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碧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其中,运算能力在核心素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需要要求学生具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运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我国在中小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全面地推行新课标教学改革要求,而新课标教学改革十分强调地是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其中小学数学需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责任,基于这一点,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内涵
在教授小学数学课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抽象化的概念,运算教学也不例外,其中也含有许多相关的概念,不仅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且还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在具体的运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正确解读这些概念所蕴含的内涵,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这些原理概念的印象,只有充分掌握了概念内涵,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效率。根据课本中的习题以及试卷中的内容,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通常会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计算结果不正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正确理解相关的运算原理,所以无法将运算原理代入到解题过程中,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很难得到提升[1]。如果数学教师在实际的运算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诵和记忆一些死板的公式,而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那么学生的运算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所以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不能让他们死记硬背,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运算问题时都能应对自如。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中,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学过的运算技巧,讲讲自己的看法;之后,出示题目“315×22”的运算,有的学生说“315×2=630,630+6300=6930”,也有的学生说“300×22=6600,10×22=220,5×22=110,6600+220+110=6930”,其中,在两种算法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相似的地方,都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原则。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一概念原理,在运算时才能更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
二、追求算法的群体多样化
其实在小学阶段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数学题虽然答案是固定的,但是解题过程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算法,面对同样的一道数学题,通过多种算法来进行解答,其本身代表着学生对于这道题的多种理解,这其实就是数学思维的多样性展现,对于小学学生而言,通过追求算法上的群体多样性有助于他们得出个体的最优化解题过程,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从而提高整体的解题效率。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加以引导可以有效的帮助小学学生构建和优化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兴趣[2]。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相遇问题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相遇问题其实可以延伸出相向问题,追击问题以及远离问题等多种数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延伸不同的解题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类问题,其实就是距离问题,而距离问题中最重要的数学公式就是速度=路程÷时间。
比如某学生家距离学校2000米,他每分钟可以跑步140米,那么请问小明可以在15分钟内赶到学校吗?这其实是路程问题最中简单地了,其实就是2000÷140=14.28分钟,14.28<15分钟,那么可以得出小明是能够在15分钟内赶到学校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换一个思路来理解,2000÷15=133.33米,也就是说按照15分钟的时间来算,小明每分钟需要跑133.33米,133.33米<140米,也说明了小明是能够跑到的,但是这两种计算方法本身所涉及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群体多样化已达到个体最优化的解题思路创新。
三、应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针对性的开展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上往往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实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借助生活的情境来引入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十分有效的,通过给出学生已知条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借助思考来得出计算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这一系列的计算教学本身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而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加减乘数,小数以及分数的教学都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达到教学训练的目的。比如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针对混合运算的教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学生生活中的购物情境来进行教学训练[3]。一斤苹果是5元,一斤梨子是4元,那么请问如果老师想要买三斤苹果和四斤梨子需要多少钱呢?根据已知条件我们指导,一斤苹果5元,三斤苹果就是15元,而一斤梨子是4元,四斤梨子就是16元,一共就是15+16=31元,这其实就是将小学数学混合运算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案例结合了起来,虽然混合计算本身是十分抽象的,但是混合计算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之后,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自然运算起来也就更加轻松简单了。
结语
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创设,借助情景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帮助学生追求在计算上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对于數学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因此对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要求下,一定要强化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白小娟,高丽.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 41(10):2.
[2]王娟,李保臻.基于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教学研究,2019, 38(5):6.
[3]吴珠丽,陈秋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考——以”二次根式”第一课时为例[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