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萌
摘要:生物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科目,学好生物对高中学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大部分的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高中学生禁锢在课堂当中,拘泥于教材之内,对于高中学生的长远学习而言,具有极大的不利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身心,加强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必然的趋势。该文则是对高中生物多元化教学的实践展开了深度的探索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元化教学;教学实践;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强调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将高中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给予学生思维、学习习惯等层面的引导,整体上提升教学效率、质量,优化教学效果,致力于培养高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发展,互联网+教育这一模式为高中生物课堂带来了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老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可以通过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将复杂的、繁琐的生物知识简单化、简明化;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带给高中学生更直观、更有趣、更丰富的生物学习体验。让高中学生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之下,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最大程度地激发高中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习的动力,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图片方式给学生展示郁郁葱葱的树木、各种各样的植物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生活当中的植物细胞当中含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媒介。然后老师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借助微课视频,给高中学生播放历史人物对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亚里士多德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发现泥土是构成植物体基本原料。海尔蒙特在实验的过程当中,意识到水能够促使植物形成物质的累积,但是这一实验的不足之處则是只考虑到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到空气这一因素……高中学生通过认真、仔细地观看微课视频,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进行分类、归纳,进一步认识到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原理的运用等。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分析、整合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科学家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部分老师由于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认知不足,从而导致教学侧重点有失偏颇,老师一味地重视知识的灌输、讲解,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在新课改背景之下,通过核心素养的引导,老师应该积极地调整教学策略,给高中学生提供实验学习的平台,让高中学生在具体的动手实践环节构建直观的、系统的生物思维体系,加速对生物知识的内化、吸收,迁移。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酶的特性”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首先可以以生活化的内容导入课堂,给学生展示生活当中与酶有关的资料内容。资料一:根据有关的实验证明,在洗衣服的时候,加入酶,冷水的洗涤效果会比温水差,这是什么原因呢?资料二,人们经常在生病感冒的时候,会导致食欲下降,具体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在生物课堂当中融入生活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老师将班级高中学生合理的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提出问题、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步骤、修改实验方案,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让高中学生在实验的过程当中仔细观察,将相关的实验现象细致记录,最后老师和学生一同交流实验的结果。通过这一系列实验过程,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操作技能。
三、实施分层教学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然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老师一味地进行统一化教学,忽视高中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存在明显的两极化趋势。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之下,老师应该强化高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着重关注高中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特征,渗透分层教学法,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当中都能够获得成长、进步。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立足于大局观,加强对高中学生实际学习的分析,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进度、消化吸收情况,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则其掌握细胞的结构等内容,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要求其掌握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的不同功能和作用。通过加强生物教学和分层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高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之下,高中生物多元化教学的实践主要可以从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等方面着手,构建一个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推动高中生物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参考文献
[1]尚迎春.用多元化教法激活高中生物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40-41.
[2]张友芳.探析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