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蒴
(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204)
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作文华夏文明的两个标志,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儒家生态哲学思想来源于农耕社会和农耕文化,而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又依附于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所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与儒家思想是不可割裂的。
人类文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离不了对自然资源源源不断的索取,但同时人类却不知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如今,地球上各类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这不断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历经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儒家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寻找生态文明构建的观念来源。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可以简单以两个字概括,即“仁”与“和”。
仁,即仁爱,不仅指爱人,也指爱物。孔子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体现了个人修养,即仁爱于人,不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儒家之“仁”,经不断补充,也指爱物。“在儒家哲学中,道德共同体的范围包括动物、植物直至泥土瓦石等整个无机自然界。”世间万物,不管有无生命,共同构成了儒家生态哲学思想中的自然界,即仁爱之对象。如孟子所说的牛山之木,如果常常被人砍伐,哪里还有可能繁盛?这种生态的破坏,引起思考,“仁”之一字,不仅爱人,亦指爱物。“仁民而爱物。”
为了避免这种生态平衡的破坏,孟子和荀子都提到“时禁”。“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认识到,动植物生长发育要遵循时节和周期循环的规律,人类需要以时取物,自然有度,既要考虑眼前,又要考虑未来。“时禁”的思想,不仅体现了爱物的思想,也是科学把握自然规律的表现。但我们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儒家思想中,“爱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仁民”,最终达到统治国家、维护国家稳定的目的。
和,即和谐,也可指“天人合一”。和谐二字,不仅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也指人与自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待人接物,既和谐融洽,又保持独立的见解。这是个人所追求的极高素养。和谐也应该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孔子敬畏大自然,认识到四时运行的规律。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在认识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活动。“天人合一”,则指阴阳调和,也指天地人三才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天之时令、地之财富、人之协调,三者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人可以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有其治”,达到任务自然的和谐共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之境界,天地各在其位,万物方生长繁育。不管是中庸思想,还是发展到宋代的“天地万物一体说”,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都有重要启示。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儒家生态哲学思想中,始终是人居于核心地位。正如董仲舒所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人,才是万物的根本,才是生态哲学的核心。这些儒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提出,始终把人居于主导地位,是为了维护国家统治和社会伦理纲常。
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于古希腊文明诞生于海洋,中国的农耕文化脱胎于大陆环境。众多的丘陵和平原以及适宜的季风性气候为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生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古代,土地,始终是财富之本,具有不可转移性,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土地的多寡是财富多少的重要象征。在实际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农耕文化,例如节气物候、农学思想、民俗庆典、农业法令制度、农业饮食文化、农业科技等等方面。这些不同类型的中国农耕文化,不仅是农业生产劳作过程的反映,同时还涉及到与农耕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仰、习俗等。
农耕文化实际上是人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遵循自然规律而有序发展而来的文化。其形成的主体是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其存在与发展都依赖于大自然,本身具有自然属性。但人类的农业生产实践行为又对大自然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农耕文化。孔孟生活的时代,诸侯纷争、战火连年,农耕经济文化占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要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民力,既可以理解为根据农时让百姓利用好时间进行农业生产,以免贻误国家大事,也可以理解为农闲时役使百姓。由此可见,农耕文化也跟政治生活挂勾,而且服务于政治意识形态。
农耕文化并非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世界上现存至今的诸多文明几乎都经历过农耕文明这一阶段。而如何区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其他农耕文明,则要着眼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独特性。而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于节气物候、农学思想、民俗庆典等几个方面。
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形成了传统农耕的农学思想,因地制宜、利器、深耕等概念的提出,直到如今,仍对现代农业生产有指导性的意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进行农事生产,就必须像工匠做工一样,生产工具的改进,为了更好地进行从事生产生活实践。孟子说:“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又如“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从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懂得深耕的耕作方式。这样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土壤的结构,去除杂草,从而提高收成。
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是农民生存的必要手段。“社者,土地之主也。”“社”,即指土地之神。每当粮食收获之际,农民便会举行祭祀土地的活动,向土地神报功。当然与农耕文化相关的习俗枚不胜举,诸如元宵节放野火、清明扫墓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土地的眷恋和感恩。
农耕文化的形成诞生于传统的农耕社会,体现在节气、农学思想、民俗庆典等诸多方面,涉及到人们农耕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学家们从农耕生活和农耕文化中又发展出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它既对农耕生活生产总结思考,又以生态哲学思想给予农业生产实践和农耕文化以思想层面的指引。
不管是孔孟之道,还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抑或程朱理学等都对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有重大影响。“可以这么说一部中国儒家思想史就是一部中国农耕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儒家思想和农耕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思想的产生必然相适应于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儒家生态哲学思想脱胎于当时的农耕经济,反映了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符合当时统治阶级治国理念。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农耕文化为儒家生态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来源。“为天地立心,为自然立法。”张载所说的“自然”,其实指的就是自然界。古代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多源于农耕生产实践。所谓,“为天地立心,为自然立法”,就是从自然生产实践中,培养人自身的思考能力,进而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当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认识自然、“为天地立心”、“为自然立法”的前提,是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人,要处理好与天地、与自然的关系。
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反映了古人农业耕作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对这种规律总结利用的智慧。这种智慧引领着农耕文化,它指导着农业耕作,影响着中国农耕文化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精神元素,服务于统治阶级,有助于立国安邦。前文中曾经提及“仁民而爱物”和“时禁”的观点,都说明,只有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正确地从事生产活动。“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古代农民耕种施肥,利用草根积肥造肥或者施有机肥,既能增强土壤肥力、持续利用土地,又不会破坏环境,对生态造成污染。
儒学历经发展,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这些思想形态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政治意识,而服务于统治阶级服务的农耕经济和农耕文化,深受这些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人守护着土地,追求稳定的生活、土地的回赠,同时也希望家庭和睦、国家稳定,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生态哲学概念的提出,让我们逐渐意识到中国古代儒学思想中早已存在生态哲学的概念。虽然不成系统,但是这关于哲学概念却至关重要。传统农耕文化与儒家生态哲学思想是根与果的关系,传统农耕文化是基础和根基,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对我国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非凡的意义和影响。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