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真
【摘要】统编版教材修订的两个重点,其中一个就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大部分就是文言文作品。鉴于绝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畏惧、厌恶,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被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下面以统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教学为例,试图通过读、演、诵等形式,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文言文;阅读;演示;诵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中学语文中,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统编版教材修订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大量的文言文作品,研习这些文言文经典作品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而这些历经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被选入教材的文言文作品自然是精品。所以,在教学文言文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就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被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才有可能调动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自觉参与阅读文本、读懂文本到演示文本内容,再到熟读成诵的学习过程,正是学生参与阅读思考,进而把文章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学过程中,与其看到文章就马上为学生翻译、讲解,不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且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阅读获取知识。如何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参与阅读呢?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些任务,让其课前先自主完成。如,课前先引导学生把文章中的文言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的词、特殊句式等等)进行整理,并形成笔记,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情感。
在教学中把“读”字摆在首位。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沉浸在“原汁原味”的文言文环境中,不要也不必急于翻译,不要让翻译出来的白话文冲淡了文言文的环境。语言的学习往往需要营造一个环境,文言文的学习也一样。课文理解尽量用原文,暂时不懂不怕,可以细嚼慢咽,反复阅读,慢慢地消化吸收。这一环节是完全没有翻译而直面“原汁原味”的文本教学,读法可以多种多样:默读、吟读、个体读、集体读、范读,等等。例如,教学《与妻书》一文时,根据文本生字多,个别字的读音与今天通行的读音还不一样,有的句子不容易确定它的停顿等特点,可让学生听一遍朗诵录音。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前还有个别自己没弄清读音的词在听的同时也解决了。听朗诵录音,也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听完录音后,还要让他们反复阅读。这时已不是简单的读准字音,更重要的是把握文章的感情。而要准确地把握文章里的情感,又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如文章里的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词,假如学生不能理解,那文章文意就无法较全面完整地理解,把握感情更是无从谈起。
读的另一个环节是,由学生自己推选出一两个代表朗读,感情饱满地朗读。如“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一节,学生把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深的爱、对国家的浓浓的情,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了。刚读完,教室里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掌声。接下来在集体朗读时,大家也有意识地带着饱含爱与情的感情去朗读。学生自己饱含情感的范读比朗诵录音更能激起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学生集体朗读,也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朗读,或者男女生角色朗读。当然,要把文章的情感准确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不是一次阅读就能做到的。
学生要想读得准,感情把握到位,必然得对文本充分理解。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逐渐消化,理解文章大意,才能把握好文章的感情。不管是先翻译还是先反复阅读,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以致用。读课内的文言文目的,还是为了能更好地读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我们通过以读带“用”,由读课内文言文扩展到读课外的经典名篇,直到使学生对文言文阅读能自主学习为止。
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必须要在别处有广泛的适应性,学生才能学得有兴趣,学得有动力,学得有效率。利用身边的材料,使课堂教学往现实延伸,使学生的文言能力得以实践应用,发现文言文有用武之地,才能有“真功夫”。
用“原汁原味”的经典名篇阅读呈现,延伸学生的课堂所学,也是“读”的一种方式。如,读了苏洵的《六国论》、杜牧的《阿房宫赋》,不妨也让学生读读贾谊的《过秦论》。学生如果能读懂,尽情品味,就能不断积淀文言语感,扩大文言学习范围,培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乐趣。
二、演——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在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象地重现文章所描绘、叙述的情景,即演。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解文章的方法。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通过表演来再现文章的内容,能够使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讨,从中获取知识,从而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如《鸿门宴》一文,文章篇幅较长,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文语法现象较多,若是串讲,必定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分组表演“鸿门宴”故事。课后,学生马上对文章反复阅读,把握相关情节和具体细节,从中体会各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如“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的座位如何安排这一细节,学生就得弄清“东向坐”“南向坐”“北向坐”“西向侍”中方位名词是动词“向”的宾语,不然在演绎过程中就会把座位弄错。而且学生得对古代的座次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好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在演绎时,对于古代方位代表的尊卑情况有疑惑,他们会主动寻求帮助。课堂上适时补充了有关古代方位代表的尊卑情况的文学常识:当时西为贵,北次之,南次次之,东最下。了解了这些,学生就能从鸿门宴的座次排列顺序上发现各人的地位差异,从而引发对古代的礼仪常识的兴趣。在“项庄舞剑” 细节中,要把项庄的动作演绎好,就必须要弄清楚“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活用情况——“像张开翅膀一样”。同时,学生要把人物演好,就必须对人物的思想性格有充分的理解。这些都需要学生对文章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充分理解、把握,甚至还要结合从课外了解的有关内容来充实人物形象。
对于情节淡化的文章,如《烛之武退秦师》,也可让学生演。课前,提前一周让学生收集更多的有关烛之武的故事,重新加工组合。课堂上,学生来演绎,从中体会烛之武劝谏的语言艺术。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想要表演形象生动,想要准确展示人物形象,深入把握人物的特点,就得充分理解文章内容。表演过程既是理解、把握文章内容,又是同学间相互协作把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的过程。这期间不仅收获到文本知识,同时也锻炼了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演”,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學生的思考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他们会更有兴趣面对一向恐惧甚至厌恶的文言文,更有信心去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诵读,也就水到渠成。
三、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新课标对“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可见,统编教材对经典文化作品更加注重诵读。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较好经验,我们也一向重视背诵。尽管学生也背书,但目的多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考试;又因为是强记,记忆往往是短时的,难以持久。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要逐步减少机械性记忆,学会理解性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所以,诵读就应该以把握内容为前提,在朗读理解大意、演示,深入把握人物形象、把握情感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
我们一向遵循熟读成诵的自然规律,通过演示获得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背诵。当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的诵读经验和方法。周振甫先生曾说:“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书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巴金也曾说:“现在有二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了。”记在脑海里的东西才能得到长期保存,才能在运用时信手拈来。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学生平时的习作中,很多亮点就是平时储存在脑海中所记诵的经典句段。遇到这种情况,课堂上及时表扬学生,既是对有记诵好习惯学生的鼓励,同时也激励其他学生一起诵读起来。
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熟读至诵,让学生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摇头晃脑地尽情朗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必会收获“立体”的效果。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实践的主体,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朗读、演示文本到熟读成诵的过程,就是“立体”的学习过程。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清华大学附中特级语文教师韩军曾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为此,我们不能不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学生找到“回家的路”,让我们的学生会读文言文,喜欢阅读文言文,欣赏文言文,欣赏中华传统文化,进而阅读欣赏更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周振甫.立体的懂[J].语文学习,2005(11):49-51.
[3]韩军.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J].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4(23):56-58.
[4]高长梅,白昆荣.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