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多区:高校多校区的建设对“师生关系”的消解与重构

2022-01-13 02:58饶武元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校区师生关系师生

饶武元,陈 林

(南昌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江西 南昌330031)

一、背景与视角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及加速器,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和使命,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关键体和助推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阶段,各地区高校普遍采用扩招的方式积极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号召。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高校遍地开花的“多校区”建设,形成大学或高校“一校多区”的发展样态。例如,北京联合大学现有12个校区,分布在北京市的六大城区,且彼此距离相隔较远;贵州大学现有3个主校区、6个分校区和1个挂靠学院等等,此类高校“一校多区”的现代化建设愈加普遍(大陆部分高校多校区建设的具体情况见表1)。另外,按照各大学的多校区地理分布和规划建设理念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同一地区办学建校,例如北京联合大学、贵州大学、扬州大学、吉林大学等。另一种是异地建校办学,例如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及北京大学等。

表1 我国大陆(内地)部分高校“一校多区”的数量汇总

然而,高校多校区的建设导致大学招生规模扩大,师生人数增多,原来师生同在一个校区学习、工作、生活的管理模式被打破,继而造成师生关系渐趋疏离、淡漠。[1]高校或大学“一校多区”的建设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并保障落实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必要举措,另一方面却对高校师生关系、资源优化等产生消解,影响了大学生学业成就的跃质增量与人格素养的全面养成。为此,研究试图立足于遵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对高校“一校多区”的师生关系进行思考。

二、回顾与综述:师生关系与多校区建设的文献梳理

首先,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构建的一种道德关系、教学关系,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服务质量存在着直接影响。[2]师生关系也是高等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其本质是一种力的存在,是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影响力,它是基于知识发生、人际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具有独立性、教育性、自由性、创新性等独特属性。[3]充满安全感的师生关系对师生群体的社交焦虑有明显缓解作用;[4]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内容与结构也与师生关系有关联,时刻到位的教师行为会影响学生对老师人际交往风格的判别,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差异结构也会影响师生间的偏爱程度与人际风格。[5]另外,有学者通过控制论、[6]交往行为理论、[7]虚拟场景交互理论、[8]社会支持理论等多个理论视角,[9]探究师生关系形态的潜在发展空间与控制力量作用影响,[6]并对高校在线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转换的话语环境变化、交往机会被压缩、交往主体间的中介转移及生活世界的虚拟化作出论说。[7]由此可见,目前对大学师生关系的视角研究、方法选取、理论构建及结果说明等已然不胜枚举,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作用也举足轻重。

其次,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导致的高校容纳度问题,众多专家、学者也开始对高校多校区的建设进行了多方探究和研讨。一方面,要多关注校园文化建设、[10][11]校园选址规划的选择[12]及校园环境设计与文化意蕴的融合。[13][14]另一方面,要积极关注高校多校区或新校区的校园管理问题,如分校区或多校区的人员管理、[15]学生社团[16]与党建工作的管理、[17]大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18]校园环境的信息化建设[19][20]和智慧校园的构想、[21]校本部与多校区的教师资源配置[22]和教育质量保障、[23]多校区或新校区的办学经费使用效率、[24]校本部与分校区之间统合性的多方面制度化建设[25]及多校区多样化的管理模式的探索等。[26][27]另外,还要及时关注多校区、新校区或分校区的大学生后勤服务工作优化改善和质量提升,[28][29]切实保障多校区大学生的图书资料、[30]图书馆资源、[31]档案管理[32][33]的高效使用,保证多校区大学生的高质量自主化学习。同时要加强多校区体育馆、体育场及体育训练的多样化完善,保证师生身体锻炼、体育活动、娱乐休闲的多样化实现;[34]要注意到多校区中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校园一卡通服务、[35][36]医疗预防与保健救助等,[37][38]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和生活幸福感。

最后,概观以上理路,师生关系对教师教育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研究并探讨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建构路径能够有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而高校多校区的建设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表征,为更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高校多校区建设的高质量硬件保障。然而,不论是对师生关系的多视角研究与多元化论证,还是对高校多校区建设的多层次讨论与多方面建议,皆未对高校多校区或新校区、分校区的多样化建设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张力做出理论探讨或实证分析。于此,研究者立足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与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对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与高校多校区的建设对大学师生关系的隐扰进行反思,希冀能够为高校多校区建设与如何保障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对策建议或策略思考。

三、责任与使命:高校多校区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应需,彰显高等教育大国的规模效应,更强调高等教育强国的质量保障。为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强国建设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需要在保持现有水平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然而,规模与质量作为一对孪生兄弟,从产生开始就一直处于永不停歇的零和博弈中,规模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有牺牲质量的隐忧,质量的高标准必然要对规模有所限制。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稳步发展导致大学生招生规模的极大扩张

1999年教育部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开启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发展。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5%。[39]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20年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4002万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40]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稳步推进,导致全国大学生招生规模极速扩张。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大国,但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提高,内涵式发展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41]而要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跃升为高等教育强国,就必须要在现有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提升质量进行探索。这也就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还要走很长一段路,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上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继续努力。

(二)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大规模需要

产业结构变化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又倒逼高校对学科专业结构、学位类型结构进行调整,“产业—就业—专业”三者构成彼此相关的关系链,为适应毕业生对更好就业的愿望和要求,高校需要不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位类型结构。[42]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呈迅猛增长态势,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经济等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及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我国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要继续推进普及化,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资源的需求,保障优秀人才资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供需平衡。

(三)全面提升青年一代综合素质能力的现实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经济效益的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最典型的就是当下高等教育塔尖的博士就业多元化现象,与以往明显不同,近年来有将近60%的博士首次就业选择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一般企业公司等多元化职业。[4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经济基础决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质量供应。基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求,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质量水平与知识素养明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要在继续扩张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质量与素养。为此,只有提升青年一代的综合素质结构与知识能力水平,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转型变革。

(四)贯彻落实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

就目前高等学校数量、高等学校学生在学数量、高校教师数量、高校师生比等数据表明,我国确实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而不强”的教育难题依然是直接限制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积极做出回应,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希望通过国家倡导、财政支持、环境营造、项目委托等举措共同发力,协同共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声誉口碑屹立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之林。为此,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积极探求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模式经验,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是与国家发展战略同向共行的应有之举。

四、危机与挑战:高校多校区建设对大学“师生关系”的消解

高校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织与关键载体,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所有人对高深学问的合作学习与共同研究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洪堡比纽曼正确,洪堡坚持认为,对于大学来说,虽然学术研究很关键,但性格塑造即育人才是根本目的。[44]然而,不论是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的实现,还是性格塑造等完善人格的养成,良好、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是达成育人目标的桥梁与中介。时下“一校多区”高校现状,导致师生生活的时空区隔、沟通交流的时间短和机会少等,对大学师生关系有所消解,对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有所隐扰。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师生生活时空区隔

高校想要获得持久发展,充足的经费与土地资源是基本保障。但高校的经费划拨与土地规划是与其办学水平、科研实力及社会服务等相挂钩的,由此使得很多院校的教育经费常年得不到饱和,发展受到限制。加上各省市地区为发展经济而掀起地产经济效益,使得土地资源成本得以快速攀升,迅速实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但却极大挤占了其他用途的土地资源,包括文化教育土地。

首先,导致高校的发展规划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掣肘,使得高校的新校区或多校区建设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市郊区、甚至城乡结合部,结果是高校新或多校区的地理位置偏差。其次,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周边的商业基础、住宿交通、医疗保健及休闲娱乐等基础生活设施建设不完善,很多教师由于子女上学、交通医疗等原因都选择在市内居住,[45]结果便是大学教师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陷入时空隔离的窘境,师生互动交往的客观条件被限制。

(二)现代大学管理服务制度僵化固守,师生沟通交流时间短、机会少

首先,目前许多高校的新校区或多校区基本都在市郊或城乡结合部的偏远地区,导致大部分的大学教师与学生不具备师生空间共处与时间共用的基本条件。这就使得很多高校新校区或多校区的教师每天的工作节奏都是上课开车或坐校车来,下课开车或坐校车走,校内、课堂、课外的师生沟通交流机会寥寥无几。其次,就当前高校的教师管理制度看,除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有坐班制的工作时间规定外,一般课程教师并没有固定的坐班时间,也没有固定个体化的私人办公室或师生交流活动室,进一步造成师生沟通交流的缺失。最后,随着高校施行大规模的招生扩张后,急剧膨胀的大学生群体与相对稳定的教师群体之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高校“师生比”问题暴露无遗,[46]造成我国高校师生比不协调问题突出,进一步压缩大学生与教师沟通互动的时间机会成本。

(三)降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效能感

当下,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大学生“评教”体制,由学生为每位老师一学期或学年的课程教学效益进行评价。然而,高校大学生规模化的扩招、师生校舍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僵化的教师管理制度缺陷等,使得教师课程教学的现实效益落在学生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主观感知与“考试分数”自我评价上。加上师生生活学习的空间区隔、沟通交流的时机匮乏等都造成大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学习要么来源于教师课堂讲授的个人感受,要么来源于学生自己课外图书资料的自我解疑。除此之外,师生课外生活中的学习指导、沟通交流、生活互动、为人师表等现实效益碍于多种因素而流失,严重影响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活动能力的提升、思维眼界的开拓及精神素养的培育等,进一步削弱师生对待学习、工作、生活中交往互动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效能感。

(四)弱化“师生关系”的异质性结构,影响师生社会资本质量

高校偏远化多校区的建设、大学生规模化的扩招、师生管理服务制度的僵化、师生日常学习生活沟通互动的欠缺等,都对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联系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本学院或科系与学生联系紧密或沟通交流较多的依然是本学院有行政职务或有固定坐班时间的部分老师,每一届或每个年级的师生关系结构也都相对均质,导致师生关系结构的同质性数量增加。其次,师生关系同质性结构的增加必然降低师生社会资本的异质性质量。长此以往,每个年级、每个系科、每个专业的大学生常年接触的教师要么是本学院的行政教师,要么是本专业或本系的课程教师,对于其他学院、其他科系的老师基本处于零沟通、零互动、零交流的状态。这与大学生宽厚知识的学习、灵活思维的锻炼、广阔眼界的开拓、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及综合素养的培育是严重不相匹配的,终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区域均衡发展及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建设埋下隐忧。

五、创新与重构:“一校多区”背景下重构大学“师生关系”的策略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在某种意义上,学校一切工作的本质就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双方交往的品质影响着教学质量,正如“交往教学论”流派的季亚琴科所说,“师生间的交往既不是教学的手段,也不是平行的过程,它就是教学存在本身。”[47]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变革、推进教育发展的必要组成。

(一)政府、高校、企业等多主体协调联动,合理高效开发土地资源

高校办学应当以学生为本,应当把学校工作重心聚焦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校园生活质量上来,探索一种新的从学生需要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48]因此,高校多校区的建设开发应当遵守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和办学宗旨,无论是多校区的建设规划选址还是校区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必须以服务学生为核心,做好多校区开发建设的合理布局。

一方面,做好校区建设的合理规划布局。高校、政府、社会资源就本地高校的新校区地理位置选址,结合本地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与社会资源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建议,综合选择多方利益主体有保障的建设区域进行校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校多校区的建设不仅要解决教师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同时也要保障服务于师生学习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就学医疗等全方位多视角融合共生的生活环境服务,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帮助教师将工作生活中的更多时间、精力、机会投入高素质优秀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中。

(二)设置师生日常交流活动室,增加师生日常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年轻人培养成为有学识、有智慧并且能为自己生活和社会承担责任的年轻人。[49]高校多校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保效增质。在当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保障高校多校区建设的同时,提升大学生和教师之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和人文情怀的厚植,建立制度化的师生交流机制,为重构大学师生关系提供基础保障。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前置性的规划建设思维与高品质的教育服务理念,超前规划、设置师生交流活动室等,继而通过定期举办师生交流活动日、活动周或活动月,建构师生定期沟通交流的活动时间制,保障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除课堂教学的固定沟通场所之外,还有充足的、固定的、开放的交流活动室服务于师生互动交往,构建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定期性的(每月或每周)在各个学院固定的师生交流活动室开展师生交流活动,轮流通过师生学术沙龙、讲座、座谈会、答疑会、活动竞赛辅导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多样化的方式,周期性举办师生沟通交流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读书学习的指导方法、学术科研的崭新视角等,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经验交流、认知态度及心灵情感的关怀呵护,保障大学生综合修养的多方面提高。

(三)实施大学生活动竞赛的教师指导制,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大学育人的关键与核心便是师生共育和谐、友爱、诚信、公平的师生关系。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与教师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不应仅局限于课程教学、知识传授等固定环境的建设,还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多样化的校园活动竞赛、社会实践及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文化软环境机制。

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文艺活动、科技竞赛、学术科研的教师指导制,为大学生学习、活动、生活提供师生互动、和睦交流的隐性场域,帮助教师与学生挖掘构建师生关系的多样化途径,提倡并鼓舞每位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实践活动或文化竞赛中去。通过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增加师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帮助师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当下大学生是成长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新时代青年原住民,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速度便捷多样,对待事物的态度个性多元,个人自身兴趣特长更是丰富独特。教师面对这样一群灵活多变、需求多样的新青年,应该通过多方面的了解、接触,懂得大学生所需才能为他们提供个性针对、理念超前、形态多样的现代化高等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试行辅导员“轮流制”,优化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体系。通过轮流辅导员制度,实现多年脱离大学生群体的老师在钻研教学、探究学术的同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回归大学生群体,了解新时代学生的知识广度、掌握学生的兴趣个性等,进而为多样化、针对性的大学生群体提供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或科学研究的视角与思路。同时也为学生了解老师、老师了解学生提供便利化的发展途径,保障双方互相了解。

(四)融合学科专业的学院式、生活服务的书院式校园管理模式,营造师生积极沟通、深入交流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养,过分实用的教育不可能产生高层次的人才,自信心、责任心、组织能力和献身精神等素质,只有在良好的大环境中长期潜移默化,才能逐渐形成。[50]126书院制中平等对话的活动形式为师生沟通提供了平台,教师作为教育者,不仅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无形中长久地影响学生的品性,致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同学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师生对书院和学校的归属感不断增强。[51]因此有必要尝试教师定期进驻学生园区,或聘请同样居住在学生园区的优秀研究生担当本科生生活导师,营造大学教育的从游氛围。[52]

一方面,通过融合学科专业的学院式、生活服务的书院式校园管理模式,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保障。尝试为书院社区生活的大学生配备专任生活导师、社区服务导师、书院管理服务人员等制度化探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社区式书院服务,完善大学生学院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宿舍育人功能的延续,为大学生知识获得、思维锻炼、眼界开拓、能力训练、素养提升提供学院专业学习与书院社区熏陶协调互动的良好环境。或是尝试将学院工作服务空间搬进书院服务社区,近距离的为书院社区生活的青年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学生服务,增加书院社区师生沟通交流的同时,通过老师日常工作生活的认知态度及举止行为,为青年大学生提供成长发展的标杆、榜样。另一方面,注重营造师生积极沟通、深入交流的校园文化氛围。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性公民,学生的性格不仅仅取决于所接受的教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生活的良好同伴的氛围”。[53]高校为大学生不仅要提供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能力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同时还要提供心理成长、情感关怀的人文场域,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根本目的。为此,通过提供师生日常交流活动室,增加师生日常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实施大学生活动竞赛的教师指导制,增加师生互动的隐性场域;试行轮流辅导员制,完善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融合学科专业的学院式、生活服务的书院式校园管理模式等举措。不仅为大学生与教师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搭建桥梁,更在于营造师生积极沟通、深入交流的校园文化氛围。只有建设独特而有内涵的高校文化,才能将高等教育文化育人、知识育人、制度育人、环境育人、组织育人等全面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文化内涵扎根于大学教育的整体结构中,内化为高等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血液与灵魂。

猜你喜欢
校区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