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家“仁”的讨论

2020-03-23 05:56孙雨杨
青年文学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爱人儒家

摘  要:从古至今,人们对儒家“仁”思想的讨论从未停止,那么到底什么“仁”,孔子并没有明确给出过“仁”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他与学生的对话中窥出一些端倪,这篇论文主要是从《论语》中探索出“仁”到底是什么。

关键词:儒家;“仁”;爱人;爱物

作者简介:孙雨杨(1996.2-),女,汉族,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02

自儒学诞生之初,中国哲学史上就对儒家的“仁”之论有诸多讨论,“仁”始终是中国人在一生奉行的准则,直至今日,我们仍未停止对“仁爱”的定义的追逐。纵观中国哲学大多都是理解天人关系的学说,儒家哲学可以说是“天人之学”的一部分。儒家思想的核心特征从整个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他的形态十分的复杂,但是从整体来看,儒家追求的是一种人文主义,或者说是追求“精神之道”的一种学问。荀子说:“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道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推崇的“道”的确是“人道”。那么这个他们推崇的“人道”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儒家的人道观的核心其实是教导人过一种好的生活,所谓好的生活就是心安理得、问心无愧的精神和伦理生活,并把这种个人生活扩展到社会。因此儒家的“仁爱主义”就是其最核心的思想。

我们讨论“仁”可以先从“天人之学”说起。儒家的“天人之学”具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層面,就是人与自然万物想区分——人物分开的人类之爱。第二个层面,就是天人合一的爱,即把人类归为宇宙的一部分。从这个层面的讲,儒家的“仁爱”是达到理想境界的爱。首先理解“天人相分”,儒家相信人是万物灵长,人是天下最尊贵的存在,人和万物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人强调自我尊严、自我价值。《论语》中提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也就是说人和鸟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道德性存在,人具有永远追求“善”和“正义”的内在机制,而“仁爱”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道德价值。

那仁爱到底是什么?孔子曾问学生:“智者若何?仁者若和?”子贡回答:“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孔子曰:“可谓士君子矣。”子贡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是赞同的,但是颜渊却说:“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孔子的评价是:“可谓明君子矣。”可以肯定的是,孔子更偏向于颜渊“自爱”的观点,但“自爱”与“爱人”并不矛盾。站在儒家“天人相分”的立场,人是讲求自尊的,要自尊就要先自重、自爱。孔子提倡的“为己之学”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个人中心主义,也不是让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侵害他人的利益,相反这种自私自利恰恰就是不“自爱”的表现。“自爱”就是成就自己,是要求人回归到自我的主场,进行精神上自我完善。所以儒家讲究的“克己复礼”是“仁爱”,“克己”便是“成己”,这才是“自爱”的表现。

当然儒家的“仁爱”也表现在推己及人,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发生在了他人身上,这种感同身受所引发的情感就是“爱人”的一种表现。孔子说:“仁有数,义有长短大小。中心憯怛,爱人之仁也。率法而强之,资仁者也。”同样的理念孟子也提过,《孟子》中提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二者所强调的“憯怛”和“怵惕恻隐之心”本质上就是同情心。同情心首先基于我们自己对身体情感的直接体验和感受。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痛痒和身体安逸的感受,对幸福的喜悦感和对不幸的悲伤是直接的,这是人同情的基础。所以人只有爱自己——自爱,然后把对自己的“亲”和“爱”移情到他人身上,就是所谓的“爱人”。从这方面讲“自爱”与“爱人”并不矛盾。“仁爱”就是指自己内在的同情心,是人内心不可抑制的道德情感,他没有私利不求回报,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儒家的“仁爱”思想里非常强烈的一个观念,就是“仁爱”与“孝”是联系在一起。但这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常常受到诟病的理由,因为人被限制在血缘亲情中。儒家的爱与墨家所主张的爱无差等的“兼爱”观念不同,儒家的爱是“差等之爱”。这样看来儒家的“爱”似乎有排他性,从范围和程度上与墨家的“兼爱”思想相比都不够理想。不过儒家的“仁爱”确实始终是强调“孝”的,如“孝悌者也,仁之本也”,“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些体现了“孝”与“仁”强烈的关联性。但这并不能等同于儒家所说的“爱”停滞在“亲亲之爱”,儒家也强调“爱父,其继爱人,仁也”,也就是说“爱”是从“亲亲之爱”开始,是以“孝”为出发点由内往外拓展。那为什么“仁爱”要从“孝”开始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自爱”的角度出发,所谓“自爱”就是要爱自己的身和心,而亲情则是与个体的身心相关度最高的。如同我们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行父母之遗体,岂不敬乎?”所以孝敬父母我们不仅要“敬”和“顺”,爱护自己同时也就是孝顺父母,个体在自爱的同时孝敬了父母。儒家亲情之仁,与其他的“仁爱”相比合乎人情,具有优先性、亲密性的特点,所以儒家“仁爱”始于亲情。但这也并不影响儒家所提倡博爱的观念,比如孔子就说过:“泛爱众,而亲仁”,在儒家看来,博爱是最理想的境界。“爱无差等”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实践上是相当难的。因为人的能力有限、所处空间也有限,不可能做到去帮助世界上的每一个,所以儒家认为“仁爱”要从切近处入手,要让人做得到才行。对于身边的人的人都做不到“仁爱”,更何是所有的人呢?孟子将“差等之爱”总结为“亲亲”“仁民”“爱物”三个层面,明确的解释了人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仁”的人伦差别和境界追求[1]。因此儒家倡导“仁爱”由近处向远处推,以达到对他人以及世界万物普遍之爱。还有人将公职人员为了亲友而违背公平原则使他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的情况归咎于儒家的差等之爱,其实这是在很大程度上误解的儒家的真正意思。儒家是很反对这种因私忘公的做法的。在《礼记》中有记载:“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儒家的等差之爱有“门内”与“门外”的分别,在“门外”就要恪守礼法,不能徇私。孔颖达说:“亲有寻常之过,故无犯。若有大恶,亦当犯颜,故《孝经》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是也。”在解决亲友之间的问题时,儒家倡议用比较合宜、适当的方式,通过感化的方式来使亲人知道自己犯的错误,这样社会礼法与亲情就不相违背。

儒家的“仁爱”思想并不止步于人类之间的关爱,而是继续向外扩展,达到不限于人类共同体的世界共同体、宇宙共同体的爱,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更高的层面,就是万物之一体的“仁”。在早期的儒家思想之中,并没有系统的提出“万物一体”的思想,不过在《中庸》中可以看到这种思想已经存在:“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山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育天地参矣。”《中庸》中提出了“成物”的观念,“成物”的“成”与“成己”是一种,都有“成就”的意义,“成己”是成就自己,而“成物”就是成就自然,“成己”是一种“仁”,那么“成物”也就是“仁”了[2]。同样的,儒家所说的“和”给儒家万物之爱提供了依据,如:“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人不仅要处理人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要达到“和”的状态。到了宋明理学,儒家天人相合的思想就更加明显。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同样的王阳明也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所失,便是吾仁有未尽之处。”这样的观点是很超,人类如果想成就自己的“仁”,那么就要成就万物,即我们所说的爱万物。由此我们来思考墨家的“爱”,墨家的“爱”在强调人类之间的爱,如果把儒家的“仁爱”看做成一个体系,那么儒家所说的“爱”比墨家的“兼爱”的范围更加的广,也更加具有普遍性[3]。

参考文献:

[1]刘绪晶.儒家仁爱观念的差等性问题探究——兼论仁爱与兼爱、博爱的区别[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6(04):88-96

[2]王中江.儒家“仁爱”意识与“天人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4):14-17.

[3]肖双荣.儒家和墨家的“仁”“爱”之争[J].船山学刊,2010(02):116-118.

猜你喜欢
爱人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仁者爱人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我的爱人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爱人就是爱自己
下一世,你是我的爱人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