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琳
摘要:本文以《国际商务沟通技能》的职业化课程建设为案例,在国际商务专业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围绕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两个维度,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框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模块化教学,根据岗位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模块。
关键词:岗位群;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商务沟通;国际商务
职业化课程建设指的是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发并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该课程需要针对特定的目标职业岗位群,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本研究以《国际商务沟通技能》课程建设为例,探索如何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进行职业化课程建设。
一、课程开发背景
《国际商务沟通技能》是一门面向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和商务英语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随着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于人才沟通能力的要求也变得更多元化。如果单靠传统的《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将无法适应社会和行业新发展对于人才沟通能力的需求。根据马建富(2014),职业教育的课程具有动态适应性,即要根据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而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分析。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基于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分析,并根据行业的新发展,灵活地调整或增添新的教学模块,开发一门以培养国际商务沟通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核心技能课程。
二、职业化课程建设的方法与过程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领域,马建富(2014)指出,课程开发首先要建构从事该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标准。国内外学者探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能力分析方法,如工作任务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相关实证研究如吕丽珺(2013)等。
本研究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首先分析国际商务专业群的目标工作岗位群,深入企业进行工作任务和工作能力分析,抽取出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的沟通技能。参照工作任务分析法中的综合能力(general competence)和专项能力(task skill),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三、目标岗位群与典型工作任务调研
在过去,国际商务专业群所面向的对口就业行业主要为传统外贸行业和国际物流行业,对应的初始岗位包括: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货运代理业务员等。近年来,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新的就业岗位,如跨境电商网店运营员、跨境电商客服等。上述岗位属于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岗位群。
除了要紧扣上述的核心岗位群,还应该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开拓其就业面。在商品进出口的产业链上,产生了国际会展和外贸综合服务等外延产业,催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国际贸易”包含了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在往后的专业建设中,还应该拓展学生从事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能力的能力。以国际技术转移为例,就包含技术经纪人、国际技术转移业务员等岗位。以上岗位可统称为国际商务专业的拓展岗位。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召集上述核心岗位和拓展岗位从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取出一系列与沟通能力密切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模块:外贸客户开发与管理、进出口业务谈判、处理外贸函电、参加展会、跨境电商网店运营、公司内部沟通等。
四、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构建
根据工作任务分析法,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参照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的划分标准,确定了课程培养的目标围绕“国际商务沟通综合能力”和“国际商务沟通专项能力”进行。
“国际商务沟通综合能力”指的是从事任何国际商务专业相关岗位都必备的沟通技能,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英语应用交际能力、谈判能力、国际商务礼仪、职场内部沟通。
“国际商务沟通专项能力”指的是完成某个具体岗位特定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根据具体所从事的岗位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些专项能力可根据岗位群的不同而分成以下几个大类:
(一)传统外贸与国际物流岗位群所需的专项沟通能力:与国内外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进行外贸进出口谈判口头与书面磋商的能力等。
(二)跨境电商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项沟通能力:跨境电商标题拟定;撰写产品描述;进行视觉营销;跨境电商平台客户沟通等。
(三)国际会展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项沟通能力
(四)国际技术贸易岗位群所需的专项沟通能力
可根据不同地区、学校生源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灵活选取相应的专项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五、结语
本研究是职业化课程建设的一个微观案例,采用了工作任务分析法,对一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构建进行了探索性分析,职业化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核心在于对当前就业市场人才能力需求的深入调研和精准把握,对于其他职业类课程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基于工作过程的“岗-岗”课程设计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報,2013,22(2).
本文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商务沟通技能》”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