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敏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的高负担已经成为教育乃至社会的顽瘴痼疾。应试、功利驱使下的学校教育,淡忘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学生从“鸡叫”学到“鬼叫”,不但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伤害了身心健康,甚而出现厌学导致的极端事件,令人悲痛。
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双减”的工作目标,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是否授课数量越多越能达成学科要求?是否教师讲授越多越能落实学科目标?是否课后习题刷得越多越能提高考试成绩?
我认为,只有先给校长和教师减压,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减负”。校长是否应该“多”研究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少”去盲目追求“升学率”?教师是否应该“多”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少”去挤占学生课外活动和休息的时间?教学是否应该“多”考虑学情的差异,“少”去研究所谓的标准答案?课堂上是否应该“多”传授些学习方法,“少”讲些所谓的解题秘笈?课后练习是否应该“多”研究分层作业,“少”让学生刷些简单重复的习题?全社会是否要“多”关注学校的育人方向,“少”炒作所谓的升学率和名校率?
在落实“双减”的诸因素中,教师和教学最为关键。聚焦核心素养的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不应该只是学科知识的填压,而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习得更多的学习能力,悟得更多的学科价值。下课铃响了之后,不应该是句号,而应该是省略号和问号。教师在课后留给学生的,不能仅仅是巩固课本知识的作业,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渴望。所以,课堂教学要更多运用情景创设和问题创设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我时常会和教师们切磋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若干年前的‘一桶水’尚存几许?”这是就教师的知识存量需要持续补充而言。只有不断学习,知识的“水桶”才能永远是满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现有一桶水的‘水质’如何?”这是就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而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必须跨界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第三个问题:“学生的‘一杯水’非得由教师倒给他吗?”这是就教师对教法的研究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一个”,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都与他人有异,所以教学一定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第四个问题最为重要:“我们教会学生‘取水’的本领了吗?”這是就教学的终极目标——学法指导而言。相比于课本知识,我们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离开学校和教师之后可以持续学习,终身受用。
总体而言,将“多”变成“少”比将“少”变成“多”要难得多。将“少”变为“多”,只需蛮力;将“多”变为“少”,则要靠智慧。如若使“少”胜过“多”,就需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