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未来教育的特点、理念及评价内容

2021-12-23 04:26王伟宾张萌萌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未来教育教育评价学校教育

王伟宾 张萌萌

摘   要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孕育出了全新的教育形态。从学徒制教育时代到学校教育时代,再到以智能教育为标志的未来教育时代,不同的教育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教育特点。未来教育时代,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重行政领导,更重思想领导;重制度管理,更重人文关怀;重专业化,更重德行化;教育投入,更重教育规律化。因此,对未来教育评价,要综合考虑学习、教育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知识的获取能力、教与学的交互性、学以致用的导向性以及嵌入式教育评价等,建构充满人文关怀、体现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求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 学徒制教育  学校教育  未来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评价

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教育主要是以学徒或家族手艺传承的形式出现(以下称为“学徒制教育”),虽然有时也冠以“学校”、“书院”之名,但教育的内涵、目标或定位等均与当前学校形态有本质差别[1]。200多年前,欧洲大陆先后爆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们被带入了固定场所里开展集中性的学习培训,学校教育应运而生。之后,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加快了学校教育的科技化和信息化进程。人们逐渐习惯了将学习和学校教育等同起来,从幼儿园到中学再到大学,在学校进行完整的教育培养。

伴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量子通信等为典型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教育呈现出多种新的形态,如泛在学习、混合学习、沉浸式学习和休闲学习等[2]。究其原因,一方面,互联网从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逐渐过渡到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3],促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教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教育形态的部分功能,促使学习时空由单维走向多维,更加讲究学习体验,这与当前仍然沿用工业革命成功时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复制、效益化管理的模式产生矛盾[4]。

新的教育形态极大方便和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得教育朝着“个性化”、“用户体验化”的方向发展,教育的控制权逐渐也从学校教师手中转移到学习者或家长手中,这从根本上动摇了现行学校教育体系,促成了未来教育的雏形。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当前学校教育,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来辅助教学,充分认识新技术的推动作用,以满足人们未来越来越高的智能化教育需要,使人们用最喜欢、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未来教育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

一、未来教育的特点

教育发展中的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未来教育的责任、期望、场所、内容、方法、关系和文化等与之前教育特点具有本质的不同。

1.教育责任:重新回归家长和个人

学徒制教育时代家长决定了学习的内容,家族间技能的传承成为技术经济发展的常态,“子承父业”是常见的教育现象。学校教育时代由于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校园成为教育的主阵地,国家和政府成为教育的主导,教师主要肩负知识传授的责任。未来教育时代由于知识获取渠道的便捷化,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学校教师获取知识,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根据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好选择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的不可或缺性逐渐降低,教育也逐渐由学校为主导过渡到家长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为主导。

2.教育期望:凸显“私人定制”

学徒制教育时代教育期望主要来自家族,因为社会的流动性差,个人出身基本决定其终生的职业,家长期望孩子通过复制自己技能而体面地生活。学校教育时代因为教育的标准化、普及化,教育使每个人都能达到共同的、高层次的成功,而不必拘泥于家长的技能与社会关系,教育期望是通过实施平等教育,使得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必要的技能。未来教育时代强调全员成功的同时,更关注教育的供需发展,人们越来越摒弃标准化和模块化的学习模式,更加强调学以致用,“私人定制”模式的学习期望将愈发凸显。

3.教育场所:发生在任何地方

学徒制教育时代因受其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所限,教育地点主要存在于家庭、田间等地,内容围绕技能传授展开的。在学校教育时代,教育的主要地点是校园内或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并围绕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展开的。未来教育时代的教育地点将转向不同的场所,不仅仅拘泥于校园之内,这些场所是有人类活动且拥有计算机和网络的任何地方,教育将主要围绕学生个人发展诉求与兴趣爱好展开。

4.教育内容:“学会如何学习”的技能

学徒制教育时代的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家族技能或手艺上,期间也会有一些写作或阅读等人文知识的涉猎,基本上是谋生所需。学校教育时代由于科学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学科分类逐渐完善细化,教学内容逐渐增加了数学、工程、科学等学科内容,以便人们更好适应技术发展的工作需要。未来教育时代由于知识大爆炸,科学知识增加的数量与学校所能教授知识的数量差距逐渐拉大,學校将逐渐失去对知识传授内容的完全控制权,“一招鲜吃遍天”的知识时代逐渐向终身学习时代过渡,于是,教育内容将从知识教授向“学会如何学习”的技能传授过渡。

5.教育方法:聚焦教学互动

学徒制教育时代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家长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掌握基本技能,教学对象的数量一般为几个人到十几人不等,成员多为子女或亲属,属于精英化教学模式。学校教育时代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教授,学生日常自我学习实践,最后教师通过考试、答辩等形式检查其学习成效,教学对象一般是几十个到上百个学生不等,属于大众化教学模式。未来教育时代学生可以借助新技术根据自己学习需求定制教学内容,教师也可及时准确发现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实施有效的教学互动,最终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属于大众化教学与精英化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模式。

6.教育关系:注重教学相长

学徒制教育时代由于绝大多数孩子的教育来自亲戚朋友,老师对孩子日常学习生活情况十分了解,所以,他们会适时调整教育内容满足孩子所需,同时因为血缘亲情等缘故,他们也愿意尽己所能地传授知识。当然,孩子们知道他们自己如果不努力不能掌握技能,自己今后的生活出现困难,因此他们会认真学习,尽早承担起家庭责任。学校教育时代由于学生与教师数量呈现一对十甚至一对百的悬殊比例,教师很难了解每个学生情况,很难详细掌握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同时,教师知识的传授更多是一种职业价值观驱动和日常谋生手段,于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供需关系难免会出现不协调和不一致的现象,比如出现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的情况等。未来教育时代,因为新技术发展带来学习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咨询问题,教师很容易聚焦学习过程和结果反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更好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与此同时,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反过来促使教师教学的成就感和主动性提升,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7.教育文化:强调“兴趣主题文化”

学徒制教育时代孩子们主要是在成人们伴随左右的环境中成长的,很多时候被当作帮手或被称为“小大人”,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对今后家庭的生计至关重要,他们从小就肩负着成人的部分责任,打上了家族鲜明的政治烙印。学校教育时代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环境中度过的,他们一起在课堂学习、在操场运动、外出参加活动,甚至晚上一起住宿,长时间在校园聚集使他们形成了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即“同伴文化”。未来教育时代孩子们可以借助各种媒体环境,在家长和其它校外教师的辅导下开展学习,学习更多的源于兴趣和爱好,于是不同年龄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纷纷组建学习社区,开展主题讨论等,形成了“兴趣主题文化”。例如,现行的STEM教育正是人们对技术驱动下整合的教学和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重设计以及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二、未来教育的理念

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从20世纪前半叶的教育领先科技,到20世纪后半叶之后科技领先教育[6],教育和科技之间的关系变化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学校教育模式的变革。未来教育中,教育设计将进一步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得教育目标融入实践活动之中,在教育环境中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情境、开发高交互的学习资源、设计出有效激发学习动机的教育活动[7]。因此,人们要学会适应和容纳新技术驱动的学习这股新生力量,把新技术整合进入未来教育中,厘清学校教育的边界,从而建构好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1.重行政领导,更重思想领导

未来教育将会变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其中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以及学校社区之间的动态对话,旨在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8]。在这个学习共同体内,育人的主体是谁、育人的边界在哪里、育人的方法如何应用等等问题都会与现在的有着明显的不同,教育领导的思路与策略将显得愈发重要。从关注校长个体的领导力到关注学校系统的领导力,这表明领导力并非管理者个体的私人财富,而是学校共有的财富,而且领导力不仅是共有的,还是可以通过协作进行共建的[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10]未来教育中,由于知识的易得性,学校领导更多需要思考如何用个性化的服务、先進教育思想引领教育发展,而非当前学校的事务管理。对教师而言,也将由对薪资追求的需求更多转向教育的获得感,因此,学校要注重教育思想的领导,极大地获得教师与学生的认同和共鸣,增强育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才能使得学校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对学生而言,学习的动力更多源于自身爱好,同时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日益增多,因此,教师如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要愈发重要。

2.重制度管理,更重人文情怀

学校制度管理,体现了教育的规范性、实效性,甚至公平性,它是一个学校正常运行及长久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往往一种制度乃至一所学校运行得如何,仅仅依靠制度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制度一般是刚性的,它往往忽视了人的个性和发展,容易窒息人的创造性,使人退化为制度的奴隶。因此,一种好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一种看不见但却起着支撑作用的制度环境或制度文化,即是环境氛围和团队文化,否则任何学校只要搬一套好的制度执行就可以了。

未来教育由于学生诉求的多样化,学校兴趣小组逐渐取代当前的班级制,学制概念也将逐渐淡化,对学生而言,“学习将是一段不一样的旅程”[11],学习者将基于自身的爱好与社会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进程。因此,当前强制度下的学校制度将面临巨大挑战,学校管理必然走向人文。于是,教育中人们更加强调自由与个性,校园的氛围、精神文化建设将愈发重要,需要强化道德人格管理,从学校的校风和校魂中寻求突破。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会让学生由衷敬佩,对学生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未来教育更需要通过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强化人文情怀,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推动教师向探究型、学者型、开放型教师转变,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3.重专业化,更重德行化

当前学校教育中,“大数据已逐渐成为学校最重要的资产,是核心生产要素,运用技术手段强化大数据的利用能力,将成为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12]一方面学校利用技术提升教学的情境性、互动性等,将教师的智慧与现代资源有效结合,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实时全面地搜集有关设备、资源、场景等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反哺并服务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当学校由一个组织机构转化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时,专业化不仅被视作一种能力,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德行,甚至升华为一种教育伦理。这种教育伦理意味着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发展和成长诉求,去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情。未来教育应该在广阔的背景下,关注教师和学生专业化背后的德行化,在德行内化上狠下功夫,为教育实践工作建立坚实的道德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发展不仅是自我的,也是社会的和伦理的。因此,未来教育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凭借自己的德行品格,水到渠成地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使得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有扎实学识和有道德情操的人。

4.重教育投入,更重教育规律性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科研项目、教师薪资和办公经费都是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政府导向性。虽然政府提倡教育公平,但实际上学校被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很难根据教育本质自由发展,难以达到真正的教育公平。同时,当前学校教育环境中,学校领导更多思考从外部争取资源,较多是站在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的功利角度开展教育管理,对学校政策是否真正尊重或符合教育规律的思考或践行的还不够,尤其是一以贯之地凝练和传承学校文化与师生期待还有差距。

未来教育中,政府必须尊重教育的本质规律,厘清教育责任,努力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减少对教育的强干预。工作中,政府应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鼓励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努力为不同类型的学校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让学校能切实围绕育人的中心工作,发挥教育的最大效能,实现教育的公平性。未来学校领导需要思考如何从内部进行变革,让所有人获得各种教育资源的可能性,构建协调连贯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平等和多元。实际工作中,注重将技术有机融入教室和学校,将学校教育的核心实践向信息技术开放,发挥学校资源的最大作用,同时尽可能支持非学校资源与学习环境的衔接,比如支持电脑等学习工具与学校教学资源无缝衔接,使学生可以在家里与学校一样完成各类学习课程,学校领导真正充当创造新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平台的引领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角色。

四、未来教育的评价内容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曾提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声明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13]把这段话分解来看,其实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价值塑造:教育使人更加富有理性,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人能更容易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获得幸福,这也是受教育的人和没有受教育的人的本质区别。二是能力培养:获得学习能力,以及包括技术能力、社交能力的生存技能。三是知识传授:对已有知识的传承。

从学徒制教育时代到普遍学校教育时代,最大的变化是国家接管了对人们进行教育的重任,通过国家控制,带来了学校教育模式的诞生,即将学生按年龄组别集合起来,推进标准化的课程和评价。而未来教育发展,传统的学校教室将逐渐被兴趣小组、学习社区取代,教育将回归本源,人们更多朝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涉猎知识,教育将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的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未来教育的评价内容也将相应发生转变。

1.教育本身:强调知识的获取能力的评价

传统理解的学习意味着在学校上课,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教育中学习已经逐渐搬到学校围墙之外,更多的学习发生在校外,学校教育与学习也开始逐渐分离,教育将逐渐远离高度结构化的学习机构,学习者可以借助技术,根据自身需要去发展技能,通过选择利用学习资源及各种社交网络,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技术对学习的深刻影响与网上知识的易得性相关。在过去,人们不得不记住大量信息来做出决定,正如医生必须经过不断积累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一样。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加依赖外部记忆帮助解决问题,未来学生的学习基本技能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更要掌握如何在海量资源上快速准确找到所需要知识的能力,包括评价知识的好与坏等。也就是说,人们仅仅掌握更多的信息是不够的,更需要发展知识信息检索与辨析等新的学习技能。

2.教育方式:强调教与学的交互性的评价

随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學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未来教育教师的角色将不再始终处于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而是更多作为导学者、组织者、合作者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育方式也将发生重大转变。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向学生教授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师充当“广播员”的角色。但事实上,知识教授的过程中唯有探索互动性和反馈性,学生接受的知识才更牢靠,学生对学习才更有主动性。因为在该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了教学活动,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潜能的发挥。此外,在网络上寻找信息和资源,理解相关的图像和图形的含义,这些都将成了知识交互的重要方面。

3.教育导向:强调学以致用性的评价

传统的职业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念书,其直接目的是为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所以,在目前学校系统存在过分强调学习的功利性,学生对职业的理解过于狭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有些课堂使学生有了逃离学习的冲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中技术越来越占据中心地位,“职业流动”将成为一种趋势,大部分人一生变换几个工作将成为常态。通过工作和学习中转化,不断提升职业竞争力,并深刻理解追求的职业并非一生的承诺。于是,人们需要开始将生活看作是由一系列职业组成的,逐渐明白“学会如何学习”是何等重要,教育也必须思考如何提供具体有效的方式帮助人们完成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过渡,通过完善学习环境、开发富有个性化和趣味性的课程等,为学生学习提供积极的动机感受,激发其内在动力。因此,未来教育必须强化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强化学校、政府、企业等机构的多元协同,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导向。

4.教育结果:强调嵌入式的评价

学校教育时代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标准化的考试,来考察学生是否获得知识和相关技能,这其中主要依靠结果性评价,评价形式主要是给出学生不同的分数,凸显了教育的功利色彩。在未来教育时代,教学将评价嵌入学习的过程中,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交织在一起的系统模式,学习评价在教育过程中适时出现,与学习过程紧密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出现困难,可能是因为其对于与当前知识点相关知识没有掌握,人们可以借助大数据通过构建知识点间的逻辑结构关系来帮助其进行诊断,对其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分析,然后,根据诊断结果,定制个性化教材和课程,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同时,对教师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优化老师的教学策略。当然,建构未来教育的评价体系,还要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学校教育和政府作用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性的关系等,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的持续指导与帮助,切实提升学习效能。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理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向未来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知识应用等之外,更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强化人文情怀和德行化培养,并注重写作、沟通和交流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是,我们也要清晰认识到智能教育落地还任重而道远,包括数据壁垒、市场认识不足、学科的壁垒以及应用模式缺陷等。例如本来“人工智能+教育”是为了降低教师和学生负担的,但现在有时却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好比因为原来学生们都只有步枪,现在大家都配上了机枪、坦克等重型武器,这样一来,应用模式没有改变,反而加重了学习负担,成为教育领域的军备竞赛。所以,未来教育要回归初心,需要牢记教育第一位使命是通过对人的价值塑造使得人能够更加幸福,切不可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帮凶和累赘。

参考文献

[1]张爽.未来学校的理解与建构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45-49.

[2] 张海生,范颖.“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新形态:主要类型、共性特征与有效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2018(10):24-34.

[3] 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46-51.

[4] 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未来教育[J].人民教育,2018(1):34-39.

[5] 杨元魁,叶兆宁.突破STEM教育中科学与工程的链接难题——基于工程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J].人民教育,2018(10):57-62.

[6] Claudia  Goldin,Lawrence.The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M].The Belk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35.

[7] 李葆萍,余胜泉,孙璐璐,张丽峰,张秋杰.“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2017年第21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综述[J].现代教育技,2017(11):45-51.

[8] Sylvia M.Roberts,Eunice Z.Pruitt.学习型学校的专业发展-合作活动和策略[M].赵丽,刘冷馨,朱晓文,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9] Hallinger,P.& Heck,R.Collaborative Leadership and School Improvement: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n School Capacity and Student Learning [J].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2010(2):95-110.

[10] 許永华.构建未来学校的管理模式[J].中国民族教育,2009(Z1):79-80.

[11] 张治,李永智.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7(08):40-49.

[12] 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13] 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

[作者:王伟宾(1981-),男,河南郑州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张萌萌,男,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该文为项目资助:2020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学生全域工程素养均衡培养对策研究,无编号)

猜你喜欢
未来教育教育评价学校教育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初探教育评价的改革
未来教室的构建及应用探讨
打造社交型高质量慕课平台
用大数据改变未来的学习和教育
对未来教育可知与否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