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2016-12-01 01:21龚胜强
关键词:教育评价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龚胜强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意义就是推动教育的转向,在探索中建构育人模式,把教育教学改革从“知识核心时代”引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教育就是要关注“人的发展”,本文从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教育评价三个方面探究了学校如何研究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03-2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9月13日,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该报告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出课程目标是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提核心素养体系,它同这三个维度是怎样的关系?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觉得“双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如下图)。

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因为学科教学本身是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是培养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一种综合性品质,但“素养”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知识”与“技能”主要指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口,它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实践,已经蕴含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不能仅仅认为是内容的改变。

二、“以人文本”:在课程建设中突出多元选择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建设,把“人的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一是调整课程结构。我校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多元发展,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基于此理念,学校把课程分为三类课程,即一是基础课程(必修课),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基本素养;二是拓展课程(大选修),培养学生阳光心态、激情状态、宏观视野、担当意识等学生品质;三是研究课程(微选修),培养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学生发展能力。

二是丰富课程内容。课程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全面开发各领域的延伸型、研究型、创新型等课程,如开设诗、琴、画、印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虞山文化课程,为提供学生多样选择的可能,进而满足学生差异性需要。组建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各类社团,坚持开展“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验类、探究类、实践类、服务类等社团活动和社区服务,让学生从学习者向组织者、实践者转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幸福感,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素养。

三是推进学科融合。以学生素养不断提升为目标,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贯通价值观、思维力和创造力,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形成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成长的核心素养。

三、“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课堂教学追求的不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效率,而是丰富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没有“教”的学是自学,没有“学”的教是独白。因此,教学应该坚持人本性,尊重个体差异,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第一位。

1.认识教学目标关

首先,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对话”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其次,教学目标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把某一类的活动,或以某种内容为主的活动视作只为某一方面发展服务的,学校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例如,我校在开设“虞城印象”选修课时,开设像崇文名邦、民俗乡韵等具有地域特色鲜明、生活意味浓厚、操作体验灵活的校本体验,根据不同的目标、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为不同潜质学生创造个性发展平台,将自然、社会和自我以及学科知识、学习经历与经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2.重建教学价值观

从传统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来看,主要突出的是学科领域内已经形成了的基础性知识,它以客观真理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一呈现方式其主要的后果是造成了学科育人价值的贫乏化。它割断了两个联系:一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联系;二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复杂联系。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是教学最基本的立足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科应发挥具有自身特点的独特育人价值。具体地讲,每个学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种惟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惟有如此,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

3.改变教学过程观

杜威说过:“教育并不是一件关于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的过程。”当我们在以学的方式进行教的时候,首先需要追问的是,我们对学生的学了解了多少、研究了多少。未来的课堂必然朝着大容量、结构化、高效率演进,未来的课堂也必然颠覆我们所有的想象。当新观念、新技术迎面而来的时候,不是回避、不是旁观,而是需要拥抱、借力,让教学更高效。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活资源”的意识。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生成者。学生进入教学的初始状态,是教学能否对学生发展起真实、有效作用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课堂上师生交互作用的起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和表达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通过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只有这样,教师会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是对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教学是双边互动与生成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呈现出一种互动交流的“双主”教学状态,即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针对具体教学任务共同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在师生、生生的密切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组者、帮助者和合作伙伴(如下图)。

四、“关注发展”:在教育评价中重视成长过程

学生的学习效能和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教育效能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关注教育质量、科学评测学生学习效能和核心素养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出发,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建立适合学生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是明确评价理念。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得关注学生掌握多少科学知识,还应重视他们是否掌握与将来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否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该结合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要求,把“发展”定为评价的核心理念,评价应更多关注对学生态度与能力的测量。

二是注重过程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有知识和技能,又有动机、方式和情感态度的表现,都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坚持科学评价的“开放性”原则,注重过程的考察,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关注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与思考,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能力。

三是创新评价方法。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突破评价方式的局限,创新评价内容和方法,可以是基于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也可以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潜能发展等在测试中较难准确获取的信息,可以通过这样的评价方法更好地获得。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注的就是人的发展,它的提出正是准确而具体地做出了回答,核心素养把教育教学改革将从“知识核心时代”引向“核心素养时代”,研究和落实核心素养,最根本的意义就是推动教育的转向,在探索中建构育人模式,确立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的核心理念,并使之成为教育信念,这样,以人的发展为本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陈文强.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J].光明日报,2015(15).

[2]叶澜.我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9(12).

[3]胡方.中小学科学素养评价研究述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4(12).

[4]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

猜你喜欢
教育评价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