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交流感提升途径之探索
——以“教师口语”为例

2022-01-01 14:41郑炎灵子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交流语言课堂

郑炎灵子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1)

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种具有互动性的、人类特有的学习活动。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阵地。当下,部分高校教师存在课堂交流感缺失的问题,只关注教学内容的单向输出,忽略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掌握程度缺乏关注,更不必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了。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逐步脱轨,学生对课堂兴趣减弱,对教师信任感缺失,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笔者结合自身所教授的课程《教师口语》,针对高校课堂交流感提升途径展开探讨。

一、增强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生动鲜活的教学表达,能降低课堂的严肃性与沉闷感,提升课堂的活跃度。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在《重在交流感——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追求》一文中提及:“交流感的形成建立在主持人语言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的结合之上,是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1]教学亦是如此,高校课堂多涉及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分析,需要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多下功夫,将晦涩难懂、严谨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进行展现,以变化多样的表达风格吸引学生。

(一)表达方式口语化

表达方式口语化,即教师将部分教学语言转化为日常交流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将教材中的书面化语言进行口语化的诠释与解析,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口语化的教学表达方式,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其更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例如,在“声韵母正确认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熟记口腔中不同位置的名称,但学生对拗口的专业名词记忆感不强。因此,笔者利用“上颚、下颚”中的“颚”与“鳄鱼”的谐音,编撰“口腔里的鳄鱼家族”故事,将上、下颚中的不同部位比作不同鳄鱼的房间;将舌头比作金鱼,以“金鱼头、金鱼肚、金鱼尾”依次类比“舌尖、舌中、舌根”。使用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化解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加速学生对实践规律的记忆与掌握,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并非是单一的传播体,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收者。仅仅对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转述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身体会或经验,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而口语化的表达正是教学双方沟通交流的桥梁。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更显亲切、自然与真诚,能够拉近双方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与依赖,对课堂产生兴趣。

(二)表达风格多样化

口语表达风格对课程的展示、学生的接受度、教学内容的输出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研究表明,成年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长仅20 分钟,而高校课程时间为45-90 分钟。且大脑对同一节奏、连续不断的声音会产生天然的排斥反应。所以,整节课都以同一种表达风格呈现,学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注意力必然无法持续集中,更不用说交流感了。

教师可结合教学环节变换不同的口语表达风格。在导语部分,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表达风格入题。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导语部分。例如,笔者在教授“声调调值”这一单元时,便以“模仿不同地区人民的对话”为引题,因同一个字在不同方言音中声调调值不同,导致沟通上的误会。以对话表演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声调调值在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进而展开知识点的导入。

在进行理论传授时,教师需要转换为松弛自然、生动形象的表达风格,适当融入年轻人熟悉的交流语言与生活语境,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如,在介绍四声调调值时,笔者将声调的始末音高,比作两栋宿舍的层高;将声调的高低变化,比作“从一栋楼到另一栋做客”,帮助学生理解调值的概念。在上声发音训练时,学生容易出现降音不足、尾音丢失等的问题。笔者运用学生们熟悉的“取外卖”这一行为解释为“去对楼串门前先下楼取外卖”,提醒学生上声发音务必做到先降后升,尾音上甩。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表达与阐释,既能将理论知识讲解形象生动,又能拉近师生距离,增强互动交流。

当需要学生调动感官共鸣进行情感体会时,教师先以饱满的情绪为引领,以自己的状态感染学生,进而调动他们的状态,循循善诱、层层推进。在诗歌《我爱这土地》的诵读教学中,笔者先讲述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以文字色彩作情绪牵引,从“嘶哑”“悲愤”“激怒”,到“温柔”“黎明”,通过反复领诵,带领学生体会从绝望悲痛到仍抱希望的情绪转变,完成诵读练习。

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则需要转换为简洁严谨、干净有力的表达风格,为学生理清思路,指明重点。

课堂教学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集体学习活动,学生是否领会课堂内容是判断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教师结合教学环节,运用多样化的口语表达风格,是拉近师生关系,增强课堂交流感的关键所在。

二、丰富教姿教态的多样性

在口语传播中,除有声语言外,传播者还需辅之以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态势语。教学作为一项有计划性的口语传播活动,态势语的加持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姿教态。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姿态僵硬、死板,全程站在黑板前说教,或低头看课本与教案,刻板、生硬,教学效果不佳。我们可以从手势语与表情语两方面来把握,增强交流感。[2]

(一)手势语的运用

手势语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肢体语言。除了指示课件、提问学生外,教师还可通过托手、盖手、推手等一系列象征性动作表达教学过程中的思绪变化。如,做文本分析时,可单手抚胸,代表着真挚与投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绪、齐声诵读时,可侧摊手,代表着邀请、号召、共情;诵读过程中,使用盖手、推手的动作,象征着目之所及,起到增强画面感的作用。手势语的运用,除了在教学环节中发挥作用,还有助于教师调动课堂氛围。如,拍手除了表示赞扬与认可外,也有引发关注、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作用;食指竖立除了指明方向外,还有强调重点的作用……

人类所接收的信息中,70%-80%来自视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手势语,不仅能快速调动学生情绪,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能提升教师的号召力,活跃课堂氛围。更可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能灵活自如地表达。

(二)表情语的运用

表情语包括眼神交流与面部肌肉配合所产生的情绪变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通过眼神传递最细微的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眼神,与学生展开交流。学生发言时,教师可双眸含笑、平视学生,表示倾听与欣赏,时不时伴随点头,表示认可;讲解知识时,教师可低头扫视,扫视体现传播面的普及,低头表示关切;加以警告时,眼神坚定、目视前方、微微蹙眉,体现严肃认真,或懊恼不悦……学生接触什么样的眼神,就会给予什么样的反馈,交流感由此而产生。

微笑是全球通用的情感沟通手段,体现交流时的真诚、尊重与亲近。有些教师认为不苟言笑、严肃谨慎才是教师该有的样子,实则不然。教学作为一项具有互动性的学术研讨活动,需要信息的不断交换,而交换与沟通的前提,正是平等与亲和。教学过程中常伴笑意,配合眼神的调度使用,能让学生感受教师渴望与自己交流的意愿强烈,进而投递同样的情绪状态,提升对课程的投入度。

当然,教师不比其他职业,他(她)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与指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被学生关注、模仿,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在教姿教态的把握上,教师亦不可太过随性放纵,要符合教学场景的需求和教师的身份要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赋予学生耐心与爱心,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言谈举止、审美取向、精神气质等方面起表率作用。

三、提升对课堂的洞察力

要使课堂富于交流感,教师身为传播者应时刻关注其传播效果,提升对课堂的洞察力。把握语言分寸,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对课堂需求的变化,并予以积极回应。

(一)关注学生的反馈

“反馈”一词最早出自美国应用数学家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3]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即为反馈控制,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而后,这一词被广泛运用到传播学领域中。传播者发送信号,并根据受众的反馈来调查、调整、规划现在和未来的传播行为,而反馈即是受众的态度、需要、意见等信息。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亦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大部分高校教学都安排在阶梯教室进行,教室空旷,课桌与讲台距离遥远,这给教学双方的沟通交流增加了难度。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自顾自地输出内容,全然不顾学生在做什么,更不用说是关注学生的反馈了。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交流难以进行,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度便会锐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听课反馈,实时调整交流方式,让教与学的沟通传递,呈现持续活跃的状态。如,笔者在进行“语言表达技巧——语气语调”单元教学时,通过个别练习与分组练习,察觉学生对那些抽象的、仅能用文字表述的语气注解仍理解不透,训练效果不佳。笔者随即调整课程安排,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经典台词为参考案例,和学生一同观看模仿。在模仿演绎不同角色台词的过程中,感受文字所表述的不同声音形式的呈现效果。《教师口语》作为一门提升师范生教学表达能力的技能课,教师对学生课堂状态的关注,既是教学本身的需求,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未来教学能力的过程。

(二)对反馈予以肯定

传播学领域著名的理论“沉默的螺旋”[4],可概括为: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得到广泛反应,就会越发积极地表达与扩散;反之,如若发觉自己的观点无人或少人理会,便会逐渐保持沉默。这一现象也常出现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中少不了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个人展示,或发表观点,这里可以将该过程理解为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谬误,而忽略了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评价以批评指正为多,称赞鼓励甚少。久而久之,学生自信心减退,对课堂的热情降低,不敢大胆展示或直抒胸臆,进而选择保持沉默来守护“自尊”,更有甚者选择“破罐破摔”。其实,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反馈,不妨先表示一定的肯定,给予学生褒奖,然后再对其反馈的内容予以点评,指出有待改进之。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发觉、鼓励他们的改变与进步。20 多岁的大学生早已形成相对固定的语言表达体系,莫不要说存在语音缺陷,更有不少学生长久以来习惯使用方言交流,想让他们一时间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片段诵读训练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语音面貌虽存在一定缺陷,但对情感的表达却比较自如,更有学生对有声语言艺术处理产生浓厚兴趣。此类学生完成诵读训练后,笔者先在语言表达上予以高度肯定,而后指出,语音面貌的提高能使语言表达更富感染力,让其不断精进。当学生明白,教师的指正是为了让自己更完美时,学生也会为“寻找最后一片拼图”,为得到更多的肯定而努力。进而,学生的自信心、专注力不断提高,师生互动交流逐步增强。

综上所述,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姿教态的灵活运用能带动学生的情绪与心理节奏,关注学生的反馈并予以积极有效的回应是增强师生互动的关键。“提升高校课堂交流感”的方法,是教育学、语言学、行为学、传播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理论的综合运用,是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需不断探索、持续深耕的命题。

猜你喜欢
交流语言课堂
如此交流,太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语言是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