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秋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2018年7月,中央针对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局势,首次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1]的应对策略,国家针对“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出台了系列政策,对稳定就业有着突出贡献的职业教育被摆在了重要位置。《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高职院校要大规模扩招100万学生,并“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2]。2019年3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时再次提出,“希望学校不光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还要通过完善考试招生办法,多招收一些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3]。紧接着,《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4]。
张宏亮在2020年发表的《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生源结构变动与职业教育调适策略》学术论文中做过这样的统计,“按照每年扩招百万的规模,全国共1418所高职院校,校均需增加约705名学生。而目前,我国有农民工约2.88亿,退役军人约0.57亿,下岗职工每年约0.1亿,残疾人约0.85亿,总计超过4.4亿,占全国14亿人口的三分之一,大多数接受过初、高中阶段教育,若其中历届高中生占10%,也将高达4400万人”[5]。“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共扩招116万人,首次专门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纳入高职招生范围,招生52万人,接近扩招人数的一半。”[6]数量庞大的社会生源为百万扩招提供了充足的生源补给,并且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地,社会生源的数量会更加庞大、生源结构会更加丰富、生源类型会更加多样,高职院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将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
社会生源主要包括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他们在年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社会背景、学习需求和动机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学情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社会生源进入学校后统一的身份就是学生,应该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统一管理。但是,社会生源绝大多数都是企业的员工,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已经结婚生子,具有多重社会身份,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受到多重身份的限制,而对学习的持续性、有效性等造成较大影响。
进入学校后,社会生源的学籍管理与传统生源无异,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分或课程才能毕业。多数高职院校2019级社会生源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传统生源一样,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稳定。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社会生源因受到多重身份的影响,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稳定性的特点。有些社会生源肩负养家的重任,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园学习中,只能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同时还要照顾家庭,因此,学习、工作、生活之间产生时间、空间、精力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若不能有效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其学业。
绝大多数社会生源是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的,相对传统生源而言,他们普遍年龄偏大,心理较为成熟,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和能力短板。绝大多数社会生源都对自己重新走进校园进行学习充满了希望,期盼能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改善职业和生活现状。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学习时间、个人精力、社会身份等的制约和对校园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影响,这些社会生源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提升知识储备、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实现进校时的期许,改变工作和生活现状。
社会生源重新返校学习的共同需求是知识、技能和学历的提升。但是,多样化社会生源的个体差异也非常明显,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就个体而言,“有的学生渴望多学习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实用性、技能性、应用性实训课程;有的学生希望多学习一些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7]。就群体而言,对于退役军人来说,服役期间他们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与社会的交往相对较少,进校学习主要是为了是获取学历和一定的职业技能,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实践经验相当丰富,但往往受限于学历较低或是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导致职业发展不尽如人意,进校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学历和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获得更好的待遇;对于新型农民来说,他们更希望通过学习获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新媒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而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来说,他们则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以便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百万扩招”既给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带来了机遇,又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扩招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与生源多样化呈现出四个“不适应”现象。
社会生源的学历层次、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参差不齐,学习的目的和需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只是单纯地想获得学历证书,有的是想获得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有的是想获得技能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兼顾各类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面临的棘手问题。
高职院校现有的社会生源,尤其是2019级社会生源,因为是第一年扩招,基数不是很大,所以都是和传统生源组成一个行政班,并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包括期末考试情况、课堂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而大多数社会生源都是有工作的,也几乎没有住校,课堂到课率和随堂作业完成率经常受到工作、生活等因素影响。如果使用“一把尺子”去丈量,很多社会生源的课程考核都不能通过;但如果不统一考核标准,对传统生源来说又有失公平。长此以往,课堂的到课率和教学质量必定会受到影响。
高职院校的社会生源结构日趋多样化,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有结构性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有退伍回到地方谋职的军人,等等。社会生源结构的多样化促使其学习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有单纯想要提升学历的,有需要提升技能的,有想要充实理论知识储备的,等等。面对社会生源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参差不齐、个体发展需求的不同、学习目标定位的不同,学校不能一味地强调统一性和全面性。显然,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符合百万扩招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当下,高职院校中的社会生源数量虽然还在逐渐增加,但依旧低于应届生数量,因此其教学管理方式并没有过多创新,部分学校甚至还是与之前一样实行行政班管理,没有兼顾到社会生源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在日常管理中,要求学生住校,不符合大多数社会生源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的现实要求;在学籍管理上,依然是3年制的学籍管理,不符合部分社会生源受时间和精力限制无法在3年内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要求;在教育形式上,全日制教育形式也不完全符合社会生源中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社会生源结构的多样化,高职院校应积极作出改变,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重视专业的实用性、课程的应用性以及实训的技能性。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需要结合社会生源的工作和生活经历、特点,开设本省本地区就业前景良好的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偏向于应用型课程;在实训内容的设置上需要偏重技能的训练,多设置基于工作实践的项目式、任务式教学内容。
针对社会生源的教学评价应该有别于传统生源。在日常考核中,除考勤、作业、课程考核外,应增加校企合作企业导师的评价以及第三方评价,如果社会生源掌握了相关的技能技术,经过学校的认定后就可以折算成对应的学分或者免休对应的课程;扩大考核的范围;在毕业审核时,建议采用学分制考核,只要学生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即可毕业,不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学完规定的所有课程,而学分制的设置也正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社会生源的培养方案与传统生源是一样的,都是由“通识学习+专业学习+专业拓展+素质教育”四大模块构成,并没有针对社会生源的特点专设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满足社会生源的学习需求和期望的效果甚微,也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社会生源的特殊性,学校可以采用分类化教学进行人才培养,对于单纯想要提升学历的学生,可以采取“在校培养”的方式;而对于想要进行知识和技能提升的有工作的学生,可以基于他们的工作岗位进行“在岗培养”,实施“专项培训式”教学。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借鉴本科院校的大类招生模式,先按大类进行招生,完成国家规定的通识教育后,再根据社会生源的特点和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而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可以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进行有效融合,线上主要以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要严格考核标准;线下主要是解疑答惑,进行实训,包括技术、技能的训练。
“百万扩招”使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新型农民等社会生源获得了走进大学的机会,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但是,这些社会生源并不适用于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因此可以对他们进行分散化管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可以尝试打破学习时间、教育形式等的严苛限制,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就学习时间来说,那些急需获取学历的学生可以集中自己的时间,到所学专业的各个年级去听课,通过该门课程考核后可得到相应学分,完成总学分要求即可毕业;对于一边工作一边上学,学习时间无法有效保证的学生,可以适度延长学习时间,以满足其学习和工作的双向需求。就教育形式来说,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打破全日制教育的限制,采取分段全日制、周末班、假期班等方式进行教学。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产业结构、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创设了机遇。高职院校不仅要落实“量”的目标,更要重视“质”的把握,创新对社会生源的教学管理,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