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海芬
摘要:双减政策的提出,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彻底地出了一口气。不过,长期学习压力的消失,在促进学生全面发育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分心到一些灰暗领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必须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增强家校共育质量。本文分析了家校共育的意义,提出了创新沟通方式、创办家长学校、建立信息平台三条路径。
关键词:“双减”背景;家校共育;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家校共育?即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共同出力为学生成长搭建起一条绿色的隔离带。家校共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能力成长、品质形成、习惯养成等多个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在双减政策的内容和要求也为新时期家校共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一、家校共育開展的意义
(一)优化成长环境
在家校共育理念没有被提出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家校共育的雏形。学生家长,从而态度上对教师尊重,从行为对教师遵从,无论教师,还是家长的中心都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这就是家校共育的本质。而家校共育理念的落实,可以进一步凸显学生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引导家长正确认知和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家校互通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建立健全或是优化当下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去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完善学生综合能力。[1]
(二)培养学生品质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的意思就是在教育中,育人远远比育智更加重要。良好的品质可以让知识发挥出更大作用,促进社会和谐,而不好的品德,则会让知识成为破坏社会团结的凶器。因此,家校共育非常有必要,在共育过程中,家庭、学校之间通过密切的联系,从而掌握学生轨迹和思想,可以及时发现影响和阻碍学生成长的因素,继而将其剔除,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和思想,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的内容,树立远大理想,引导学生朝着健康、多元的方向发展。
(三)呵护心理健康
初中阶段学生将会迎来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阶段,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快,从而给学生个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适感觉。同时,在这个阶段学生开接触社会,社会关系开始变得复杂,非常容易受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破坏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在初中阶段中,学校、家庭都有责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家校共育模式作为一种呵护学生心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杜绝各种不良因素的侵害。
二、“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的有效路径
(一)结合双减内涵,创新沟通方式
家校共育是近几年提出的全新教育模式,而部分教师在落实该模式的时候,存在认知的上偏差,误将家校共育当作一种“使唤”家长的手段,将大量的教育、教学任务交给家长,进一步激化家校矛盾。因此,在落实家校共育模式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双减内涵,减少对家长任务、作业的布置,合理引导、指导家长,由家长主动去了解、接受,认识到正确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密切家校关系。[2]
家长会,属于家校沟通主要手段,传统的家长会都是由教师对家长单方面的批评、教育为主。而在双减背景下,家长会的主体可以变为家长,由家长提出子女问题,然后和教师共同分析、交流子女教育方式,合理推动和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
(二)创办家长学校,提升共育效果
家庭是对人对影响最大的一个场所,贫家多孝子,同样贫家也多败儿,这就是不同家庭教育导致人们同命不同运的原因所在。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家长,虽然对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但是,难保这种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性,从而影响学生理想的树立和心理的健康。因此,可以采用创办家长学校的方式,将学生家长当作“学生”,集中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和管理思想、手段,切实提高家校共育效果。
家长学校的创办,并不是和班级形式一样,而是以一种更加完善系统、组织去实现家长整体的教育观念的提升。在家长学校组织架构中,需要校长、年级主任、教师、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学校教授的内容,可以是家长代表收集到家庭教育理念、手段,也可以是单向传输的先进的家庭教育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够从根本解决家长不配合、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共育的质量。
(三)建立信息平台,净化网络环境
线上教学是在信息教育2.0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以网站为基础的线上教育平台。传统线上教育平台的主体通常都是学生,而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可以采用线上指导教育的方式,及时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举措,切实保障学生的成长环境。同时,在线上指导教育过程中,还可以引起家长对学生使用网络的重视,合理管理学生在家用网行为,净化网络环境,从线上到线下,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建立起一座坚固的堡垒。[3]
在现代生活中,家长不仅要照顾学生,还要参与不同的社会生产,一次家长学校会议,往往只有部分家长可以到场。而线上平台可以记录线下会议内容,实现家长整体教育观念和思想提升。另外,线上教育还可以增强家长对网络的认识,提高对子女用网情况的把控,杜绝不良内容从网络上传播给学生。
三、结语
总之,初中阶段是个特殊的教育阶段,作为家长、教师都必须要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关注和理解。同时,在关注、关心学生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度”的把握,过分的关注和关心,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家庭和睦、校园和谐。
参考文献
[1] 潘红建. 创新家校共育工作的实践路径探究[J]. 2021.
[2] 李吉银, 徐丽. 探寻家校共育深度打开的方式[J]. 教育视界, 2021(7):3.
[3] 吴金桂.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共育孩子健康成长[J]. 天津教育, 20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