有拓展性作用,这就需要注重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设计的类型,除了文字类的,还可以包含实验、研究报告、小组合作、教具制作等形式的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性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还可以将学生们的作品加以展示,进而既能有效地激励学生进行作业完成,也能更好地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

此外,教师还应及时做好课后的评价工作,全方位评价学生在课堂中以及作业完成中的表现,以正面的鼓励为主,以此来提高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师、学生等主体都应重新审视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在课外作业压力以及培训压力的逐渐降低下,为了更好地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除了需要依靠于课外和校外的相关教学培训外,还应回归于课堂教学本身,从物理课堂教学本身开始着手,既要注重初中物理的“教”,也应重视初中物理的“学”,不仅应充分遵循和落实“双减”政策,也应意识到“双减”政策对于教师和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当前“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和转变初中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加适合“双减”政策的教学形式,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而有效地弥补“双减”政策下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双减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处处留心皆物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