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施路径探究

2022-01-10 19:43邓蔚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实施

邓蔚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为了培养出符合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保障学生未来的就业,各高职院校纷纷在教学项目、教学质量等教学管理上苦下功夫,而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却成了短板,学生管理工作不足的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基于此,本文就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施路径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结合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非常必要。第一,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教育方法的完善,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系统性、完整性知识结构的体现,展现课程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第二,顺应就业导向。根据高职教育状况,在教学管理中,通过学生心理素质强化,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环境。通过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实践素养,满足高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需求;第三,迎接市场竞争需求。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通过学生心理素质强化,教师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思想。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需求,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

2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不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的表现有: 一是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有些高校虽然已经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但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比如说,心理素质教育课只是一种选修课,学生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没有对学生形成号召力。再比如说,迫于专业课压力,高校设置的心理素质教育课时非常有限,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赶进度”、“照本宣科”,没有真正体现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深度; 二是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有些高校只是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却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可以对教师、学生形成一定压力。在缺乏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心理素质教育课的质量。这些都是高职院校不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的表现。

2.2 心理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有些高校开设了专门课程,建立了专门网站,还特别设置了一些心理话信箱、心理咨询室,来辅助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但课程开设之后,教育质量并不高,网站建立之后也没有定期更新,心理话信箱、心理咨询室最终也成为摆设。这是心理素质教育流于形式的典型表现; 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一切以学生为核心,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有些教师没有结合学生需求,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开展学生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只是教师一个人激情满怀,学生根本没有动容。这是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大于内容的一种表现。

2.3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具体来说,一是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有些高校没有配备充足的专业教师,只是安排辅导员、兼职教师来落实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由于这些教师缺乏专业化知识结构,很难提供高质量的心理素质教育;二是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有些高校虽然配备专业教师,但这些教师综合能力不强。比较常见的是,有些教师理论丰富,实践能力薄弱,真正遇到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特殊问题时,很难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不从教师队伍建设上进行整改,很难有效地提升心理素质教育质量。

3 新时代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3.1 积极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具体来说,一是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高校对于开设的心理素质教育课,要及时关注落实情况。比如说,高校要规范心理素质教育课考勤,对学生的学习课时提出明确要求,并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成绩纳入学生综合成绩之中,引起学生充分重视。再比如说,高校要合理设置心理素质教育课内容,建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质量体系”,鼓励教师挖掘课程内涵,提升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深度; 二是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高校不仅要开设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机制。在“心理素质教育考核机制”中,高校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亲和力、教学创新性、学生成绩、学生反馈等多个角度,全面评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3.2 优化心理素质教育内容

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高校设置专门的课程、专门的网站之后,要定期检查课程质量、网站内容,以确保课程内容的有效性,网站内容的先进性。针对心理话信箱、心理咨询室中反馈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汇总,整理成系统化知识,为学生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这不仅可以充实授课内容,还可以起到引导作用、预防作用,避免更多学生出现类似问题; 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分析学生心理素质差的核心原因,帮助学生尽快解决这方面的苦恼。当学生可以从心理素质教育课中转变认识、找到自我调节方法,就会更加认同课程。

3.3 完善专业师资队伍

具体来说,一是高校要配备充足的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要加强教师培训,定期举行“心理素质教育研讨会”,提高辅导员、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二是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高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标准,要满足学生需求。比如说,当学生遇到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基于此,高校可以组织“心理素质教育案例分析”活动,丰富教师教学经验,提高教师应急处理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邀请优秀心理学家进校园,与本校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并共建“心理素质教育网络平台”,以网络连线的形式,帮助更多学生解决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

3.4 巧妙使用网络媒介,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范围

在网络的使用下,学生自我管理与时间管理的能力不强,表现出较强的网瘾综合征,出现人际交往差异,在网络中往往比较开放、讨论较为热情,学习与生活中容易出现人际交流障碍。另一方面,学生容易荒废学业,被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甚至在网络上掉入陷阱,被错误引导,产生恶劣的情绪,甚至走向极端。因此,教师需要巧妙使用网络,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将学生塑造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心理教师可以推行番茄钟、禅定模式、任务学习法等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抵抗学生对手机、电脑等信息设备的依赖性。通过网瘾的不断戒除,让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文章推送,让学生在微型的科普中全面了解心理学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心理知识的传播中实现学生心理自助。还可以联系网络上的交友实例,让学生保持警惕。对于人际交流障碍的解决,可以从让学生主动与他人沟通、演讲等入手,在网络中学习人际交往,让学生将其逐渐吸收内化,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些教师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时,出发点很好,方法也很好,但没有考虑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如何理解这种差异化? 比如说,对于那些心理素质非常薄弱的学生,教师在进行开导时,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展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我觉醒,不能灌输式、压迫式地教育学生,以避免心理素质非常薄弱的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做出一些过激反应。这一点,需要引起高职院校相关教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周自理,袁雅莎.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心理教育的应对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88-189.

[2] 高晓年,王景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发展新趋势刍议[J].思想教育研究,2019(07).155-156.

[3] 查少刚,杜孝军.基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四重逻辑[J].思想理論教育导刊,2019(11).199-200.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实施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品三口而知味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