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数据的“三全育人”研究的知识图谱建构

2022-01-19 08:56刘奕伶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聚类文献

刘奕伶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将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仅在很多重要场合对发展好教育事业做出重要指示,而且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三全育人”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理应成为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实施“三全育人”改革,不仅是对育人载体和资源的全面整合,而且事关未来育人格局的重新建构。“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高校工作者既要在思想意识层面认识“三全育人”的重要价值,也要将其转化为真实有效的具体行动,在理论与实践的协同互动中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当前,高校“三全育人”创新实践不断涌现,相关学术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为系统和全面的把握“三全育人”的研究进展提供了机遇。通过建构我国“三全育人”研究的知识图谱,既可以对学界关于“三全育人”的研究形成整体性认知,又可以为更好地实施相应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于CNKI(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论文,检索时间为2021年6月25日。通过将“三全育人”设置为主题词,共检索得到核心期刊论文160篇,在去除重复、无关键词的经验宣传、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介绍等非研究型文献后,共得到149篇符合研究需要的研究对象,文献时间跨度为2011—2021年。通过将这些文献以CiteSpace分析软件可以识别的“Refworks”格式进行导出,并按照软件要求进行初步的数据整理和转码,最终得到149份原始数据源,作为后期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的基础支撑。

(二)样本分析

在理论界,专家学者对“三全育人”的关注较早,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其中,2011—2017年发文量相对平稳,自2018年开始,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增加,并呈上升趋势(图1)。在2020年,核心文献数量达到阶段性高点(70篇)。2021年上半年,核心文献发表数量已经接近2019年全年总发文量,“三全育人”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综观2011—2021年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核心文献时间数量分布,可以发现两个相对明显的特征。一方面,2017年之前,“三全育人”研究已经为专家学者所关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这一主题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相对缺乏,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另一方面,2017年是“三全育人”研究的“新起点”。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并配套启动相关综合改革试点,实现了政策顶层设计与理论研究的协同推进。伴随着国家不断增强对“三全育人”工作的政策引领和重视程度,相关研究主题进入了更多学者的研究视野,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程度不断加深,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创出新高,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图1 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核心文献历时性数量分布

(三)技术路线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收集的149条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并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展示[2],从而形成对“三全育人”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挖掘出“三全育人”的发展脉络和一般规律。这一分析工具可以生成研究主题的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和关键词聚类,考察“三全育人”的研究重点、热点和发展方向,进而实现对本研究领域的全景式展示。具体而言,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以下步骤。首先,对CNKI数据库中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梳理,进行人工筛选和去重,将2011—2021年期间收录的符合要求的“三全育人”文献作为原始数据,并对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做出初步统计。其次,在分析软件的操作界面对相应参数进行适当设置。其中时区分段(Time Slicing)设置为2011年至2021年,网络结构(Network Configuration)中的节点类型(Node Types)按照分析需要选择关键词(Keywords)、作者(Author)和机构(Institution),将每段可以展示的最大数量(Top N)设定为N=100,其他全部选择默认设置。最后,通过运行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三全育人”研究的学者分布、机构来源、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和中心度、关键词聚类图谱等研究重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关于“三全育人”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一)“三全育人”研究的学者分布

研究学者是开展主题研究的基础支撑,研究力量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主题的进展。在CiteSpace生成的“三全育人”学者分布图(图2)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统计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对当前研究者在该领域的重要程度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可以分析对该研究主题的不同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当前,关于“三全育人”研究的高产学者相对较少,分析数据显示,有203位该领域的学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成果。张勇(3篇)、韩宪洲(2篇)、章申(2篇)、雷虹(2篇)、叶林娟(2篇)、叶志明(2篇)和王习胜(2篇)等学者对该领域关注相对较多,91%的学者围绕该主题只发表过一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同时,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不同学者多以相互独立的姿态在分布图中进行展现。

图2 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学者分布

(二)“三全育人”研究的主要机构

研究机构是开展主题研究的重要依托,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本单位重要的研究旨趣和关注重点。一般而言,发文数量较多的单位在本领域处于相对重要地位,其理论研究水平较高,研究方向具有引领作用,可以为相关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借助CiteSpace的Network Summary Table功能对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核心文献进行发文单位与发文数量的匹配分析(表1)发现,此次样本数据涉及的170家研究单位中,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篇)、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篇)、华东师范大学(2篇)、江南大学(2篇)、江苏大学管理学院(2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篇)、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2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2篇)等研究单位较为关注“三全育人”研究,其核心文献数量居于前列,对该领域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

表1 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重要机构分布

(三)“三全育人”研究的高被引文献

高被引文献作为被其他研究者引用较多的文献,一般具备创新性、重要性、通用性和可读性等特征,对其进行研究既可以衡量文献作者的研究贡献,验证研究观点,又可以凸显文献对后续研究的启发性和支持性。通过借助CiteSpace对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核心文献进行梳理,对居于前十位的高被引文献进行了考察(表2)。研究发现,高被引文献的来源刊物相对集中,其中,10篇高被引文献中有4篇来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篇来自《思想理论教育》,说明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核心文献更易于为研究者关注和引用。同时,高被引文献也反映了学界对“三全育人”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如围绕这一研究主题开展的理论意蕴、现实难题、实践路径和协同机制的探讨,明晰了“三全育人”与高校立德树人、学风建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趋势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并对全员育人如何形成系统合力、全过程育人如何实现有效衔接和全方位育人如何实现有机联动作出了系统和全面的回答。

表2 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高被引文献

(四)“三全育人”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与中心度

关键词是对研究主题的浓缩性概括,在文献计量学中,一般认为关键词的频数和中心度能够反映一段时间内关于特定研究主题的热点内容。通过CiteSpace分析软件的Network Summary Table功能,对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核心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和中心度检测(表3)。分析发现,在所有的文献数据中,“三全育人”作为最核心的关键词,合计出现了145次,从而印证了相关研究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同时,发现了一些与“三全育人”研究高度相关的关键词,如“高校”(频数28,中心度0.24)是开展该研究主题的主要场域,“立德树人”(频数22,中心度0.21)是开展该研究主题的重要目标,“课程思政”(频数22,中心度0.21)是开展该研究主题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频数10,中心度0.13)是开展该研究主题的重要方式等。其它的一些高频关键词则表征着“三全育人”研究的开展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综合改革”“新时代”“劳动教育”“学生社团”“心理育人”“高校辅导员”等研究内容密切相关。这说明高校“三全育人”改革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统筹安排,在协同施策中发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功效。

表3 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度

(五)“三全育人”研究的关键词聚类

关键词聚类(Cluster)是将具有相同属性的关键词聚集为一类,不同的聚类可以反映文献不同的研究方向[3]。分析发现,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献关键词共生成了35个聚类,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用来衡量网络图谱模块化显著程度的评价指标,该值越接近1则代表聚类效果越好,只要该值大于0.3,则表明网络视图结构显著)为0.8016,聚类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用来衡量网络同质性的指标,只要该值大于0.5,则表明聚类结果合理)为0.6008,表明“三全育人”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聚类效果较为显著,具有分析和研究价值。通过CiteSpace分析软件的系统运算,围绕“三全育人”这一核心关键词,共凸显了22个主要聚类,包括全方位育人(#0)、协同机制(#1)、学生社团(#2)、协同创新(#3)、全国教育大会(#4)、全程(#5)、课程思政(#6)、立德树人(#7)、思政教育体系(#8)、学校质量管理(#9)、“三全”育人(#10)、实践探究(#11)、青年主体性(#12)、角色定位(#13)、国际教育(#14)、理念(#15)、劳动育人(#16)、CAS理论(#17)、育人体系(#18)、时空意蕴(#19)、共生双促(#20)和师德教育(#21)。丰富的聚类结果为更加详细地分析研究文献提供了切入点,通过对主要聚类的分组考察,可以对“三全育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图3 以“三全育人”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关键词聚类

三、“三全育人”研究的核心内容

通过构建“三全育人”研究的知识图谱发现,当前学界关于“三全育人”的研究关注点主要有三个:概念阐释与理论意蕴研究、现实挑战与成因解释研究和困境破解与行动策略研究。

(一)概念阐释与理论意蕴研究

高等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国民教育,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重功能。伴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期待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既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4],其中“三全”是手段,“育人”是目标。学者们一般认为,“全员”就是将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全部纳入立德树人过程,不仅包含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政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心理学教师和辅导员,而且包括自然科学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和安保人员等[5]。“全过程”要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教师发展、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创新创业训练、国内外交流合作、教学研究与改革等各个环节相融合,同时向前打通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联系,向后拓展高等教育与就业工作之间的联系。“全方位”则倡导要形成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课堂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等多个维度的互联互通,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构筑起协同互动的“大思政”格局。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次达成一致的育人理念,以共同育人目标为导向,结合时代性和规律性领悟和把握“三全育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6],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的整合优质资源,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将这一育人理念转化为育人实践。

(二)现实挑战与成因解释研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者们对更好地实施“三全育人”改革有着敏锐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既可能来源于主观认识的不足,也可能来源于客观实践环境的不完善,更有可能是源自于对既有体制机制的路径依赖[7]。首先,全员育人面临着价值共识难以达成和任务清单较难设定的问题。高校全部工作人员形成全员育人的价值共识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然而由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导致许多教职工在潜意识中划清了自己与思政工作的“边界”,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全员育人的过程中去。同时,由于工作属性不同、工作内容存在差异和服务对象相对固定等原因,不同工作人员难以形成符合自身情况的任务清单,从而出现思政教育解释力不强和说服力不够的状况。其次,全程育人面临着衔接不畅的问题。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全部教学过程存在困难,至少以“规范性逻辑”为主导的学科与以“知识性逻辑”为主导的学科存在巨大差异,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深入探索。另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全部的生命历程面临着范围太广、要素太多和实施困难的问题[8]。最后,全方位育人涉及育人目标、育人资源、育人体系、育人策略和效果评价等多个要素,如何实现这些不同要素的融合共通和动态平衡仍然面临很多困难,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够解决。

(三)困境破解与行动策略研究

以“三全育人”改革为代表的高校高质量发展行动,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明确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部门的育人责任。首选,要注意多元育人主体的协同配合,逐渐建立起以学校育人为核心,家庭、社会和政府相互衔接的育人格局[9]。家庭要注意营造“三全育人”的氛围,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真正将家庭和社会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次,学校内部要构筑起“三全育人”的运行体系。要围绕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针对性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和教职员工通力合作的局面[10],以专兼结合固牢“三全育人”的组织保障体系。最后,要注意换位思考,以满足青年学生需求来增强“三全育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时代需求相结合,要正视和理解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以学生喜欢的育人场域、育人方式和育人话语开展育人活动。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的新形式,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及时和有效地回应教育对象的需求和关切。

四、“三全育人”研究的发展趋势研判及建议

(一)辅导员的功能定位方面

高校辅导员在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厘清其角色和功能定位,既是确保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首先,辅导员应当是“三全育人”工作的践行者。当前,辅导员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与“三全育人”的新理念新要求不相匹配的问题,如理念不牢、职责不清和成效不显著等[11]。辅导员必须从自身做起,充分认识和坚定“三全育人”理念,真正将“三全育人”理念作为开展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其次,辅导员要勇于做“三全育人”工作的主导者。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最为密切,在“三全育人”过程中拥有其他高校教职员工无法比拟的特殊优势,要充分发挥优势,成为众多育人主体的“主力军”[12]。最后,辅导员要做好“三全育人”工作的推动者。“三全育人”改革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多元育人力量协同合作。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优势,积极查找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上下联动、理顺课内外育人渠道的关系和推动育人队伍一体化,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的主体责任、整合育人资源和优化育人环境。

(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面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三全育人”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专业课程的观念引领作用[13],真正发挥课堂教育第一育人渠道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形成具有专业课程特色的教学理念。以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例,要在培养学生跨文化和跨国别交流能力的同时,加强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教育,自觉在文化交流中传承和扩散中华优秀文化。尤其在抗击疫情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在听力课堂进行疫情新闻播报,在口语课堂围绕疫情防控设计对话主题,在词汇课堂学习疫情防控热点单词,从而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和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4]。其次,要围绕“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设计和优化课程的各个环节,将思想引领作为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的行动指南,以高质量的思想道德素养巩固专业人才培养的根基。最后,要发挥高质量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引领作用。按照“三全育人”总体要求,积极打造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堂[15],选树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三)师生共同体方面

将命运共同体理念置于高校“三全育人”改革实践进程,可以更好地彰显包容互惠、和平共处和开放创新的价值主张,其中最重要的抓手就是构建涵盖众多高校育人主体的“师生共同体”[16]。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发展需求和生活方式,育人主体需要在推进“三全育人”过程中主动将自身融入教育对象,围绕利益、制度、精神和行动等具体方面,以良性和可持续的师生关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第一,构建师生利益共同体。“三全育人”并非育人主体自身的单方面行动,需要在师生双方的融合互动中创造新的共同利益,在民主、平和与自由的氛围中共同设计“三全育人”的具体愿景目标,确保师生双方在充分表达自身话语的基础上,关照彼此的核心关切和利益追求。第二,构建师生制度共同体。“三全育人”改革实践需要进行完备的顶层制度设计,充分尊重、吸纳育人主体和教育对象的意见建议,减少和消除容易导致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形成良性师生关系正常运行的稳定预期。第三,构建师生精神共同体。育人主体和教育对象对“三全育人”的认可度和归属感越强,就越容易形成精神凝聚力,从而在共同成长和共享成果的进程中建立高度信任,促使学生更好地自我实现。第四,构建师生行动共同体。通过不断强化师生的共同执行力,建立健全师生全天候联系通道和“教师—家长”联系机制,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务、后勤和就业等职能部门与学生的无缝对接,以育人主体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感染学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三全育人”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聚类文献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基于知识图谱的k-modes文本聚类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