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梅
摘要:教育一直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1995年党中央将“科教兴国”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人才强国作为宗旨和目标。
关键词:未来教育;教育本质;未知人才;可知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04-02
一、引言
教育一直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1995年党中央将“科教兴国”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对近代世界尤其是当代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立足我国国情而制定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了我们的基本国策。1998年,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立,朱镕基同志指出国家要在财力上支持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战略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活动。“科教兴国”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人才强国作为宗旨和目标。然而,在“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和实施近20年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未来究竟可知与否?当代的教育为未来培养的人才是可知还是未知?如果可知,其程度达到如何?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二、教育的本质及内涵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本质到底是什么。本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它是一种不变的形体。然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目前,有以下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教育本质观:(1)生产力与上层建筑说;(2)培养人说和传递说;(3)社会实践活动说;(4)多重本质说。[1]李润洲副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应是特定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特定发展阶段的本质,是内在包含无限差异的本质。[2]既然本质是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种不变的形体,又怎么能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本质、无限差异性的本质呢?如果说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本质、无限差异性的本质,那这个无限的差异性充其量算作是不同现象而已,既然是表象的现象,又何来本质之说!难道不是矛盾吗?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又存在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因此,人永远摆脱不了独立人和社会人的属性。社会和个体这两个方面,是我们认识教育这种现象的两个基本点、出发点和方法论的根本要求。[3]
因此,笔者认为,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立足于现实社会,培养真实的、实实在在、性本善的人的实践活动才是教育本质的逻辑起点与核心。生产力说认为教育中上层建筑的因素最终是要由生产力因素决定的,教育应被视为生产事业,这是教育本质属性的表现。[4]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反过来是不是说:只要是生产事业就应该被认为是教育?显然不是,本质属性就是有别于其他任何事物的判断标准,连教育的判断都有些牵强,更何况教育的本质?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存在于一定社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被另一种经济结构所替代,教育的性质要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历史性、阶段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5]这也就说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人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发展着、变化着、不断联系的一个过程。然而,变化着的事物是无法成为本质的。我们只有找出这个变化围绕着什么核心而变,这个核心才能称作本质。至于多重本质说,笔者认为就更没有立足之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早已刻在了多少人的心中,现象是什么?现象即是事物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透过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姿态观察到的事物实实在在存在的最根本的属性才是本质。多重本质说概括的顶多是教育的一些普遍现象和规律而已,表象的背后支撑着其发展的逻辑起点仍然是培养真实的、实实在在、性本善的人。因此,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立足于现实社会,培养真实的、实实在在、性本善的人的实践活动。
三、当代教育是否是为未知的未来培养未知的人才
1.教育学视角下的见解。教育作用于个体人的效果并不是纯粹未知的。相反,教育更多追求对可知的人进行培养和塑造,尤其是一种能积极作用于现代社会的“人才”的培养。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一个个完全不能确定的“未知数”,那么仔细想来这似乎是一件多么可悲可怕的事情。试想如此多不确定“因素”对于我们未来社会是多么庞大、动荡与不安的集合体。回看我们当代的教育系统,宏观上有严格的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统一的教育大纲和教材、明确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微观来看,学校有教学目标,课堂上有课程计划,更有着严格的纪律与考核。由此不难得出,我们的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知性”,继而为我们未来的社会服务。所以,我们认为,教育如此系统和规范,其作用是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可知”的人才,尽可能减少所谓的“未知”。当然,我们应该明白,“可知的人”在发展中是具体、可变的人,因此又具有浓厚的不确定性,这似乎又倒向“未知论”了。其实,无论个体发展如何地不可预测,其本质是改变不了也难以改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教育是为未知的未来培养可知的人才。
2.经济学视角下的见解。众所周知,雄厚的经济基础对教育的影响不可或缺,缺少经济的支撑想要办好教育可谓是天方夜谭。然而教育对于经济的影响又怎样呢?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而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6]因此,教育的发展好坏将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发展情况。当前我国综合国力处在突飞猛进的阶段,经济的持续增长进入了一个瓶颈——高端人才的缺失。想要在未来几十年内突破这个瓶颈,人力资本的积累将是重中之重。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就越发地责无旁贷。由此可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教育的适度先行则会呈现出迫不及待之势。然而,教育的适度先行到底要向哪个方向行?在这个日星月异的时代,教育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地先行?教育先行到一定程度将如何放慢脚步?都将要提醒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既然要进行判断,则要求当今的经济呈现出一定的端倪,从而引导教育走向改革的方向和培养相应的人才。因此,从这个视角进行分析,我们则可以知道,教育是在为潜在可知的世界培养潜在可知的人才。
3.哲学视角下的见解。未知论者常常大声疾呼:世界变化万千,未来又是何其不可知!他们往往高调公开承认自己对于“未来世界”的无知与无能。难道这所谓的“变化”之中就没有永恒的本质存在?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只能承认自己的无知?那我们的教育又因何而存在,难道就为了培养一个个“无知”的人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任何运动变化中都会有棵永恒“静止”的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因此,在这个运动变化的世界,似乎总有这么一棵永恒的树不变。绝对的“未知”、“未知社会”不存在。由此而论,教育也不应是一个致力于培养纯粹的“未知”人的概念。如果纯粹的“未知”是我们的目的,那么所谓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等名词其身份又将何其尴尬,似乎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然而教育之于未来社会其存在价值又何在?因此,笔者认为:教育是为一个未来可知的社会培养一个可知的人才。一定程度而言,未来社会是可预测的,更准确地说,未来社会至少是相对可知的。我们的未来社会又将如何可知呢?既不能想当然胡乱猜测又不能毫无根据地肆意妄为,那我们究竟要如何来窥探我们的未来社会呢?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在变幻莫测中找到永恒不变的本质。要证明一个未来社会的可知性或要描述一个未来的社会,我想没有什么比已知的过去、正在进行的现在更说服力了。因为世界是运动地联系着的。
四、结论
世界无论发生何种改变,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真实的、实实在在、性本善的人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因果循环,有因必有果,有果定有因。所以,笔者始终坚信:当代的教育是在为可知、可预测的未来培养着可知、可控的人才。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育也应该抓住自己的本质,游刃于社会之中。
参考文献:
[1]田娟.我国30年教育本质研究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3).
[2]李润洲.教育本质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0,(5).
[3]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
[4]胡德海.关于教育本质属性问题[J].教育研究,1981,(3).
[5]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6]赵国党.我过30年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