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展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2022-01-13 17:13文亮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核心素养

文亮

摘要:知识的学习和学习目标的掌握一直被视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熟悉知识并理解所学内容。然后进行是突破,即知识的创新,换言之,是教育知识观念的根本转变。在操作性很强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话展现的淋漓尽致,把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技术活动中,知识的学习、转移和创新为学生的核心能力提供了更好的指导。因此,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策略更应该被重视。

关键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发展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18个基本要点。

2、什么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指的是个人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价值判断,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计算机思维指的是个人能够运用计算机领域的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并能转移到其他问题的处理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指的是个人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并利用和学习这些资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发展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1、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基础

(1)目前义务教育尚未完成课程改革。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对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2017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并实施。全国课程改革正从高中阶段向义务教育阶段推进。教学内容的推进,形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结构在一定时间内的相对固定。

(2)义务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关键字,义务教育的教学方式在变化,在现有教材结构的基础上,加大了对于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上海的课堂探索法、广东的任务驱动法、湖南的操作实践法就是起代表性的一些方法。教学方式的改变,形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变化。

2、语言思维年龄阶段特征的内在基础

高中生普通年龄在16-18周岁,这个年龄段的特征:

(1)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

①运用理论假设进行思维。中学生一般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②思维具有更强的预见性。中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已有预见性特征,即能在复杂。

(2)辩证逻辑思维基本形成

①高中生辨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②高中生不同形式的辩证思维水平的发展比较(辨证概念发展较早,辨证判断思维的完整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

3、社会需求及教学环境等的外在基础

(1)技术性人才的大量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的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社会原有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而又会新增加大批职业岗位。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正演变为一个动态大系统,而且是一个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的动态系统。这就不能不促使技术型人才产生深刻的变化。

(2)技术型大学的强力发展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产教研"结合模式大都是教学结合型模式,为了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断深化"产教研"结合,向校企合作型模式发展,高职院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如雨后春笋强力发展。

三、发展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1、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目标(目标概论)

(1)信息意识

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作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2)计算思维

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生,能够认识数字化學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性,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2、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内涵(信息学科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通过提供技术多样、资源丰富的数字化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认识信息系统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理解信息社会特征,自觉遵循信息社会规范,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形成对人与世界的多元理解力,负责、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合格中国公民。

3、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外延(其他学科目标)

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历史等学科的深度融合。

四、发展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1、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安排

(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标安排(安排概论)

粤教版新教材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其中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包括了《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将来进入高校继续开展与信息技术相关方向的学习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创造提供条件,包括《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六个模块;选修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选择而设计的自主选修课程,包括《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两个模块。

(2) 同质化发展课标下课程安排(其他学科共性目标)

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历史等学科的共性目标。

(3) 差异化发展课标下课程安排(其他学科异性目标)

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历史等学科的异性目标。

2、精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建设

(1) 教学模式科学化(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针对课程类型,合理布局讲授、研讨、活动等课堂类型,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

(2) 情境设置生活化

情境设置生活化与社会参与,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基本要点结合。

(3) 任务引导问题化

任务引导问题化,目标明确,与科学精神、学会学习、理性思维等要点结合。

3、泛化高中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学科融合)

(1) 信息技术大课堂(课前、课后、慕课)

强化课程认识,延伸课堂结构,将课前、课后,自发式慕课等结合,形成多渠道目标达成的方式。

(2) 同质化学科融合

利用同质化学科融合,延展课堂,从而获得更多渠道,优化学生学习时间。

(3) 差异化学科融合

利用差异化学科融合,延展课堂,从而反向获得渠道,优化学生学习时间。

五、发展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1、科学设置标准评价体系

(1)评价方式

①自评:教师制定评价方案,对照评价方案自我评价;

②互评:教师制定评价方案,对照评价方案归口学生交叉评价;

③第三方评价:教师组或学校联合评价组,进行学术专业评价。

2、严格执行过程评价导向

(1)全面覆盖

①自评:全覆盖;

②互评:在自评的基础上,组织一定比例的项目开展互评;

③第三方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由教师选择部分项目进行学术专业评价。

(2)科学管理

①指标:突出“过程”,注重“评价”,建立科学、可量化的指标体系;

②目标:评价要有阶段性和目标性,强化过程性得分和阶段性评价,并以达成为最终标准;

③量化评价:评价要有分数,量化执行,过程分值细化,形成总分合格制。

3、合理推广应用评价结果

评价的结果要有應用,在学生分层、目标达成体系中应用,利用二次回归函数重构学生体系和目标。

评价结果不合格或为差,需要回溯纠正,降低难度,重新达到。

评价结果连续两次不合格或为差,需要降低学生分层等级,修正目标达成度。

评价结果优秀,需要适当拓展。

参考文献

[1]萧风.学校信息教育新编[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李京.教育信息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