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望
摘要:生物是一门理论性与实验性兼具学科,尤其初中阶段重在教授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与观念。教学实践中,生物教师当注重观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应用“教学做合一”“生活化教育”教育新理念,结合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等新手段,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来讨论,希望明确“教学做合一”理念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把握它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新时期背景下,高效、高质成为课堂发展主趋势,所有一线教育者都有责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思索如何构建出高效的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东西。“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教学做”应该是一件事,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在做上教,而并非依照教材输出观点。作为学生,应当在做上学,而并非被动地吸收相关知识。由此,教与学能够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培育学生思考能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进而在生物学习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践行“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方式,构建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目光,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将在这样的课堂中展开一场思想旅行。构建生活情境的重点在于“生活”,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深入自身生活中感悟,抓取生活中的小细节,让生物教學更富有生活情趣。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提升了,紧接着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中学生观察力、思考力、行动力等都得到锻炼而提升。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时,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设备拓展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沙漠、骆驼、骆驼刺的图片,并提问一位学生:沙漠的环境特点是什么呢?而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生动形象的图片情境中认识沙漠气候干旱、缺水的环境特点。接下来,教师可以选取与其相反的极寒环境进行分析,让大家结合自身在冬天的感受,去体会“海豹”在南极极寒环境中的感受。由此,中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深刻了,在课堂中参与互动和体验,进而对生物知识有了新的思考。所以,中学生物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来诠释教学做合一,而提升生物教学效率,提高中学生生物水平。
二、开展生物实验,增强学生能力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应用十分关键。生物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做合一理念强化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认识与了解,强化学生的思考与行动。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多了,每一位学生也都有发表观点和说明思路的机会,在实验课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收获。生物教师应当时时观察学生的表现看,在监督安全情况的同时给予学生点拨,让其以正确的探究思路学习生物实验内容,而后再动手、下笔,在生物实验探究过程中寻求真理。
例如,在讲授“观察植物细胞”这一部分内容时,初中生物教师应当让大家自己制作临时装片,自主的完成显微镜观察与记录,养成胆大心细的生物实验习惯。由于临时装片制作中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生物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之间齐心协力解决问题,建设出高效的生物实验课堂。而后,小组成员之间明确分工,在观察、记录、分析、总结观察成果中探究与学习,不仅仅学会了显微镜的应用,还能够对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把握,学会解析知识重难点。下一次实验探究中就能够找到新思路,糅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完成任务。
三、构建翻转课堂,强化学生思维
为了构建高质量的生物课堂,生物教师可以糅合教学做合一理念,构建翻转课堂模式,辅助学生理解与吸收生物知识。中学生的生物思维也能够逐渐加强,在学与做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由于翻转课堂模式需要现代化设备支持,学校、教师都应当做好设备维护与管理,保证每一个班级中的信息技术设备随时应用,从而详细解释重难点知识,让课堂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讲授“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组织课堂预习活动,让大家通过课外读物、视频等等了解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而后,课堂中学生将对于:池塘、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其非生物成分等等方面看到更多学习思路。翻转课堂的构建提升了教学质量,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中学生生物思维一步步强化,将有效提升其生物水平。所以,中学生物教师应当构建翻转课堂模式,培育中学生良好的生物思维,在做上学,在学中探索与感悟。
参考文献:
[1]杜丽娜,张优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206-207.
[2]马春莲.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4(24):246-247+250.
[3]祁晓冉,杨继红.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0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