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课堂发言机制及其优化

2021-12-23 04:26游春蓉杜尚荣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12期

游春蓉 杜尚荣

摘  要 工具理性膨胀和技术理性失控以及由此导致的价值理性缺位是使得当前课堂发言实效不高的重要原因,课堂发言很少出现深层对话,究其根源在于尚未很好地遵循主体间性的交往。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课堂发言应是师生进行价值性交往的活动,基于此理论,分析课堂发言的关键要素,建构课堂发言机制。在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课堂发言应避免师生交往的异化,需三位一体协同并进,优化师生的生活世界;遵循有效对话,树立有效的语言交往意识;构建交互主体,形成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消除不当霸权,树立交往理性统整的师生观。

關键词 交往行为理论  师生交往  课堂发言  发言机制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1],尤其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间的交往、沟通和交流等以传递经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所以,从某种层面来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其中的课堂发言更应如是。反观课堂教学实际,出现的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交往精神式微、交往目的单一和交往结构失衡[2]等异化现象,这些都和师生双方的交往尚未达到对话理解有关。鉴于课堂发言的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在此仅采用狭义的课堂发言的内涵进行研究,即指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或被动的提出或回答问题[3]。目前,中国学者对于课堂发言研究的成果还较少,谢翌等[4]学者主要集中现状、影响因素、对策方面的研究,从交往行为理论来研究课堂发言的成果则更少,对于该视角下的课堂发言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析。

一、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

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他继承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的批判精神,博采众家之长,在众多的学术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他的交往行为理论。所谓交往行为,即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使用一定的手段,建立起理解的人际关系的行为[5]。该理论的核心观点:交往理性,这也是哈贝马斯思想的核心概念,通过对交往行为理论的研读,可以得出交往行为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

1.交往行为的背景世界: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指出:“生活世界,即交往参与者所属的生活世界,始终是现实的,但是就是这种生活世界构成了一种现实活动的背景”[6]。生活世界一方面可以作为交往行为发生的场域,另一方面,交往行为又可丰富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作为主体间交往的场域,有着社会、文化和个性的影响因素,课堂发言也是发生在一定的生活世界,主要聚焦在课堂中教师、学生、课堂组成的场域。

2.交往行为的主要手段:语言为主

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交往主体使用口头(主要是语言)或口头之外的手段进行交往,通过对话协商来确立交往共识,以建立理解的人际交往关系。从普遍语用学角度出发,哈贝马斯认为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往,必须遵循言语的有效性原则:说出某种可以理解的东西;提供他人某种东西去理解,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达到与他人理解的默契。从而,保证交往主体的相互理解。

3.交往行为的必备原则:诚实对话

交往行为以主体间的理解为导向,对话中不仅蕴含着主体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也投射出对他人的真诚态度和理解品质。行为者自身也不相信自己的表达,不诚实的对话、遮蔽自身主体性,交往行为的必备原则就会惨遭破坏,他人就难以相信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愿望等主观的东西。

4.交往行为的基本要求:主体共识

哈贝马斯关注人与人交往的意义感,主体在情境中自由地讨论,从而达成共识。那些拒绝参与讨论的人、无视他人观点的人以及坚持自我观点却不尽力陈述的人都会导致交往行为难以达成共识。在交往行为理论中,共识是非先验的,而是经验的,通过所有参与者间的积极对话,寻求理解,达成共识。

5.交往行为的终极目标:交往理性

在长期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师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交往双方均为主体,通过双方的交谈来达到对对方表达的理解。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指导并引领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表达机会和空间,在课堂发言中师生双方对话,彼此倾听、理解、尊重,协同地去追求价值理性。

二、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课堂发言的内在机制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机制被阐释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机器构造和运转的原理;有机体的内部构造和机体所发挥功能之间的关系;特定的物理、化学规律;工作系统中各个组织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7]。于课堂发言机制而言,发言交往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师生交往理性得以不断生成与发展,从建构逻辑开始,分析该视角下发言的关键要素,得出课堂发言的内部机理。

1.课堂发言机制的建构逻辑

交往行为理论为我们分析课堂发言中师生间的交往理性,并有效建构师生在发言进程中的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思路。师生作为课堂教学交往中两大基本要素,两大要素间的交往行为、交往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构建发言过程中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减少师生之间的不良交往,在双方理解、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促成解决问题的合力,形成交往理性。基于此,交往行为理论与课堂发言的适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理想的发言追求协商共建的话语环境。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看法,所有的参与者都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协商共识活动的范围越宽,就越易形成更大的合理性。以形成一个和美、自由且愉快的生活世界,消除“系统”层面的扭曲和生活世界殖民化,实现发言过程中主体间合理的人性解放,达到交往理性。

(2)发言的主要媒介形式是语言对话。知识主要通过符号进行表达,在发言过程中主要是主体间的语言对话,需要满足交往行为理论强调的语言表达的有效性。其一是问题的真实性,其二是表达规范的正确性,其三是主体的真诚性。

(3)课堂发言遵循主体间性的交往原则。在理解型师生关系之中,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某种知识,而是在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之后帮助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避免发言中交往目的功利化、主体工具化[8],最终达到彼此理解的程度。

(4)促进学生在发言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交往行为理论强调在课堂发言中重视学生的个性表达,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表达自我。在课堂发言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的主体,具有个性的人,重视学生的发展潜力,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堂发言的关键要素

在英文中,要素有着基本性、本质等含义,而在中文中,要素即是事物的因素,而因素指決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决定事物发展的因素是广泛而综合的,其中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的、实质性作用的因素即为要素[9]。在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发言主体在一定的发言场域中借助一定的发言方式,遵循发言原则,完成发言内容,达成发言目标。可见其关键要素就有发言主体、发言目标、发言内容和发言方式、发言场域、发言原则,且每个要素之间分别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具体而言,在一定的发言场域,发言主体先确定发言目标,并根据发言目标选取相应的发言内容,同时,亦要通过发言方式和发言原则来达成发言目标,从而将发言目标真正作用于发言主体。整个过程中,无论是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取、方式的选择及原则的遵循,每个要素都对其他要素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从而确保课堂发言交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发言主体为能在交往中更好地达成有效交往,实现发言目标,必须要明确发言内容,而发言中的其他诸如发言规则、发言动机等要素则可以看作是在发言活动中,为有效达成发言目标的辅助条件。

3.课堂发言的内部机理

交往行为理论下课堂发言机制揭示的机理主要通过生活世界、交往行为和交往理性来体现,三者之间的运行关系如图1。在主体所处的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发言主体依照教学目标和交往目标来确定发言目标,根据发言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发言方式,在教师提出发言问题时,学生积极思考对问题做出反应,由此形成了发言组织,进而在交往行为理论下进行发言交往。师生对整个发言过程进行信息处理,共同讨论,进行协商,达成共识,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总而言之,主体之间借助一定的媒介,彼此对话、交往,从而达到价值理性的结果。其中,在与老师进行发言交往过程中,不同学生受到影响因素、程度存在差异,教师提问,学生发言,教师反馈,学生与教师对话,思维互动。在交往行为过程中,学生更多受到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影响。师生均为主体,平等对话与协商,便能达到和谐交往,实现交往理性。

三、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课堂发言的优化路径

课堂发言作为课堂中师生直接的交往活动,语言穿插其中,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主要活动,对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有着一定的助推作用。基于交往行为理论来审视课堂发言中的师生交往,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供支持。

1.氛围层面:三位一体协同并进,优化师生的生活世界

课堂发言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是基于课堂生活世界而发生,其发生的生活世界也包括了哈贝马斯提到的三大结构要素:文化、社会、个性[10]。在课堂发言中,将三者协同并进,从师生个性化发展到课堂微型社会形成再到课堂生活世界文化积淀,逐步优化课堂发言的生活世界,提供理想的发言语境。

具体而言,“三位一体”中的“社会”涉及到社会制度和法律等的各种规范,在发言过程中主要指约定俗成的一些规范,交往主体均积极参与发言活动,各自之间平等对话,成为交互主体。在宽松的交往生活世界里,勇于接受别人的观点,但不一定认可,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倡真正的对话,深层互动,消除教师不合理的话语霸权。文化包括交往世界中的文化传统或语言结构等,在发言过程中主要表现在问题的设计、表述、反馈等,教师需要加强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和趣味性,兼顾设计的问题探究性和可接受性统一。个性指交往主体语言和行为方面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课堂氛围,涉及内容氛围与形式氛围[11]。发言过程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引导方法和手段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艺术性,照顾到个体差异。

2.方式层面:遵循有效对话,树立有效的语言交往意识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2],课堂发言通过有效言语实现,在认同和重视共同规范的基础上,交往主体间没有胁迫,进行诚实守信的交往和对话,以求达到共识就是交往的合理性实质[13]。

实现对话的媒介主要是语言,提问、发言以及反馈的语言需要满足五个条件:一是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教师提问时使用语言必须可以被学生理解。二是真实性,言语者说出的东西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教师在发言中不能任意妄为。三是正当性,它必须被认为是正确的,行为者必须通过科学的语法规范来组织语言。四是真诚性,它必须被认为是真诚的,交往者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倾听者理解他。五是教育性,发言作为师生直接互动的主要途径,必须遵循其发挥教育功能的旨归,在发言过程中,无论语言还是行为都要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以上的五点进行有效语言对话要求表现在发言中可简单归结为:首先,教师教学言语应该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其次,教师的教学言语应该适合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再次,教师的教学言语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后,教师的教学言语应该适应特定的交往环境。

3.关系层面:构建交互主体,形成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哈贝马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异化现象,最明显的就是人际关系的异化,交往受到扭曲,人性受到压制,难以体现主体间性。课堂发言也属于主体间性范围,在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将对方看成和自己具有相同人格的平等主体,双方积极地进行交流和对话,给予学生表达机会和思考空间,构成交互主体。

在课堂发言中师生双方以自由、平等、自主、全面发展的主体进行对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当学生不愿(不会或不敢)回答,教师需要鼓励,遵守其“最近发展区”;当学生因思路不清晰或内心紧张而语无伦次时,教师需要耐心倾听,适时引导;当学生的答案不符合预期时,教师同样要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馈,具体指出学生回答的不足之处,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即发言过程中体现双主体,主体间性论力图避免由主体哲学所导致的自我中心的个人化主体,学生去客体化[15],以及在前者基础上的教师主体化回归,实现发言过程的双主体。

4.动力层面:消除不当霸权,树立交往理性统整的师生观

课堂发言追求交往理性旨归,交往理性强调每一个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在主动参与中,通过对话、协商的形式达成认识的合理与一致。在交往理性统领下重构课堂发言中的师生交往,实现“主体—主体”的平等对话和互动,通过有效言语实现师生间的真实交往,从而使课堂发言回归育人的核心本质。

哈贝马斯主张重建交往理性,反映在课堂发言中的师生交往就需要树立交往价值理性统整的师生观,抵制工具理性膨胀和技术理性失控,消除不当霸权,实现师生之间价值理性的平等交往。消除不当霸权,追求开放的课堂、过程性的评价、发散的思维、教育性的发言,教学中各种形式的师生交往的旨归都是育人。在发言过程中不依靠失当的教师权威或其他扭曲的手段去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见解,需要把权威理解成来源于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外在的命令和要求,并与理性和自由相结合的真理状态[16],这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达到契合,发挥课堂内各种师生交往育人、环境育人、全程育人,使一切教学交往活动回归教育性的核心意蕴。

综上所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為理论虽然充满了些许乌托邦色彩,但其对于应试教育背景下出现的课堂发言异化现象的批判性审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重建课堂发言过程中遵循共同的规范标准、选择恰当的语言,平等交往、相互尊重、有效对话,达成理解型的师生交往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借助交往行为理论,助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中的课堂发言走向对话与理解,进行价值理性的课堂发言活动,构建理解型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0.

[2]陈亮,党晶.中小学师生交往关系的失真与重塑[J].课程·教材·教法,2018(06):118-124.

[3]雷洪德,于晴,阳纯仁.课堂发言的障碍——对本科生课堂沉默现象的访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7(12):81-89.

[4]谢翌,石建伟,邱霞燕.学生发言体验的现象学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02):50-55.

[5]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5-96.

[6]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洪佩郁,蔺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19—128.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82.

[8]陈祖鹏.师生交往的实践困境及其超越——解释学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9(09):53-57.

[9]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5.

[10]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87-96.

[11]程佳.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J].教育探索,2008(08):5-6.

[1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13]刘晗.哈贝马斯基于交往的话语理论及其规范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05):62-68.

[14]闫飞.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5(12):99-101.

[15]任欢欢.主体间性:师生共同体发展的内在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10-13.

[1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72.

[作者:游春蓉(1996-),女,四川广安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杜尚荣(1980-),男,贵州铜仁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孙晓雯】

*该文为贵州省2020年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后扶贫时代贵州中小学教育扶贫机制转向研究”(黔教合YJSCXJH〔2020〕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