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科技时代,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2-02-09 02:31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潘立平
亚太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科技时代指数函数中学数学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潘立平

科技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辅助教学的工具,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所实施的教学策略难免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以致教学质量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会主动了解新的教育资源,融入科技时代,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思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方式,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学习欲望,不断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精彩的中学数学课堂。

一、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一)丰富教学形式

中学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常常令一些学生感到恐惧,缺乏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且往常教师常常应用灌输的教学策略授课,进一步加大了课堂的枯燥程度,使得中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科技的发展让教师有了良好的辅助教学工具,使得课堂上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效果也在不断向好迈进。

(二)提高学生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上缺少学生的参与,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课堂。科技的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主观能动的参与意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越来越充满自信,也让数学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落实更加全面、充分。

二、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

(一)创造课堂活力

信息技术是科技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是当下展开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事实表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一改往常枯燥的课堂氛围,为课堂创造了满满的活力,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力量。

(二)发展学生身心

“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学生的身心发展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关注。科技时代下信息技术资源的应用,能够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发展。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既能够创造课堂活力,还能够践行“双减”理念,使得教育教学事业得到更好发展。

(三)提高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教师奋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社会共同期盼的。但是教育资源的匮乏、教学策略的单一,使得教师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出现,丰富了教师获取信息的形式,使得课堂活力与学生身心都在向好发展,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科技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此,拥有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可以优化自身的教学水平,也能够同学生拉近距离,创造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用行动融入科技时代当中,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策略,在课堂上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充分提高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质量。以下将结合笔者自身从教实践,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展开具体论述。

(一)导入直观画面,集中学习精神

创建直观画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精神更加专注,这是信息技术最基本的功能。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符的直观画面融入课堂导入环节,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让学生以集中的学习精神去探究数学知识,获取数学技能,从而助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取得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将数学核心素养更好地在学生身上渗透,达到创造活力课堂、提高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质量的目的。

以“基本立体图形”这一节为例,经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可以确定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认识旋转体,熟悉圆柱、圆锥、圆台、球、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明确其分类后为后面学习直观图做铺垫,从而锻炼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这是学生高中第一次系统接触立体几何知识,考虑到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薄弱的原因,笔者将应用信息技术导入直观画面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在活动导入阶段,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了本节课所需要了解的重点图形,对学生说道:“请大家联想生活,尝试着写出这些图形的特征。”从而给予学生充分活跃思维的时间。然后,笔者基于信息技术所呈现的实物模型,分别引导学生探究圆柱、圆锥、圆台、球、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从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由此提高了学生运用特征描述简单物体结构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学习趣味。最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将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进行了完整的总结,希望学生课下可以及时复习,为后续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打基础。

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导入直观画面,让学生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保持集中的学习精神,从而有效展开对学生的点拨,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并极大程度上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为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增添了力量,切实在科技时代下提高了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质量。

(二)提出有效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能力,长期以来,教师都在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但是提出问题的方式有所偏差,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在科技时代下,教师应彻底转变“题海战术”的教学思想,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媒介,提出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的有效问题,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自信,希望学生以愉悦的心态,不断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令中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取得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效果的优化。

以“指数函数”这一节为例,通过对教材的充分研究,可以确定教学目标是要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使学生能够对底数进行分类,可以利用图像、解析式对指数函数的性质进行归纳。从而发展学生的函数思想,提高学生研究函数规律、方法的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将利用信息技术将问题循序渐进地提出,让学生以活跃的思维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

在教学初始环节,笔者应用信息技术播放细胞裂变的视频片段,对学生提问道:“谁能够用函数表达式来表述刚刚的细胞裂变现象?”从而以趣味的视频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指数函数”的课题。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f(x)=2n”这一函数,帮助学生认识指数函数中的底数、指数,与学生共同探讨指数函数的定义,使学生认识到“f(x)=an”是指数函数的表达式,进而对学生提问道:“若a<0,a=0,a=1,会有什么问题?”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图形,指导学生探究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在师生对话中,使学生懂得了指数函数中a必须大于0且不等于1之后,笔者从图像和解析式两种角度出发,让学生探究指数函数的有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根据学生的解答结果做了进一步的指导。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学生强调了形成函数思想的重要作用。

这样,通过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媒介,基于教学目标将问题有效提出,从而活跃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使学生以集中的学习状态探究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充分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形成了课堂生机,优化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最终取得了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效果的优化。

(三)播放微课视频,提高学生效率

微课视频是一种将时间碎片化的学习形式,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有简单了解,因此在课堂上播放微课视频有利于教师授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视频,在课堂活动中应用,使学生对待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投入,从而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微课巩固课内知识的意识,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有效开展中学数学教学活动。

以“对数”这一节为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通过求指数函数的反函数,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进而能够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可以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因此,笔者将在课堂上利用微课视频授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认识到事物间相互转化的道理。

在活动初始环节,笔者通过信息技术播放了与指数函数相关的微课视频,让学生熟悉了已学的理论知识,为学生熟悉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奠定了思维基础。然后,笔者对学生提问道:“数形结合在探究指数函数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进而开始引导学生用比较和联系的观点分析指数函数的有关问题,由此在使学生熟悉指数函数内容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转化思想。之后,笔者通过一些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了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简单应用,由此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到理性研究,由浅入深地加深了学生对对数函数的理解。最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放在一起的微课,并希望学生课下可以时常观看,巩固知识。

这样,通过播放微课视频,以碎片化的时间将学生的精神状态在课堂上集中,令学生以较高的学习效率收获对数函数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主动学习的意识,切实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以优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顺利实现了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引入生活情境,呈现学科价值

中学阶段学生的时间较为紧张,数学知识的难度较大,常常容易忽略学习内容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科技时代下,教师要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呈现学科价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使所授内容回归生活,让学生可以发现数学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事半功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观念,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构建精彩的中学数学课堂。

以“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节为例,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可以确定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属于概念课,重在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培养学生的随机思想,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认识世界。考虑到学生处在学习紧张的中学时期,笔者将利用信息技术融入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随机事件,懂得概率的概念以及意义。

首先,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现实生活中人们关于天气、保险、彩票的对话情境,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而让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思维,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描述这三种事件,从而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然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动态演示抛硬币的试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确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进而引导学生归纳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概率含义的正确理解,促进了学生统计观念的发展。之后,笔者以简单问题进行随堂检测,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对学生展开指导,加深了学生对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理解。最后,笔者希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常常回忆数学知识,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和实际问题,发展自身的应用思维能力。

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引入生活情境,呈现学科价值,也落实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要求,从而充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富有活力的课堂当中激发了学生将理论与现实联系的学习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初步培养了学生数据统计的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形成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意识,充分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构建了精彩的中学数学课堂。

(五)拓展教材知识,丰富学习内容

中学的数学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在以往科技资源匮乏的教学时期,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能力,往往只能完成基础的教学目标,既没有进行知识拓展的时间,也缺乏拓展教材知识的意识。但是在科技时代下,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时机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材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助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呈现精彩的中学数学教学效果。

以“诱导公式”这一节为例,经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可以确定教学目标是要学生掌握诱导公式的简单综合运用,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对称变换思想,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促使学生养成勤于联想、善于探索的习惯。基于此,笔者将利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诱导公式的理解,并强调诱导公式对学习后续知识所起到的作用。

在教学初始环节,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单位圆,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对称变化思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然后,笔者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其他的诱导公式,希望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之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成果,结合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分析诱导公式,并利用基本的三角函数图像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进行了整体归纳,希望学生可以在课下继续熟悉,深入自身数学思想当中,和同学对这节课的学习体会进行交流。

这样,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材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前后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在丰富学习内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联系前后知识学习的意识,优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增添了力量,让学生面对数学课堂有了更加积极的参与情感,顺利实现了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呈现精彩中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目标。

总而言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能力也应随之不断改善。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兴事物,以更多类似于导入直观画面、提出有效问题、播放微课视频、引入生活情境、拓展教材知识等策略授课,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态度不断走向主动,促使数学成为学生的兴趣学科,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求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质量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科技时代指数函数中学数学
汪星人:准备好进入科技时代了吗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浅谈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