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分析

2022-01-20 06:44张玉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期
关键词:抗凝血栓脑梗死

张玉婷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05)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通常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局灶性急性脑缺血,也有因异常物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中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脑组织软化、坏死。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代谢综合征等。急性脑梗死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疾病之一。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组织缺血性疾病,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中国脑梗死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 114.8/10万人,发病率为246.8/10万人,病死率为114.8/10万人[1]。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急性脑梗死患者人数之多。目前,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其救治的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血清胱抑素C(CysC)与心脑血管发生病变有很大的关系,患者的身体一旦出现不适,通过对患者CysC的检测会发现其水平发生改变,导致体内内环境发生紊乱[2]。大脑血液供求出现不平衡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失语、神经功能受损等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可观察其血液循环状态,评估是否有血栓形成[3]。本次研究中,旨在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通过对比患者与健康人群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结果的差异,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45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5~60岁,平均(52.36±2.37)岁,其中完全型脑梗死20例,进展型脑梗死25例;对照组男22名,女23名,年龄40~60岁,平均(52.37±2.14)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者;具有原发性精神疾病史、认知功能障碍者;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采取空腹血3 mL,离心处理,血清分离,利用颗粒提高投射免疫比浊法对CysC进行准确测定,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来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检测仪器为普利生c-200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批号:20120507),检测操作过程均依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进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CysC、Fg、PT、APTT检测结果,实施对比,同时对观察组中进展型脑梗死、完全型脑梗死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指标比较 观察组CysC、Fg均高于对照组,且PT、APT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检查指标比较()

2.2 观察组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CysC、Fg、PT、APTT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类型脑梗死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表2 观察组不同类型脑梗死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组织缺血性疾病,发病后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当血液流通不畅,脑血管堵塞,导致某些部位出现了梗死病变时,就出现了脑梗死。脑部梗死病变起病特别急,病情发展非常快,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脑组织坏死为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尽早治疗,一般预后效果不错,但治疗不及时,本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4-5]。临床医师及时对患者病情准确诊断,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改善预后等提供有力参考。

CysC由细胞核产生,其生成和分泌的速度是固定的,能够自由透过肾小球后被肾小管吸收并降解,在精液及脑脊液中存在较多,能够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在健康人群中,机体内凝血及抗凝机制完善,能够保持血液稳定流动,但在发生脑梗死后,抗凝机制被破坏,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CysC值会逐渐上升,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可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预判[6-7]。CysC参与血管损伤及炎性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促进作用,患者大脑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不畅通,进而出现水肿、内分泌紊乱等,最终引发肾功能异常,导致CysC排除量降低,因此患者机体内水平较高[8]。

人体在正常状态下抗凝机制和凝血机制平衡。而人体在病理状态下,抗凝机制和凝血机制会出现失衡,引发抗凝机制减弱或凝血机制亢进,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键因素,因此实施凝血功能的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常人机体内抗凝和凝血机制相互的制约来维持平衡,保证了血液既不会渗出血管外,也不会凝固在血管内。但是如果抗凝机制和凝血机制遭到破坏,引发凝血机制亢进或者凝血机制减退,进而形成血栓,血栓进入脑部动脉,最终造成脑梗死。因此,临床通过对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以便及时控制病情的进展,抑制血栓的形成。

完全型脑梗死是指在6 h内患者脑缺血的病情达到了高峰,患者常表现为完全性偏瘫,病情比较严重;进展型脑梗死是在缺血发作6 h及以上,患者症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甚至有加重的趋势[9]。但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5 h~2周,神经系统会逐渐恶化,致残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逐渐出现的脑水肿、电解质紊乱、血栓加重等,但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与完全型脑梗死比较,进展型脑梗死致死率较低[10]。

Fg主要由机体肝脏合成,其参与凝血的过程,正常范围为2~4 g/L(0.20~0.40 g/dL),当Fg超过正常的范围,即表示凝血功能为异常。Fg升高,常见于急性炎症、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等;Fg降低,见于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纤维蛋白异常症等。Fg和纤维素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极为密切。吸烟、饮酒、糖尿病等尤其是高血清三酰甘油都能引起血浆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升高,从而降低了纤溶酶原的合成。Fg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沉积于血管壁后可加速动脉粥样的硬化,并且使血液黏度增高。对急性缺血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表明,Fg水平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阻塞病患者的Fg水平较高,心肌梗死的范围也与Fg增加的程度密切相关。Fg水平升高现象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前常见。在心肌梗死病程中,再梗死多发生在纤维蛋白原水平>7 g/L的患者。研究发现,Fg含量升高可使血液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促进血栓形成。Fg含量升高时,因其分子量大、浓度高,又具有聚合作用,是除红细胞外使血液黏度增高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许多疾病患者出现Fg水平的改变,而其对血液流变学又有很大影响,造成疾病的组织、器官进一步缺血,因此临床进行Fg测定,对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价值。

PT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PT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活性的指标。PT测定是检查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抗凝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PT是判断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唯一的筛选试验,也是监测口服抗凝药用量的首选指标,它的正常参考范围时间:11~13 s;活动度:75%~115%;国际标准化比值为INR:0.90~1.15。PT是凝血酶激活前的一种物质,是机体很重要的凝血因子,它参与机体内源性的凝血途径和外源性的凝血途径。当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的时候,具有强大的凝血功能。同时又可以激活纤维蛋白原使之成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了纤维蛋白多聚体,来发挥凝血功能的作用。所以当机体凝血酶原浓度降低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各种出血性的疾病。这时候临床上通常会通过输血浆和冷沉淀来提高凝血酶原的浓度,从而来达到治疗各种因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PT超过正常对照3 s以上,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因子Ⅶ缺乏;肝病、阻塞性黄疸、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影响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力增强。PT缩短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提示凝血功能增强。同时PT还用于口服抗凝药用量的监护:临床上,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4时是口服抗凝药治疗的合适范围;如果国际标准化比值>4.5,提示应减少或停止用药。

APTT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原理:37 ℃条件下,以白陶土激活Ⅻ,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第三因子,在Ca2+参与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APTT,是内源凝血系统较敏感和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APTT是最常用的内源性凝血因子的过筛试验,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APTT延长则提示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Ⅺ水平减低;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APTT缩短提示处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CysC、Fg均高于对照组,且PT、APTT均低于对照组,可见CysC及凝血功能检查检出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同时不同类型脑梗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大,证实CysC及凝血功能检查能够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提升检出率,同时还可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猜你喜欢
抗凝血栓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伴房颤患者抗凝现状研究*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