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语文新闻作品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2-02-08 07:08谢赛楠高春燕
经济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裁高中语文目标

●谢赛楠 高春燕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新闻传播亦是如此。信息时代对人们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故而在新闻作品教学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 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7 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新闻作品作为实用性文本之一,其教学也应该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对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的普遍特点,提高他们阅读、编写、写作新闻以及评论新闻的能力。

一、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现状

新闻作品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是这种文体的显著特点。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生活中的实用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在此背景下,新闻作品作为典型的实用性文本,大多教师对于新闻作品教学较为重视,在实际教学当中注重对于新闻标题、特点以及六要素的分析与解读。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新闻文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教学目标模糊

新闻作品作为实用性文本,与文学类文本不同,其阅读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满足特定情境下表达与交流的需要,主要侧重能力目标。因此,新闻作品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获得一些陈述性知识外,还应当使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处理新闻信息的能力和思辨品质,形成与表达自己的价值评价。而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新闻作品教学目标的把握并不明确,教学侧重点多为掌握新闻文体知识,而忽视新闻作品的评论与写作等实践性目标。

在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中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模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课标的解读不够深入。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在教学中逐渐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制定更加系统、长远的育人目标,但是对于课标某些方面的解读有时还不够深入。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提到“新闻传媒类文本”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提示”,指出在新闻作品教学中“应该达到什么目标”“选择什么教学内容”等。可见教师只有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才能制定更加清晰准确的新闻作品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于新闻作品缺乏具体分析。教师将笼统的教学目标一以贯之地用于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教学。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了新闻作品的教学目标模糊。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闻作品体裁丰富,教师应该贯彻课标要求,抓住各种体裁的特点,设置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二)新闻教学模式固化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新闻教学模式固化包括教学方法与程序的固化。高中语文教师在新闻作品教学中往往采用讲解法,教学多围绕“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理清脉络,把握文章结构——把握中心和主旨”这一程序展开。实际上,新闻作品的体裁分为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那么教师就不应该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程序处理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这种固化的新闻作品教学模式根源于教师对“以学生为本”这一根本理念的忽视。教师在传统教育模式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常常以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堂成为教师主导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几乎是被动接受的状态。由于教师的一言堂,缺少课堂的互动和生成,长此以往使得教师的新闻作品教学模式较为固化。因此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本位,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打破固化新闻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新闻兴趣,培养学生的新闻解读、评论以及写作能力。

(三)新闻教学内容僵化

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中,教师多将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必修教材中的经典新闻作品以及选修教材中更具时效性的新闻作品。而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教师仅仅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新闻作品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课外新闻资源,其内容之庞杂、体裁之丰富可以拓宽学生新闻视野,提高学生新闻兴趣。另外,新课标要求通过新闻传媒类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文本、撰写文字分析报告,并且尝试新闻写作。基于此,新闻作品教学应包括新闻阅读教学、新闻采访教学、新闻写作教学以及新闻评论教学,而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侧重于新闻阅读教学,学生只掌握新闻的普遍特点和结构特征,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学。

新闻作品教学内容固化主要是由于在高考“指挥棒”下,老师和学生盲目追求分数,使得语文教学目的较为功利、教学模式较为固化以及教学手段较为形式化,那么在这种影响下新闻作品教学也呈现出其内容的局限性。但是随着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锻炼批判思维和评论能力,并且为他们以后形成新闻素养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转变观念、放宽视野、打破固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

(四)新闻教学评价体系欠缺

如今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评价形式主要采用笔试和口头提问,评价标准主要是分数与教师评价。此外,在评价内容上主要考核学生新闻阅读的能力,侧重于新闻文体知识以及文本解读方面的考量,很少对学生新闻评论与写作能力等进行评价。

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评价的片面化、形式化,主要由于在新闻作品教学中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方法较为固化以及评价内容较为片面等。然而这些方面又是建立健全新闻教学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建立完善的新闻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对于新闻作品教学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就必须改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内容上的不足。

二、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策略

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让学生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并且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1]针对上述问题和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试图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新闻作品教学策略。

(一)明确新闻作品教学目标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明确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学设计,以目标为导向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新闻作品知识,提高新闻作品阅读技能的同时,学习运用新闻语言表达与交流,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1.解读课标,明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学目标依据它制定,教学活动根据它展开。为了明确新闻作品阅读教学的目标,就需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新闻作品教学亦是如此。因此,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新闻文体特征与语言特点之外,更应当培养学生快速处理信息、发表自己思想观点、做出合理评判以及独立进行新闻写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新闻作品教学任务,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分析文本,精准教学目标。在高中阶段,新闻作品的体裁主要涉及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和评论,每个体裁既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普遍特性,同时也包含各自的特点。因此新闻作品教学目标也应该针对各个体裁的特点而有所区别。例如,消息是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的新闻事实的一种文体,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和不做过多分析是其主要特点。以《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消息为例,教学目标应为复习和介绍新闻新知,掌握消息类文章特点,并且感受其魅力以及背后蕴藏的爱国之情。

(二)优化新闻作品教学模式

新闻作品的体裁丰富,结构复杂,在教学当中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对待,因此优化教学模式在新闻作品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作品按照体裁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与评论,他们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在这一篇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区分文中的新闻事实与作者观点、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讨论作者是如何多角度、分层次报道的。而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讲练结合法,布置写作任务,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进行合理阐释的写作能力。

此外,教师在设计新闻作品教学时,应该注重创新,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一成不变的传统模式。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认知新闻作品,使学生弄清新闻是什么,具备哪些特点,分为几个部分,有哪些体裁等等。这个认知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或者小组讨论完成,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自主发现或者合作探究的机会。其次,教师应以当前新闻作品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安排模拟采访活动,让学生独立或者分组制定采访目标、拟定采访方案、编写提纲等等。最后,教师要布置写作任务,切实提高学生新闻素养。新闻作品的本质是实用文,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理论,运用收集的采访资料完成新闻写作,并且可以做出合理评论。

(三)拓宽新闻作品教学内容

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的新闻作品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的统一,是新闻事实和作者观点的碰撞。这符合课标对于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要求。基于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绝不是单纯的文本解读与概念灌输,更应该让学生理解新闻事实和自己观点的关系,敢于发表自己观点、批判他人观点,学习写作方法,发展新闻创作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应该包含阅读、采访、写作与评论,只有四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新闻作品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新闻阅读方面,教师要使学生掌握新闻的体裁、六要素以及五个部分特征及作用,更要让学生感受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区别以及其背后的价值意义和作者感情。在新闻采访方面,教师可以模拟采访活动或者布置采访任务,培养学生了解新闻事实和积累新闻素材的能力。在新闻写作方面,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新闻各部分与要素的要求以及体裁特点进行新闻写作。在新闻评论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经历、学识等去评论新闻作品。

此外,还应该整合校内外的新闻资源,使学生接触到的新闻作品时代性和经典性并存,补充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新闻资源,教师也要学会利用图片声像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新闻作品教学效果。

(四)完善新闻作品教学评价体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倡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这里的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故而对高中语文新闻作品的教学评价也当多元化。例如,在评价主体上,教师不可搞“一言堂”,以自己观点代替他人观点,这样的评价未免有些片面。教师可以鼓励家长、教师、学生以及管理者都参与到新闻教与学的评价中,使新闻作品教学吸收来自各个方面的合理建议,从而促进新闻作品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较多采用定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新闻作品学习过程以及学生新闻阅读、采访、写作和评论能力的考查,不唯分数论,重视学生新闻素养的养成。

在当今社会,新闻每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高中生受其身心发展阶段的限制,在选择新闻作品时表现出盲目性和从众性。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新闻作品对高中生的积极作用,教师必须重视高中语文新闻作品的教学。因此,在语文新闻作品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拓宽教学内容以及完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新闻敏锐度,培养学生运用新闻文体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思维,使学生能够对新闻进行分析与评论,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体裁高中语文目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